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家乡的年(外一章)‖贾海

作者:贾 海(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01 20:23:03 浏览次数: 【字体:

家乡的年(外一章)

贾 海

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前的冬腊月,我的家乡四川南充家家户户往往都要自家杀年猪,少的一头,多的两头,两三百斤。主妇们把肉用盐和香料抹过后,腌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烟薰。薰肉的柴草是从山上砍回的,器具就是没法再用的油桶,把肉有秩序地放在油桶上面,然后下面弄个小洞,加进柏树叶燃烧,烟气把上面的肉薰得黄黄的,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薰了之后,再把肉用竹竿串起在太阳下晒个几天,可口的腊肉便做成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腊肉的多少往往成为一个家庭富裕与否的标志。

腊肉(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供图)

中国人有个习惯,凡是本命年的人,必须穿红的。而我却不然,在每年春节前夕,才会不厌其烦地到商店挑选自己中意的内衣,颜色总是红色的。营业员总会笑问我:“是你的本命年吗?”我笑而不语,却在心中反诘着这种问话。也许是某些人的眼中只有本命年时才应该穿红色?我却始终认为红色是一种祈福,一种吉祥心愿的寄托。对于我来说,过年被红色渲染得有声有色。我总会吆喝上女儿与我一块儿,喜滋滋地在大门上贴上由自己挥毫的“对联”;在窗户、柜子、床头上,贴上美丽的窗花及大大小小的大红“福”字。客厅的两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再让橘红彩灯闪烁其中。瞬间,一种火红的年味儿就充溢并温暖了房间的各个角落。再看看女儿,那小脸儿喜气洋洋,欢快而兴奋地穿行于其中。

临近新年,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要买上一套漂亮衣服。每逢当场天,衣物和各式样的鞋子到处都是,叫卖声此起彼伏。集市上花花绿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远方的学子回来了,出门在外的乡邻回来了,趁着赶集的时间,喝喝茶,聊聊天,诉说外面的见闻,发发自己的感慨,再谈谈来年的打算,好不快意!

贴对联是庆祝春节的传统形式。年末,集市上摆满了长短不等、内容不同的对联,有手写的、有机子印的,那一片片火红的颜色,充溢着浓浓的喜庆。买对联的大多是老者或是学生,左思右想,反复比较之后,才高高兴兴地将满意的对联揽入囊中。

吃团圆饭已成为人们的选择。一家人或亲朋好友相约一起吃个团圆饭,叙叙旧,拉拉家常,一杯小酒下肚,微醉中有说不完的喜悦。饭桌上有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那便是鱼,或清蒸或红烧,酸菜鱼、水煮鱼、火锅鱼,应有尽有。因谐其音“年年有余(鱼)”,鱼在团圆桌席上弥足珍贵。饭后,免不了小孩向大人道一生“新年好”“发大财”之类的祝福,大人们便大大方方地给小孩压岁钱,讨个吉利,讨个欢心。

没有鞭炮,没有烟花,就不算真正的过年。除夕,甚至更早一点,大人、小孩便迫不急待地抱出鞭炮和礼花放了起来。要放得多,放得高。山村的夜空被映得亮亮的,整个沸腾起来了。“看,那家的礼花好高!”“那家的鞭炮好响!”小小的山村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除夕夜,放完鞭炮和烟花后,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等候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节目上演前,亲朋好友间可以发个短信,说一生诚挚的祝福和问候。而后,伴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激动、欣喜、震撼,见证新年的来临,感受春的气息。

走近新年,就是走进新的一天;走近新年,就是走进创造与奉献。推开新年的窗子,我们去看岁月的容颜;推开新年的窗子,我们去感受另一个春天!

年味,自然味,人情味。

我的2022年春节

回望2021年已经逝去,我们每个人都会百感交集。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时间变换,岁月流逝,2022年的第一缕阳光缓缓洒向人间,奔赴一个崭新的春天。

正月初一一大早,母亲就给我们包汤圆。除夕头一天,母亲把当年打的新米泡在大盆子里。半天后把浸泡后的米拿到石磨子上碾榨,然后打成米浆。母亲用腊肉、米豆腐、冬菜等做馅包汤圆。母亲心灵手巧,她包的汤圆,不仅个大,而且圆滚滚的,很饱满,很耐看,更不说好吃了。

我和女儿也学着包汤圆。女儿把自己包的汤圆拿来和我包的汤圆比,自夸包得如何精致,如何味美。我笑了。女儿包的汤圆往往是怪模怪样,煮在锅里就垮了。

待汤圆下锅半个小时后,我们就能吃到香喷喷的汤圆了。黏黏甜甜、软软糯糯的汤圆,包裹着期待和想念的馅,有着和家人一起独有的圆满和安心。

那些年,每当母亲包汤圆时,父亲也一同帮忙包汤圆。但现在我再也吃不到父亲亲手包的汤圆了。父亲前些年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听人说过,一道美味,有人只尝一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父母对孩子;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是孩子对父母;而有人却是一定要等到另一个人回来再一起慢慢享用,这便是恋人。如今,父亲离我而去,我常常为父亲祈祷。父亲,什么时候孩儿再能吃到您包的汤圆?

除夕饭后,免不了小孩向大人道一生“新年好”“发大财”之类的祝福,大人们便大大方方给小孩压岁钱,讨个吉利,讨个欢心。

除夕夜,放完鞭炮和烟花后,一家人坐在一起等候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节目上演前,亲朋好友间发个短信,说一生诚挚的祝福和问候。而后,伴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激动、欣喜、震撼,见证新年的来临,感受春的气息。

2022年春节,我的微信里传来了许多朋友的问候与祝福。南充晚报社张哥的“点亮15盏七彩莲灯,照亮远方的心湖;许下365个心愿,祈福美丽的晨曦;心静如水,爱便在佳节中。祝春节快乐!”南充市作协杨主席的“烟花绽放在夜空,快乐荡漾在脸上;鞭炮鸣响在耳畔,欢歌唱响在心中;花灯布满在街巷,吉祥围绕在身旁;春节甜蜜到心里,幸福在团聚中绵长。祝春节快乐!”以及年轻有为的青校长的“许一个美好的愿望,愿你生活快乐幸福;品一份美好的感觉,愿你心想事成;真诚的问候,愿你的笑容永远甜甜蜜蜜;来自心底的祝福,愿你事事如意。春节快乐!”等,让我感动不已。

春节的微信是用来祈福的,而一切礼节的传承都将会是爱的延续。思念无声却常留心间,联系断续却时常惦念,问候简短却使人温馨,祝福无形却真心一片。

春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去年春节时,花灯未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春节,花灯璀璨耀眼,温暖而喜庆。什么东西都有他存在的道理,家人能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定义。对生活中的每一天,不只是春节,但愿我们都能活得甘甜,万事喜悦。

走近新年,就是走进新的一天;走近新年,就是走进创造与奉献。推开新年的窗子,我们去看岁月的容颜;推开新年的窗子,我们去感受另一个春天!

作者简介

贾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嘉陵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散文2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等待》《那片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贾 海(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初中语文一级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