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45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04 08:59:43 浏览次数: 【字体:

昭示大道 融通古今

——古代陆地交通活化石之翠云廊概要

编者按:2023年7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并就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本文系统梳理翠云廊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研究保护及蕴含的厚重古蜀道历史文化,分析从中获取的现实启示,以供参阅。

翠云廊是古蜀道金牛道上的一段,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比较完整、集中地保存了古蜀道风貌,其山形地势、路基面石、枯藤古木以及树根裹挟着汉砖等现象,鲜活地存储着几千年来古蜀道的丰富信息。特别是古柏行道树高大苍劲、翠绿成带、生机焕发,形成了苍翠的行道长廊。科学家称之为“森林化石”,学者视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国内外园林专家赞誉“举世无双的奇观”“古代陆地交通的活化石”“比欧洲罗马大道优美”,可谓“世界文化遗产”等。

一、名称来源

翠云廊得名于清初剑州(今剑阁)知州乔钵的诗。清康熙三年(1664),剑州知州乔钵感慨“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皆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而作名为《翠云廊》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错莫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雅名使用至今。另外,因历朝历代朝廷颁诏以及当地官员栽植行道树,民间又称之为“皇柏大道”;也因三国时张飞在此植树,也有称之为“张飞柏道”。

二、范围规模

广义的翠云廊,指以剑州古城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行道树”线路,在这三条崎岖蜿蜒的道路两旁,古树总数九千余株。胸径2米以上的7株,1.5米至2米的449株,1米以上的854株;树龄最长达2300余年;最高达30余米,是省内最古老的行道树群,绝大部分在广元境内。

狭义的翠云廊,指翠云廊景区,也是上述三条线路中最精华的路段。从剑门驿(即剑门关)出发上五里坡,经古汉德县(今小地名青树子),再过天生桥至大柏树湾即到该地,北距剑门关7公里,南距汉阳铺3公里,长度近1公里。广义翠云廊最大、最有名气的古柏树都矗立在这里,集中完整地保持了古代道路的风貌。翠云廊景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中最耀眼的一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之一。

三、翠云廊的形成

翠云廊的形成历经了两千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存留了一些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根据史料记载和多方考证,特别是林业专家对树龄的研究,翠云廊古柏并非一朝一代的产物,是自秦代以来历代逐渐形成。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在道两旁种上成排的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现翠云廊沿线胸径2米以上、树龄两千多年的古柏,应为秦朝所植。

蜀汉:汉代对种植行道树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张飞为巴西(今阆中)太守时,守护米仓道、金牛道,军政往来频繁,却常因山势险峻不识道路而耽误信息传送,遂命种柏表道。翠云廊上胸径1.8米以上的古柏当是“张飞柏”。

晋代:主要是东晋时期因道教兴起,人们重视风水之术,而四川又是道教的发源地,于是大量栽植“风脉”树。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云:“驰道如砥,树以青槐”。尚书郎郭璞《种松记》刻于石碑。此碑到了宋代,由于风雨剥蚀,当地人又请大文人苏轼重书碑文,今碑刻仍存剑阁觉苑寺内。

南北朝:西魏北周时期,时人以堠(hòu)计里程,即在道旁每一里垒一土堆作标记,因易被雨水冲毁,西魏废帝二年,雍州刺史韦孝宽“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即以槐树代替计里程的土堆。北周文帝知悉后说:“‘岂得一州独尔?当今天下同之。︐于是令诸州夹道一里种一树,十里种三树,百里种五树焉”(《周书·韦孝宽传》),即下令各地道旁植槐树以替堠。

唐代:唐代“官树”的种植趋向多样化,并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如规定:“种田一亩,种桑两棵。”凡驿站与驿站(道)之间,都要种植行道树。唐开元中期还通令各地,种植各种树木以荫蔽行旅的往来。植树成效为时人与后世称颂记载。李德裕《剑阁铭》云:“翠岭中横,黯然黛色。树若旌屏,以卫王国”。刘希夷《蜀城怀古》“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前蜀王衍《题剑门》“会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宋代: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下诏:“剑州、利州修栈阁路”,并采纳范应辰建议,进行官道植树。据《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记载,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下诏:“自凤州(今陕西宝鸡凤县)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今成都)道路,沿官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这又是一次大规模植树,并且延伸到了整个蜀道。

元代:据葛成绪《中国之交通》言,马可·波罗“就是沿这条官马西路和西藏大路经印阿萨姆州回国的”,而且对元代广泛种植行道树有具体记载。

明朝:继续推行唐宋以来“种松”“护道”制度,大种“陵道树”,并将很多驿道加宽为车道。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广西人李璧任剑阁知州,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了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同治《剑州志》记载了清朝剑州知州乔钵对李璧崇敬而写的《翠云廊》诗词,翠云廊从此形成了宏伟规模。

