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再访青白江五桂村‖杨素宏

作者:杨素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1-18 21:50:01 浏览次数: 【字体:

再访青白江五桂村

杨素宏

一闻到桂花香气,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地名——五桂村。

村子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清泉镇。这五桂村在别人眼里或许很普通,但在我心里,却有着别样的缘分。

成都市青白江区五桂村(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一次,我在编辑《四川散文》杂志时,收到了一篇署名廖兴友的稿件。他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廖兴友呢?拨通了他的电话,果不其然。他告诉我,现已回村任职,正带领乡亲们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欢迎我有时间到村里去看看。这时,我才知道他的老家叫五桂村。

一个下午,我如约而至。走在阡陌纵横的小道上,只见村西边一幢房屋的墙面上有一幅简笔画,还题有一首诗:“声声时鸟不留停,过柳穿梅正好听。风絮欲飞随荡漾,江花未插莫飘零。随时骑游穿新绿,无数香车撵破青……”诗旁题款处写有作者简介:李茂昭,字素山,金水县鹤鸣乡红豆村三州山(今青白江区清泉镇五桂村袁家湾)人,1724年生,工诗,著有《红豆村诗集》……上述诗句,为李茂昭所作《红豆村春秋十二咏》中的摘句。

这五桂村的文化底蕴不薄,难怪廖兴友散文作品中的五桂村、袁家湾、林溪谷、天府孔雀园以及廖家场古遗址,是那么令人神往。

行至五桂村龙泉山脉袁家湾右侧的山坳平台风口处,一座刚建好的无名亭映入眼帘。我问,可有亭名?廖兴友回答,还没有。于是,我想起历史上治蜀兴川的四大名臣之一赵抃。赵抃是与包拯齐名的清官,宋仁宗赵祯皇祐元年,他入川来到青白江,对江水自誓:“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

赵抃画像

我说:“何不叫‘清风亭’?”大家连声说好。后来,川籍书法家徐炜将“清风亭”三字书写出来刻挂于亭上。

此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五桂村的文化,及至第二次造访,我更感叹村民们的安居乐业。

春去秋来,瓜果满枝。我与廖兴友在五桂村再次相见。穿行于果林间,但看黄澄澄的椪柑压得树枝弯了腰,村民不得不用木棍搭起支架将果枝撑住。那墨绿的枝叶和橙黄的果儿在微风吹动下摇摆出迷人舞姿,我恨不得摘下来大快朵颐。

我把视频和照片发给老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口寨村村主任杨定福,他啧啧赞叹:“五桂村咋搞得这么好啊?这果子要是我们村也种上几百亩,可以让群众增加不少收入了!”

的确如此,五桂村的山坡林地,没有一个季节闲着,四季交替着给老百姓的腰包输送钞票。春天看油菜花、桃花、李花,春末夏初摘樱桃、赏荷花,盛夏时节吃李子,秋冬橘类登场。

游客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五桂村采摘樱桃

廖兴友告诉我:“村里除了抓生产发展集体经济,也打文化牌、法治牌。现在村里打牌赌博的现象基本消失,打架吵嘴的情况也少之又少了。大人小孩守法律守规矩,助人为乐的情况随处可见。就拿疫情防控这事来说吧,主动值勤守村口的志愿者比村组干部都多,大家主动为村集体做事不计报酬、不讲价钱,一心都想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清风送爽,五桂村桂花的香味又随风飘来。抬眼望去,那一丛丛金桂正吐露芬芳。

作者简介

杨素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当过解放军,参加过保卫祖国边疆老山作战。曾任报纸编辑、记者,作品散见《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战旗报》《啄木鸟》等报刊。出版专著《战旗下的思索》《雪山红旗》《唐•张公艺百忍全书》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素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