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禾茂沧桑风雨渡‖李靖

作者:李 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30 19:44:01 浏览次数: 【字体:

禾茂沧桑风雨渡

李 靖

有女不嫁禾茂坝,

进出都得靠船划。

刮风下雨浪又高,

船翻就得喂王八。

禾茂坝,位于芦山县南方,北纬30°53′,东经103°54′,毗邻雨城,连接宝兴,界依天全,遥望芦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同镶嵌在川西大山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禾茂坝,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邻沙田坝,西交后田坝,南接落带坝,北界河西坝。但就是这“世外桃源”因“飞地”的缘故,相对封闭。青衣江的依洄,造成交通不便,严重阻碍制约了禾茂自身经济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有女不嫁禾茂坝,进出仅靠木船划”,成了禾茂人心口上隐隐作痛的血痂。

禾茂坝,有着千年历史,也就有着千年摆渡文化。千百年来,禾茂坝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一条历史的摆渡船见证了禾茂的沧桑与沉浮。

禾茂渡口,是芦山五大渡口之一。禾茂的摆渡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是先有禾茂的历史还是先有禾茂摆渡的历史,也是众说纷纭。反正,禾茂的摆渡船与禾茂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在老人口中,禾茂摆渡船都为木质船,由上等楠木打造而成,长约十数米,宽约二至三米,龙脊龟背,一次可摆渡三十人左右,禾茂的人员进出,读书求学,生产生活物资的进出,几乎都是靠渡船摆渡。

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新中国成立前,是一个船老板负责划船摆渡,摆渡费一般就是几个铜板小钱,或是用物品抵换。新中国成立后,渡船归集体所有,本土人员进出不用给钱,摆渡人报酬按一个全劳力(12工分)的工分计算。外来人员每人给摆渡费2至5分钱,钱款上交公社。

摆渡时从摆渡码头上船出发,到达对面的螃蟹石下船。摆渡一次一般需五六分钟时间。丰水期用船桨划船摆渡;枯水期拉动竹索就可进行摆渡;刮风下雨天,渡口一般不进行摆渡。

摆渡人一般都精通水性,而且对摆渡路线十分熟悉。摆渡人在渡口处供奉了一尊阿弥陀,平日里香火不断,保佑摆渡平安顺利。每年大年初一必须祭拜后才能开船摆渡。每年中元节,有讲究“开空船”接老祖人,以及放河灯祭祀的传统。即便是有神佛庇佑,还是常常有船翻溺水发生。

1935年9月,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途经芦山,在沙田坝集结,利用禾茂渡口不分昼夜摆渡伤员以及战略物资转移,通过禾茂石槽窝秘密运粮道至天全后田坝,最终,到达红军村战地医院。在转移途中,因水流湍急造成翻船事故,多名红军战士、伤员溺水牺牲,物资被毁。但英勇的红军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安埋好战友,擦干眼泪,继续前进。从此禾茂渡口,又被称做“红军渡”。

川西药谷·禾茂田园旁的河流(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1973年10月30日,禾茂渡口22名学生渡江读书,因操作不当发生船体侧翻学生溺水事件,有十名学生在这次事件中溺水身亡。失去亲人的哀嚎声痛彻禾茂的心扉,禾茂人血痂上又平添了新的伤痕。

1983年8月16日,凤禾乡政府干部杨卓,因到禾茂执行紧急公务,在乘坐渡船未果的情况下,赶时间涉水渡江,不幸因公殉职。

摆渡之殇,让禾茂坝人痛定思痛。他们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禾茂坝几千年的交通现状。

1984年,在芦山县人民政府重视支持下,禾茂坝无论男女老幼(433人)人均集资30元,芦山县轻工局出资1万元,经费不足部分由芦山县交通局补贴,修建禾茂铁索桥。

跟党走 感党恩(蓬州闲士 摄于川西药谷·禾茂田园,方志四川 供图)

禾茂坝铁索桥,由龙门镇铁索桥撤建而来。总工程师为白明科,工期为期两年。索桥长141米,宽2米,重30吨,共计13根铁索(下铺9根,两侧各2根),老百姓所说的“九府十三州”。

至此,禾茂天堑变通途。禾茂坝,千百年的摆渡文化也因一座索桥的建成画上了圆满句号。

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实施灾后重建,国道351从禾茂坝穿过,彻底结束了禾茂坝不通汽车的历史。

如今的禾茂坝,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旧貌换新颜。在芦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三个三”发展定位下,曾经的“飞地”已然成为芦山“飞地”经济区。新建成的“川西药谷 禾茂田园”,以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系集田园旅游、生态观光、绿色康养、中医体验、种植科普、农耕记忆、儿童益智、运动健身、户外拓展、婚纱摄影、文化传承、垂钓休闲、美食狂欢为依托的综合经济体。又在“药”字上大做文章,用自己种植道地的药材打出“药学、药研、药旅、药养、药膳”等特色牌。禾茂坝已成为芦山乃至雅安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一面旗帜。

《禾茂赋》 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撰(蓬州闲士 摄于川西药谷·禾茂田园,方志四川 供图)

昨天的禾茂,摆渡船已然驶入历史的裂隙,青衣的索桥静悄悄的横亘,任凭岁月煮雨煎茶;今天的禾茂,用涅槃后的重生,抚平了祖祖辈辈隐隐作痛的血痂。禾茂今天的辉煌,已然成为芦山的一张熠熠生辉名片。

正是:

千秋禾茂话沧桑,

渡船横锁青衣江。

而今天堑变通途,

川西药谷慨尔康。

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蓬州闲士 摄,方志四川 供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四川省芦山县作家协会)

摄影:蓬州闲士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