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来罗城山水间——犍为罗城参观学习纪行‖王满堂
春来罗城山水间
犍为罗城参观学习纪行
王满堂
1
考斯特风驰电掣地驶过犍为岷江特大桥,罗城的山山水水扑入我们的眼帘。
惊蛰刚过,正是暖风吹得游人醉之际,宜宾市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组织会员参观、学习、采风活动,走进了犍为、罗城一县一镇。组办领导精虑巧思,以他山之石,广会员眼界;于参观学习中,思比家乡历史,淘漉自家精华;并书之于册页,以达到厚重南溪历史文化之目的。
罗城,位于犍为县城东北部,古镇主街叫“凉厅街”。修建伊始,便有意识地按照船形设计修建,东西长,南北短。长度约209米,宽约9.5米,街道两侧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
追溯罗城古镇的始源,资料记载为“始建于明代崇祯元年(1628),成形于清代”。据传,明末时,罗城镇有一棵大榕树,树下的两间茅屋中居住一欧姓人家,他的初衷是为罗城人提供“耕牛交换”场地,结果,竟发展到盐、铁、布、米、油等货、物品交易的兴旺,不仅成为通往外埠的物资集散地,更是明、清两代屯兵“制夷”之地。至今仍保留下来部分明、清时代建筑,如川祖庙、灵官庙等。
罗城古镇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特别是造型独特的“船形街”,文物保护较为完整。1992年,罗城古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化名镇”;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街”,并作为“省内唯一的古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小城镇展”。
罗城人为什么会将城镇修建为船形?
罗城古镇居于山顶,在旧时代,罗城因为缺水,导致许多有家国情怀的老人产生忧国忧民之思。一天,一外地来的秀才看见当地的老者唉声叹气,临走,也要将茶杯里的茶水喝得一干二净,便打听缘由。老者叹息道:这镇上缺水呀!这秀才触景生情,沉思良久,念出四句口诀道: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
船,是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罗城人捐资修建“船形街”,除表达“众志以成城”的寓意,“祈求苍天降雨的美好愿望”等,何尝又不是罗城人对水文化的殷切愿景,企盼“水丰而载舟”,舟通行而商贸兴、民情乐呢!
于是,我们便见到《罗城赋》开宗明义:一个船儿,泊在山之巅……
对通途的向往,对水的膜拜,无不言情恳切。
参观罢,有所思,不禁吟诗曰:
码头叹旱筑船梭,
世代幽幽梦大河。
祈愿铁山长似水,
可飞鸥鹭可渔歌。
2
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规模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我们于午饭后进文庙参观,在风和日丽下呼吸儒学思想之灵气,采古建筑精美之逸风。
来到文庙前,首先便被其恢宏的古建筑吸引。其“大成门”屋面“泊飞角三重檐”建式,让我一下联想到家乡的禹王宫——原川剧团大门。尽管家乡的那座古建筑远远没有眼前文庙的宏博“大气”,似乎还不可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但作为南溪历史上具代表性建筑之一的清代禹王宫(传为木工帮主建),那最具特色的“如意斗拱”,不也应当属于精工细巧之类吗?不也极具文物保护价值吗?
可惜,“1953年5月,县川剧团将禹王宫作固定演出场地。1954年修缮成对号入座的剧场”(1992年版《南溪县志》)……如若现今仍然存在,不断加以保护修葺,不也为县城增添一份浓浓的“古意”、多一份历史厚重之见证吗?
当然,这些想法只是一晃而过,但参观、学习、思比等,也正是我们这次的主题啊!
比如眼前的文庙吧,便是集物化的儒学思想、儒家礼制、古代教育的重要史料于一身。它以庙、坊、阁组成的富有传统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不但有厚重久远的历史渊源,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后来人学习、认识古代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物质文化遗产的物、事传承与精神纽带。
南溪也有文庙(建筑年代不详),地址在凤翔门外,于“民国28(1939)年,将南溪初级中学校分出的‘男生部’迁文庙”(1992年版《南溪县志》)。据老人们记忆,南溪文庙体制与摆布大体与犍为文庙相仿……
毁于不可逆之“天灾”尚可以原宥,而破坏甚至销毁于人的思想和眼界的闭塞,那就很有些不值、可惜了。
走进犍为文庙,肃穆与儒雅氤氲于一体,敬仰与幽思混集于“同人”。而沾儒家菁华之氛,享思想、礼仪传统之围,于归途中便有了明明白白的来路。
借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的肖斯塔科维奇的话说:“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会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
3
我们参观学习的船形街、文庙,无不应证着肖斯塔科维奇的警语,很让我们于返回的路上沉思不已。
如今,大多数人于滚滚尘世中,思想多被碌碌无为所“物化”、商品化,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了解而漠视;又因为漠视而掉以轻心,致使历史于家乡,出现许许多多的“空白”。我们在参观学习中,怎样联系家乡的现有文物进行挖掘、研究,秉笔书写,留存参考,应是我们此次于犍为、罗城的山山水水中,去走了那么一遭的真正目的了。
于是续貂曰:
儒学先尊庙寂岑,
千年礼乐泛流音。
春秋大义诗三百,
犹述昭昭华夏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史志学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