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夏至听雨杨柳桥‖罗学娅
夏至听雨杨柳桥
罗学娅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朝诗人韦应物早在1200多年前,就以此笔下的诗情画意告诉我们:夏至这一天,拥有最长的白昼、最北的直射阳光。地里的庄稼和山上的植物,都在这充沛的阳光照耀下,竞相生长,把冰雪融化出来的翠绿新芽,变幻成生命力极强的墨绿和油绿。因此,农人们说:这个时节天上下的雨啊,比金子还要珍贵。
我们隆昌作协一行,真是太有幸了,沐浴着这场比金子还贵的夏至雨,兴致勃勃地来到距隆昌市区15公里的李市镇采风,毫无疑虑,今天必定是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李市镇自古就是成渝东大路古驿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与重庆、泸州相接壤,一鸡鸣三市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正是得益于此交通枢纽的热闹繁荣,才自然形成了商贾云集的集市。又因这里李氏族人众多,故而得名李市镇。
我们没有在场镇上久留,冒着滴滴答答的夏至雨,直接去了杨柳桥。前些天,我就做了功课,知道出李市镇2公里,在往重庆荣昌区的公路左侧,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叫杨柳桥,它是目前为止,隆昌市境内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龙头桥。由于与泸县毗邻,所以其建桥风格与泸县的龙桥系列非常相似。也许,它们原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杨柳桥龙头石雕(图片来源:内江日报融媒体)
据说,为保存这座古石桥,各级政府可没少费心思,甚至不惜耗大材、费大力。就说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修建举世闻名的成渝公路时,设计部门就不惜增加工程量,有意绕道避开了杨柳桥,这才让它完好无损得以保存。
所以,这次采风,我必须好好一睹“杨柳桥”的芳容。到了目的地,我第一个跳下车,任随雨打,举目四望,奇怪,怎么没看见石桥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幸好有向导带路,他引导我们,钻进那密密的竹林里,七弯八拐,期待中的杨柳桥,才羞答答地在翠竹掩映下,露出了尊荣。
杨柳桥(齐岚森 摄,图片来源:视觉重庆)
心心念念好几天的杨柳桥,当它真真切切地展现在眼前时,我却没有着急去细细品味它,而是驻足在了桥头的石碑前,仔细品读碑文:“杨柳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七墩六孔石质平梁桥,曾是巴蜀古驿道上的重要津梁,桥长19.1米、宽2.5米、高2.6米,桥墩整石阃雕龙、狮、象三尊镇河兽,雕工娴熟,保存完好。有三开间、三重檐牌楼一座,上刻建桥碑记。旁有单开门、歇山顶土地庙一座。1988年隆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让我对杨柳桥的认知清晰了许多,还让我知道这座杨柳桥现在已是内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这时,雨下得更大了,听着雨点打在竹叶上,打在河水里、打在石桥上、打在雨伞上的不同悦耳声,恍如走进了一个古老的弹奏、混响乐池,有编钟,有古筝,有琵琶……伴着这美妙的器乐声,我穿越般地踏上了杨柳桥。
杨柳桥桥面不宽,只有2.5米,但它却有着238岁的年轻生命;桥身不长,不到20米,但它却伸展着千年古驿道的繁荣与衰兴;坚实的桥墩承载着华夏厚重的文明历史;整石阃雕的龙、狮、象,护佑着这一方土地上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吉祥安康、生生不息。
两百多年来,茶盐马帮的马蹄声,匪患战乱的枪炮声,解放隆昌的号角声,喜送公粮的欢歌声,改革开放的捷报声,更有那实现中国梦的奔跑声,都从这桥上走过。可这小小的石头桥,是那样的坚强无比,任凭风吹浪打,竟然没有在它光润的桥面上,留下岁月的凹痕,就连它身边的桥坊、土地庙也久经考验,完全保存,只有那块桥碑还残留着一小点“文革”时期红色标语的痕迹。这就是奇迹,这就是隆昌青石的无穷魅力。
夏至的雨还在下,我们悠闲地漫步在杨柳桥挑起的千年古驿道上,尽情享受着一年之中最长的白昼,不慌不忙地聆听雨打杨柳桥,桥头的竹,桥下的水,奏响一曲悠扬婉转的民乐曲,把杨柳桥前世今生的故事,一个一个地鲜活在这个万物竞相生长的节气。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退休医务人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