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2-11-29 23:59:45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六)从卡罗山到江孜——英勇无畏的抗英主力

作者:王怀林 发布时间:2019-05-22 09:48:57 浏览次数: 【字体: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

从卡罗山到江孜——英勇无畏的抗英主力

历史进入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铁蹄终于踏上了青藏高原。 1904年,英国以派遣麦克唐纳“护送”荣赫鹏到拉萨“谈判”为名,派军3000余人侵入西藏。

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和贪生怕死的驻藏大臣奉行不抵抗政策,和力主抗战的西藏地方政府步调不一致,致使从亚东至帕里一线的重重天险竟然弃而不守,门户洞开,听任侵略军不费一枪一弹,深入无阻,并抢劫了帕里宗宗本弃置的一万余磅火药和大量武器后侵入曲米河谷。

这些发黄的照片是由一名英国军官所摄——也是西方人首次从胶片上看到珠穆朗玛峰(图片来自网络)

3月31日,由奈丁代本率领的一支1000多名藏军组成的队伍守侯在曲米河谷,奉命传达拉萨提出英军必须退回亚东边境方能谈判的要求,但又奉严格命令,不准首先开枪,只许用说理方式阻止英军前进,因此没有任何应变的作战准备。狡猾的荣赫鹏伪装和奈丁代本一面在阵前对话,一面却指挥英军包围了藏军。在藏军熄火待命、解除战斗准备的时候,英军背信弃义,进行突然袭击,1000多名藏军和谈判席上的奈丁代本等四名军官惨遭杀害,血染山岗。

至此,英军开始长驱直入。腐朽的拉萨当局虽然一贯主张坚决抗英,却不仅没有一个象样的作战方案,连最低的应变措施都未采取。4月11日,当敌人的前锋到达历史名城、坚固堡垒江孜宗时,宗政府库房内储存的大量辎重:60余万磅粮食,近百吨青稞、小麦、豌豆和干牛羊肉,数千磅火药,长达数百里的火药绳,既未疏散、搬走,也未散发于民间,更没有加以销毁,由宗本全部弃置资敌。拉萨当局的无能,大大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轻松地占领江孜,使英军认为藏人不但在生活上是原始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也是原始的,认为再无须如此大的兵力,遂在撤走一部分兵力后,继续趾高气扬地向前挺进。没想到,前线的连连失利,也使藏军行动起来,并从康区调来了康巴民兵补充。当英军进入通往印度和江孜的交叉处、战略要地卡罗山时,进入了藏军布下的埋伏圈。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这场战役的情况,让我们看英国《每日邮报》驻印记者坎德勒从现场发回英国的报道:

“这时我们得到消息,说藏人正在卡罗山附近的一道比较坚固的防御墙设防,这里离江孜42英里,是通往拉萨之路。

于是,布朗德上校派出一小队骑兵和先遣团士兵前往侦察,结果发现,藏人在横跨谷地筑起一道长约600码、开了枪眼的坚固防御墙,墙后面聚集了2000多人。

待大队来到后,卡伦上尉指挥的连队从右边发起进攻,比顿指挥的另一个连队沿河推进,奥特莱上尉指挥的第一骑兵队顺着河谷跟着上述小分队前进。担任后备队的炮兵部队、马克沁机枪部队和第三十二团的一个连队占领了一块小平原。廓尔喀第八团半个连队留下来担任连队的警卫任务。罗少校指挥的另外半个连队沿左边的山坡前进……

从防御墙后面射出的子弹非常密集,卡伦和比顿率领的连队悴不及防,进攻意外地受阻。比顿觉得脑袋中了一枪,倒下之前,身边只剩下四个人:一个号手、一个仓库员和两个忠诚的锡克人。

这是面对不知强于自己多少倍的敌人发起的卤莽的勇敢的进攻。可怜的比顿学会了蔑视敌人的火力,他的蔑视过去不无道理,因为在朝江孜进军的途中,敌人朝我们射来的子弹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无异于向我们发射空枪空弹;在扎马塘,比顿从正面进攻时,也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要是面对相差无几的乌合之众,他很可能率领手下寥寥无几的锡克兵突然攻进这道墙。但是,眼前据守卡罗山的是一些新来的康巴兵,他们完全是另一类型的军人!”

