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2-11-29 23:59:45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三章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们(八):三岩 ——最后的“帕措”

作者:王怀林 发布时间:2019-05-24 09:44:42 浏览次数: 【字体:


康巴汉子——中国的西部牛仔
三岩 ——最后的“帕措”

 在西藏,人们公认最剽悍的是康巴人,而在康区,人们公认最剽悍的是三岩人。

 过去的三岩,几乎喋血冤家年年有,偷盗抢劫是男子汉的美德。

 三岩过去的地名叫热盖,由于热盖人骁勇斗狠,喜欢出动抢劫偷盗,外地人惧怕,因而称之为“三岩”(音“挨”,康区由于和四川接壤,四川部分地区将“岩”读“挨”,以后以讹传讹,遂成了这种写法,正如拉萨八角街实为八廓街,其“廓”的读音也是因为四川话读音传讹之故,这也是汉地文化对藏文化影响的一个例证),就是“恶地方”的意思。

 三岩地区地处偏远,地势险恶,自成一体。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白玉和巴塘两县相望,南靠芒康,北接江达,西邻贡觉。金沙江水流湍急,山高谷深。上三岩罗麦距贡觉124公里,有4800米高的罗拉山相隔;中三岩雄松距贡觉126公里,有泽拉山、查圭山等四座大山相隔,海拔也在4800米以上;下三岩木协距贡觉121公里。中间有4800米高的巴依拉山相隔。山峰雪岭、悬崖峭壁、道路崎岖、交通闭塞,每逢冬季大雪封山便与外界隔绝,从而造就了当地人的封闭意识和骁勇剽悍的个性。

三岩民居(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的居民多从外地或因自然灾害、或因逃避暴力迁徙而来。相传当时人们大多住在石洞里,主要以牧业为主,后来向外地人学会了农耕技术,以半农半牧为生。由于生活环境艰苦,加之该地区长期处于“无法无官”——既无贵族头人,也无农奴主和牧主的状态。过去康藏道路从这一地区穿过,使他们养成喜欢劫掠、骁勇斗狠的性格,并以此为荣,清朝时称他们为“野番”。

 据当地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讲:藏政府刚派来宗本(县长)时,被不愿受约束的三岩人几次杀掉,后来宗本修建了坚固的碉房,躲进里面闭门不出,但当地人还是看准机会,藏进厕所,在宗本入厕时从下面将其一枪毙命。

藏区三岩碉楼(图片来自网络)

 直到20世纪90年代,昌都地区在由公安处长带队的一次追捕逃犯的行动中,罪犯躲进坚固的碉房,在打死公安处长等多名警察后,才被击毙。

 为此,中央政府甚感头疼,多次进剿。

 第一次是在清光绪8年,那年,三岩人在四川通往西藏的驿道上伏击了驻藏大臣继庆驼运行李的驼队,于是清政府从四川调兵攻打三岩木协等地。

 第二次是1910年,当时作为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派傅松岩将军攻入三岩,在战死了32人,杀了43人后占领了该地。

赵尔丰(图片来自网络)

 1919年,藏军打败了川军,西藏地方政府随即在三岩设宗,第一任宗本索勃根见三岩人衣裳破烂,打赤脚,生产和生活都很原始,且生性好斗,不受管辖,就把外地人的蔑称“三岩”正式定名下来。

 以前三岩为一个宗的时候,从自然地理上可以分为罗麦、木协和雄松三个地方。西藏和平解放后,三岩和贡觉合并为一个县,上述三地成了三个区。1999年,区的设置撤消,由于情况特殊,昌都唯独保留了三岩作为一个副县级的办事处。

三岩的深山峡谷使许多奇特的习俗得以保存,其中一个就是“帕措”。“帕”,意为父亲,“措”意为集团或群体,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延续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父系制宗族群体。帕措集中分布在三岩地区,芒康和白玉、巴塘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解放前,三岩地区有1500多户,7000多人就有86个帕措。小的帕措仅有几户一、二十人,大的有五、六十户100多人。

 帕措的内部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男子继承,父权在家庭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同一个帕措内,同辈的男人称作兄弟,小辈都称作子女。由于三岩地区生产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只有依靠帕措的力量才能战胜自然灾害和外部势力对草场和牲畜的争夺,所以培养了人们勇敢好斗的尚武精神。在人们的观念中,不为本帕措赴汤蹈火,出力卖命,就是没有骨头,为人所不齿。

 各帕措之间互不统属,并有自己的帕措标志,有的留八字胡,有的扎红飘带,有的标志甚至在鞋带上。他们经常为延续下来的历史旧怨、日常生活中偶发的琐事以及两性关系有损本帕措声誉的事情械斗不已。

 每次械斗活动都有完整的仪式。当某家有不平之事要复仇时,便请本帕措的男女老幼集会喝酒,乘着酒兴请本帕措帮助报仇。一般年长者多主张和解,少壮者则力争械斗,最后由头领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经过周密的计划,往往第一次能出奇制胜,但冤家由此便形成了,从此便冤冤不解,使得“打冤家”的家族仇杀连绵不断。如跌尔帕族和达穷帕族的打冤家,一直持续到100余年后的1954年,在100年的仇杀中,两个帕族一共死去250多人!

