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2-11-29 23:59:45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二章 横断山 梦断山(五):茶马互市——汉藏经济大流通

发布时间:2019-05-09 10:35:46 浏览次数: 【字体:


 横断山  梦断山
茶马互市——汉藏经济大流通



相亲相爱

犹如茶和盐巴

藏汉团结

犹如酥油糌粑

               ——藏族民间谚语

茶叶是唐时传入吐蕃的。据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唐使常鲁公出使吐蕃时,在帐篷中烹茶,吐蕃赞普见后问:这是什么东西?鲁公回答:这是解渴去烦的好东西,名叫“茶”。赞普经仔细察看后说:我也有这种东西。于是命手下从库房中清理了一大堆,常鲁公一看,还真不少,而且品种繁多,分别有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和四川出产的。可见当时由于吐蕃势力强大,从外地收罗或被人赠送了许多作为珍贵礼物的茶叶,但还不知道怎么饮用。

文成公主入藏

从此,茶叶传入藏区,藏族人民一旦接触,十分喜爱,将其当作了生活必需品,与藏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传入藏区后,藏族人民将茶文化予以了发扬光大。藏区的茶叶在制作、包装和饮用等方面和内地都有诸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在称呼上也不同,有叫边茶、马茶的,也有叫藏茶和砖茶的。

关于制作,内地饮用的茶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其嫩芽绿叶经烘焙、搓揉等工序制成,味香但不经泡,所以又叫“细茶”或“芽茶”。而藏茶则在秋季采摘,连枝带叶制成粗茶,此时的茶叶色味俱浓,经煮耐泡。将茶叶蒸压成一定规格的块,既便于计量又能够长途运输。

内地引用的绿茶

根据茶叶质量和地域特征,茶叶的销售市场也有区别:南路藏茶主要产于四川邛崃、名山、雅安、荥经、天全等地,由于品质较高,其芽茶行销拉萨的贵族、僧侣,砖茶行销康藏各地;西路藏茶产于灌县、什邡、北川、大邑、棉竹、等地,在灌县加工,包装呈方扁型,又称“桌茶”,销康藏;云南的藏茶产于普洱、佛海、景谷、缅宁一带,主要销南部康区;销往宁夏、甘青一带的藏茶,除了有一部分西路茶外,多系湖南、湖北的黑茶和老青茶。

藏族饮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清茶,用锅内清水将茶叶烧开,数次加凉水煮沸直到茶香溢出,然后滤掉茶叶加盐即成。二是酥油茶,这是适应高寒地区,享有盛名、风格突出、营养丰富的饮用方式,即将清茶、酥油和盐(也可加奶)在特制的茶桶(现在有电的地方多用搅拌器)搅拌后即可。三是奶茶,夏秋季节,在半农半牧区奶茶最为流行,用清茶、鲜奶和盐搅拌制成。四是面茶,这在农区较为普遍,先在锅中将少许面粉或糌粑炒熟,加清茶和盐制成。五是油茶,也盛行于农区,将牛油炸熟后,放少许面粉或糌粑,再放入清茶和盐搅拌制成。六为甜茶,茶叶为较高级的红茶,加糖和奶熬制而成,本为西方饮法,传入西藏上层时间不久,现在拉萨一带较为流行。此外还有以骨头为主熬制的骨茶等。

藏茶

 由于藏族人民居住的高原较为干燥,且以肉食为主,喝茶可以解渴,解油腻,助消化,加上酥油、糌粑熬制的茶还能增加营养和维生素,抗寒保暖,并有药用价值。现在,茶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饿了喝酥油茶能止饥;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冷了喝一碗骨油茶立刻暖遍全身;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在牧区,用煮过的茶喂牲口,马吃茶长膘快,牛吃茶增加奶量。直至今天,藏族人民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便是茶;送的礼物第一项就是茶叶加哈达;购买东西首先要买的是茶;出外旅行茶也是必带之物,家务事繁多,最重要的也是煮茶。因此,过去中原人形容藏族饮茶是“倚为性命,宁可一日无食,也不可一日无茶”。

藏茶茶饼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和产茶国,尤其是与藏区毗邻的四川和云南都是茶叶的主要产区。但是如此需要茶叶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茶叶却不能生产。同时,由于中原王朝和边地的少数民族经常发生战争,古时作战,主要靠马战,中原大地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而西部游牧走廊特别是甘青一带却正好盛产良马。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这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产生了。

 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索到唐玄宗时期。当时唐朝在安多地区设置“茶马交换所”,由当地军民指挥使司监管市场。宋时,由于与辽、金政权战争频繁,所需军马数量大增,同时,宋也将茶叶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控制西北各部,于是专门设置茶马司进行管理。其销售分官茶和商茶,前者通过专门的政府机构采购,后者则由茶商向户部纳税领取执照,并取得一定的“茶引”(类似现在的配额)后方能按指定地点和数量经营。明清两代大体也袭用这种方式,只是到清代中期才向民间开放。历来政府对茶叶经营控制极严,对违反规定“无引经营”的处罚严厉。但“利之所在,人皆趋之,禁令愈多,走私之风愈甚”,于是政府和走私者们进行了多年的斗争,明代甚至有一个叫欧阳伦的皇帝驸马因茶叶走私被处以死刑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的路线大体还是青藏、川藏和滇藏三线。最初以青藏线为主,使当时的松潘成了一个交易中心。后来,由于藏族人更加喜欢雅州和名山等地的川茶,云南茶叶也进入康藏市场,加之西北战乱较多,互市的重心逐渐南移到雅安、汉源、康定、大理、丽江和中甸等地。

茶马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且扩散到众多产品,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宋朝初年,仅行销到安多地区的茶叶就在300亿斤以上。明代的1733年的一年,就以50万斤茶叶换取藏马13000多匹。清朝顺治年间,行销茶叶800余万斤。民国时期,年销茶叶360万斤,输出羊毛200余万斤,羊皮30万张,牛皮2万张,麝香2000余斤,鹿茸700余对,贝母3万余斤,总值银426万元。

茶马互市图

 历代如此昌盛的茶马贸易不仅形成了沟通汉藏的经济走廊,也成为一条政治走廊和文化走廊。它对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茶马贸易时正是吐蕃创立文字之时),对藏族与汉族传统友谊的建立,对藏区逐步纳入中国的版图,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