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灾情》和《灾后重建》分卷通过复审
《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灾情》和《灾后重建》分卷通过复审
7月17日,《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志办)召开第三次复审会议,审查评议《灾情》和《灾后重建》分卷。来自成都军区编史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地震局以及省志编委的复审组成员对志稿进行了认真审查评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常务)邱新立,全志办主任、复审组组长、省志编委副主任马小彬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志办副主任、复审组副组长、省志编委副主任罗亚夫主持会议。
会上,省地震局办公室副主任杨志敏、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林分别代表《灾情》和《灾后重建》牵头承编部门汇报了本单位按照川府办发电(2009)4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的通知》的要求组织编纂相关分卷的工作情况,介绍了分卷编纂特点以及初审情况。复审组各成员就两部分卷的体例、内容和史实等方面按照《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质量要求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中肯详尽的修改意见。
会议认为:《灾情》和《灾后重建》两个分卷在编纂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资料取舍和内容组合。《灾情》分卷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造成的惨重灾害情况,简要记述了震区地震地质、历史地震和主余震地震活动等内容,具有重要资政价值。
《灾后重建》分卷所记述的重建史实以四川为主体,全面反映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与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率领全川人民穿越灾难,崛起危难,原地起立,发展起跳,成功走出了再生性跨越的科学重建历程。弘扬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灾情》和《灾后重建》两部分卷综合运用述、志、记、图、表、录等方志体裁,观点正确,体例较为完备,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特色。符合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质量要求。同意通过复审。同时要求,《灾情》卷要进一步做好重要数据的复核工作;补充完善少数节目中个别重灾市(州)相关内容。《灾后重建》卷要加强总纂统稿,进一步解决好容量控制问题和全书整合与统一;进一步解决好少数材料的改写转换问题;进一步做好图片编辑处理并处理好少数章、节、目名称规范、分类等问题。
会议强调:牵头承编单位务必要按照复审会议的意见对志稿进行全面修订。待修改完善后,再报送全志办提交终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