江孜古堡(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是轻敌的英国军官的下场和大英帝国记者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他们在这里遇上了真正的战士和真正的男人。这群几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康巴汉子,利用原始地形、原始武器和自己的献身精神,给不可一世的英军以迎头痛击。

在康巴军人拖着英军主力于卡罗山的时候,另一部分藏军从北路飞速南下,一夜之间,光复江孜的宗山、白居寺、曲龙寺等重要据点,包围了英军大本营,连不可一世的英军统帅荣赫鹏也差点被俘。

四个小时后,康巴汉子筑就的卡罗山防线才被手持现代武器的英军突破。坎德勒继续写道:

“当他们发现退路已经被悬崖截断,就从上面纵身跳到下面的岩石上。

二个小时后,廓尔喀人侧面包抄失败,他们仍未能全面占领这条防线,进入拉锯状态。比顿阵亡,另外还死了17个人”。

卡罗山的勇士们回师江孜,参加了对英军两个多月的围困,英军被困孤城,损失惨重,直到6月英军援军来到。7月初,坚守宗山堡垒的藏军进行了著名的江孜保卫战(这场战斗在近年的电影《红河谷》中有着形象的反映)。在这次战役中,英军使用了他们的全部主力和武器,英勇的康巴汉子和藏军没有为优势的敌军和现代化武器所吓倒,他们坚守宗山堡垒的每一寸土地,使敌人无法靠近。山上饮水断绝了,他们在夜间用绳索放人下来取泥潭里的积水,甚至以人尿止渴,但仍然连续奋战,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

电影《红河谷》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侵略者的总攻于7月5日开始,英勇的藏族优秀儿女多次击退敌人的连续冲锋,战斗延续一昼两夜,有的子弹打光,仍抱起石块战斗,直至堡垒中火药库被敌人炮火击中爆炸,存储的弹药焚烧殆尽后,大部藏军才从山后小道突围。当敌军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爬上宗山时,没有来得及突围的战士就和敌人徒手搏斗,战斗到最后一刻,剩下的战士投崖自尽,壮烈牺牲。

最后,坎德勒不得不发回这样的报道:“战役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几乎完全困于自己的营地,九个星期被迫处于守势。这时,藏人的勇敢已得到证实,无人表示怀疑了。从康区征来的兵更为勇敢,所筑工事也非常坚固”。

历史已过去近一个世纪,但通过英国人之笔留下的康巴汉子的英勇无畏,仍历历如在眼前。

康巴人的骁勇善战和英雄业绩是源远流长的。

清乾隆年间,廓尔喀人两次侵略西藏,1791年,侵略军攻陷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大量金银财物包括清朝的御赐物品被洗劫一空,清廷发兵数万征讨,其中就抽调有嘉戎藏兵8000人。嘉戎藏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所向披靡,六战六捷,一直打到靠近其首都加德满都的地方,迫使廓尔喀人不得不乞降求和,表示“永遵约束”。大军凯旋后,康巴军统领小金八角碉的木塔尔和理县的阿忠保被列入“后十五功臣”绘图于北京紫光阁,永为后世敬仰。

1841年8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在攻陷厦门后又进攻定海、镇海、宁波三城,四川总督根据道光皇帝的命令,在金川等地挑选2000多名藏兵驰援浙江。在冒雨进攻宁波城时,400余藏兵冲锋在前,前赴后继,因中敌人埋设的地雷全部壮烈牺牲。在进攻大宝山的战役中,300余藏兵为前锋,他们英勇善战,斩杀困于湖泽的英军100多人,使敌遭受重创,后也在英军的炮火下殉国。对这两支藏兵的英雄业绩,后人建“高节祠”以祭奠。

1841年,为策应英军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为英人所役属的达拉克人侵入西藏阿里地区,他们沿途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占领日土、托丁等地,一直推进到玛旁雍湖旁边,扬言要向卫藏地区进攻,大有一举吞并西藏之势。在驻藏大臣孟保和海朴的督促下,西藏组成一支由康巴人参加的3000多人的藏军驰援阿里。在12月的一次大风雪中展开反攻,经过三天激战,击毙敌军主将倭色尔,俘敌百余人,全歼敌军,大获全胜。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