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开在贫困村的小小格桑花‖杨旭
开在贫困村的小小格桑花
杨 旭
“微微就是秋天里每片落叶,微微就是彩虹里每滴雨点,微微她很渺小却从不疲倦,微微就是我们”,3岁多的女儿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曲子,咿咿呀呀地独自哼着。出于好奇,我逗女儿道:“宝贝,微微是谁呀?”她愣了愣,稚嫩的小指头指了指我。
一瞬间,我感慨万千,年幼的孩子不懂得歌词的含义,但是对于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我来说,我们就是那每一个“微微”,就像开在村委会门前的格桑花,每一朵都微不足道,每一朵对于靓丽的花海而言又不可或缺。
从“精灵鬼”到“大傻子”
2018年7月的一天,公司总经理的脸黑得和乌云密布的天空一个颜色,闷热的天气下,会议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请大家踊跃报名,驻村扶贫虽然辛苦一点,确是一件光荣的任务,理解大家为公司业务和家庭着想,但是我们更应该放眼到国家大局中去思考问题……”总经理在作最后的动员,台下依然无人应答。当时的我,满脑子浮想起电视里贫困山区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小脸的画面,不知哪里来的一腔热血,作为一个小小的营业员,我试着举起了手。随即,一纸“令”下,骆市镇仁和村的扶贫干部名单上多了一个名字——杨旭。
家里得知此事,当晚即召开“声讨会”,父母满脸焦急:“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跟家里商量,从小你连回一次农村老家都会起一身疙瘩,那是你能待的地方吗?”丈夫亦满眼不解:“女儿才一岁呢,你怎么狠心……公司那么多人偏偏你去,以前那个事事精打细算的‘精灵鬼’怎么成了个‘大傻子’?”我红着脸“以一敌三”:“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家人终究敌不过我这个“傻子”的据理力争,任由我裹着铺盖棉絮到仁和村扎下了根。那年冬天,我在新建的村委会门前撒下了一片格桑花种子,希望脱贫攻坚的幸福“果实”在仁和村能像这片格桑花一样,鲜艳无比、熠熠生辉!
从“弱女子”到“女汉子”
又是一天日常的走村串户,只见贫困户李大爷皱着眉头蹲在屋檐下,手指间已经燃到头的香烟升起屡屡烟雾,把李大爷的愁容笼罩了一圈又一圈。“李大爷!您这愁眉苦脸的是干啥呀?”我上前询问。李大爷使劲啄了两口烟屁股,一只手撑着后腰缓缓起身说:“嗨,点儿背!早不疼晚不疼,临着要插秧了我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家里就我一个人,这秧可咋插呀!”“谁说家里就你一个人?我们这不都是您家里人嘛?您别急,明天我来给你插秧。”我拍拍胸膛斩钉截铁地说道。
回到村委会,我连忙找到驻村农技员老谭,“谭主任,这秧是咋插的?”“你问这干嘛?别告诉我你要去插秧,这体力活儿可不是你们城里来的女娃能干得了的。”老谭一脸不可置信,可终究拗不过我,亲自给我示范了插秧的动作和技术要领,过后我又向他借了几本农技读本,结合网上查阅的资料,熬夜将有关插秧育苗的知识恶补了一遍。
第二天,在李大爷的稻田里,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弯腰、起身、再弯腰、再起身,最终,望着整个稻田里整齐排列的秧苗,我强忍着腰部的酸痛,用沾满泥的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对李大爷说:“李大爷,明年再插秧的时候,招呼我一声,咱都是一家人。”李大爷乐呵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还真是低估了你这城里来的女娃,小小的个儿有大大的能耐,咱们村有你这样一心帮助我们的扶贫干部,何愁不能脱贫致富啊!”听到这样的肯定,我满身的疲累都消失无踪。
那以后,每到农忙季节,大家总能在田间地头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和村民们一起栽红薯、收小麦……之前在老公面前拧不开瓶盖、拎不起包包的“弱女子”变成了能扛能提的“女汉子”,就像那经历过寒冬的格桑花一样,纤弱的身姿变得傲然挺拔。
从“外乡人”到“乡里人”
刚到仁和村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坑洼的道路、破败的农房以及贫困群众不信任的眼神。我笃定要深入贯彻扶贫政策措施,听从组织号令,改变这一面貌。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实施危房改造147户,修建村社道路9.02公里、入户路7公里,新建集中供水1处、小农饮水13处,以及新建移动4G基站、引进业主发展柠檬产业园、蚕桑养殖基地、兔子养殖基地……一系列的措施让仁和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同时,贫困群众的感情认同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4社的贫困户邹学书是一个大家提起就头疼的对象,用老书记的话说,就是脾气又臭又硬,卫生又脏又差。大家都说这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这倒激发了我的斗志,主动向老书记请缨包揽下这重任。
第一次到邹学书家中走访时,遍地的鸡粪、满屋的杂物、油黑的灶台、破烂的棉絮,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再加上邹学书那不友好的言语,一度让我打起了退堂鼓,但还是和帮扶干部一起硬着头皮一遍遍将他的房屋打扫干净。
两天后,我带着新棉被和厨具再次来到邹学书家,发现他家里的环境又恢复了原貌,我依然在他的冷嘲热讽下将他的房屋收拾干净,并为他换上了崭新的床上和厨房用品。临走时邹学书还不忘赠送一句:“别在我这里假惺惺的做样子,政府的人都是假心假意。”
我并未被他的话所击退,始终坚信真心换真情、真爱融坚冰,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三次不行就无数次地去融入、沟通和感化他。逐渐地,我们这支扶贫队伍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干部的真心实意,到最后,隔三差五买上酒菜到他家谈天说地已成了常态,我们这群“外乡人”真正成了仁和村的“乡里人”,就像播撒在村委会前的那一片格桑花,生了根、发了芽,成为仁和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旭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