 帕措实行严格的外婚制,本帕措的和与帕措有血亲的不准联姻。男女之间性行为非常严肃,女子未婚前不得有性关系,结婚后不得有外遇,忌讳嬉戏和玩笑,否则会认为有辱门户。如果本帕措的女性与外帕措的男子发生了性关系,双方实力悬殊者,必将械斗,实力相当者,通过调解解决——男方需将该女子娶作妻子,否则要给女方巨额赔偿。

 帕措女子地位甚低,如果不能为丈夫生男孩,则形同仆人,丈夫并可理所当然地再娶,直到生出男孩为止。家庭财产是父系继承,无男孩的家庭不能给女儿招婿,没有儿子的家庭就称为“绝户”,财产归本帕措集体占有。

 三岩人的丧葬方式十分奇特。各个帕族都有共同的墓地,称为“德滤”,德滤还分出两块地,一块叫赤度,专门埋葬吊死、淹死、摔死等非正常死亡的死者,另一块叫穷斯,是专门埋葬小孩子的墓地。人死后,埋进土里,三年后挖出尸骨进行火葬,火葬后要观察火堆中留下的印迹,如果灰里有牛、羊或是马的蹄印,那么死去的人已投胎去做了牛、羊、马,如果有人的脚印,那就是再生了,令人高兴。此后,把骨灰和上泥土,涂抹在墓地边的岩石上,石上克着经文。大部分的灰泥就地晒干,码成一堆后,在上面插上一根挂满经幡的木竿。风中飘荡的经幡既代替死者不时念诵祈祷再生的经文,又警告往来的灵魂,安息于此的死者受神灵保佑,不得干扰(西藏学者曹刚先生认为这也是玛呢堆习俗产生的渊源之一)。从中,我们竟然看到它与东女国二次葬一脉相承的关系。     

 据说元朝时被封为万户长的,后推翻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帕竹噶举派的创始人帕竹·多吉杰波就来自于金沙江畔的三岩地区,其创立的“帕竹”噶举派的来历,有可能来源于“帕措”这个古老的、带有浓厚父系社会痕迹的氏族集团名称。

 解放后,这里的帕措势力受到政府的控制和打击,但其影响还不时显露,民间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率也大大高于其它地区。

 近来,当地政府为解决当地自然条件恶劣造成居民生产生活改善缓慢的问题,正采取移民等措施加以解决。离开了三岩这块土地的三岩人,还会有帕措吗?! 

 在康区,还有一个拥有坚贞不屈、勇猛豪侠名声的部落——果洛人。果洛人生活在青海阿尼玛卿山地区,由于这里地处川、青、康交界之地,历来为兵家必争,加之置身三边地区,长期为“无法无官”之地,使得当地人有着骁勇好战、反对强权的传统。在蒙古铁骑经过该地时,他们的反抗曾迟滞元军前进的步伐。清朝时,这里由上、中、下三个大的部落头领统领,名义上归四川管辖。他们平时成群结伙,跨着骏马,持刀背枪,在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像梁山好汉一样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使得清朝和地方官员十分害怕从这里进藏,一旦遇上“果洛克夹坝”,只好就擒,乖乖地献上财物。

位于青海果洛的阿尼玛卿山,属于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民国时期,青海成了马家军阀武力统治的天下,马家军阀除了对各族人民横征暴敛外,还在马沁雪山大肆开采黄金,掠夺财富,引起当地群众反感。青海诸部多屈服于马家军淫威之下,但果洛人却说:“马家军阀想把我们当酥油捏,可我们是冰冻了的酥油!”

 1920年,上果洛贡马仓头人率部族千余人袭击了马家的运金驮队,抢劫了财物,杀死武装护卫数十人,从此揭开了马家军与果洛部众的长期争斗。经过几十年数十次的武装斗争,果洛诸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有数千人被杀,数千人流散四川各地,但他们不屈服的长期斗争,也给马家军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直到解放,马家军被彻底消灭,流散各地的数千果洛人才得以重返家园。

 如今你到果洛地区,当地人的热情豪放、重义轻利会令你印象深刻。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地方禁忌,如不得在神山上乱挖,不得捕杀神牛神犬,不要用脚踩锅灶,往灶中扔骨头,不得吃鱼吃狗肉,不得在客人面前放屁和撒谎骗人,否则主人的怒气一旦爆发,也会很不顾情面的。

青海果洛白玉寺(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