清代:不仅栽植不断,线路延伸,而且根据条件还栽种经济树,特别是桑树。在这一带涌现了曾逢吉、陆锡祺、范涞清等知名的“植树县令”。乾隆年间,梓潼潘悖及子孙先后两次栽植柏树两万四千株,在七曲山大庙内悬题“四万株松之斋”匾额。

四、历代保护

当地人民把修桥补路、栽桑植柏看成一种美德,甚至沉淀为一种荫及子孙的祈福文化习俗,因而以护路爱树为己任。历代统治者也都很重视对驿路驿树的保护。秦汉至唐就设有专人管理,到了北宋又颁布了管理行道树条例。据《宋史》记,南宋时还发布了“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元代规定:“仍禁约蒙古、汉军、探马赤、权势诸色人等,不得恣纵头疋咽咬,亦不得非理斫伐。”明代又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违者举家发云南金齿(今云南保山)充军”。史载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在交接任时,相互要清点行道树,把植树护路的情况作为一项政绩来考核,作为升迁的重要标准之一。清代官府还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清代有的地方规定:“不树者,无椁”。据《剑州志》记载,清代起对驿道古柏登记、编号、挂牌、示谕、禁伐。清代光绪末年,剑阁县白龙镇鼓楼铺财主贾义偷砍皇柏一株,被入狱,罚银500两,羞愤而死。1935年,由于修筑川陕公路,古柏损坏严重,民众甚为痛愤,蒋介石知道后,也下令在古柏上悬挂木牌,发出了“砍伐皇柏者枪毙”的禁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翠云廊古柏的保护,采取果断措施,禁止任何人砍伐,还先后三次清理登记、挂牌编号;对枯萎和处于危险环境的古柏进行了加固维护;每年都要进行群众性防病、治虫、补植幼柏等工作。古人发明的“州官交接任时要清点行道树”的规矩也得到了延续,剑阁县于2014年出台《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保护区实行县、乡(镇)两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离任交接制度。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广元属于四川6个重灾市州之一。在此之前,川陕公路大多沿古蜀道走向甚至就在古蜀道上修建,因而严重影响了蜀道上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广元将川陕公路沿线的明月峡古栈道、千佛崖、皇泽寺、剑门关、翠云廊等文物景区处的公路、铁路改道,并对景区划定区域,予以保护。从此,川陕公路移出翠云廊景区。

翠云廊的保护既体现在古蜀道遗迹保护上,如翠云楼、张飞井、翠云廊石碑、张飞石像、李璧祠等景观,更集中体现在行道古柏保护上。有一棵被誉为“国之珍宝”的珍稀树种“剑阁柏”,树高27米,胸径1.16米,材积10.9立方米。该树大约植于秦惠王时期,树龄已有2300多年。按植物分类,松树与柏树是同科异目,更不同种,而这一棵树兼具松柏的某些特性。树干似松,枝叶似柏,果实大于柏果,小于松果,状如松果,裂纹似柏果,既像松又似柏。1987年,经林科所植物分类专家鉴定,该树为濒临绝灭的古老树种,世界仅此一株,将其命名为“剑阁柏”,并公布为一级保护树种。1963年3月2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翠云廊时指示,“要好好保护这棵松柏长青树”,因此该树又名“松柏长青”。除此,还有以粗壮命名的“帅大柏”,有以长势命名的“夫妻柏”“鸳鸯柏”“天桥柏”“姊妹树”“罗汉树”“观音树”“白象吞石”树等,有以史典命名的“阿斗柏”,还有“状元柏”“寿星树”“望乡柏”“石牛树”“仙女树”等,真是“千姿万态羞雷同”。每一棵树命名的背后,都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经典的故事。

五、社会影响

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翠云廊考察,在现场对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建设、翠云廊的保护等方面作了重要指示。这是翠云廊巨大社会影响的集中体现。

翠云廊作为古代官道,有无数文人墨客、仕子商旅、帝王将相经行其间,由此造就了极其丰富的名人文化和诗歌文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词名篇。近代以来,翠云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杨尚昆、贺龙、郭沫若、钱伟长、张爱萍等到此视察。著名画家刘文西、高翔、赵振川、崔振宽、岑学恭等到此写生。一大批考古专家、林业专家、植物学家、文化文艺界人士到此实地研究考察,产生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和文化产品。《三国演义》《高山下的花环》等著名影视作品都在此取景,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众多新闻媒体在此拍摄了专题片。翠云廊升华为历史与文化交融的鲜活记忆,正日益加深对社会的影响。

六、翠云廊承载的古蜀道历史文化

路,是文明生长的足迹,是沟通时空的隧道,承担并发挥着军事、商贾、政令传送、民生往来的职能,记载并诉说着国家统一兴盛或分割衰落的历史。

一般来说,古蜀道是指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交通动脉,是联系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古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桥梁纽带。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中心多在关中平原,而四川盆地四周环山、多次割据,且秦岭既是自然地理分界线,也多次成为南北分治的隔离地带。虽然蜀道有“北四南三”之说(北边: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南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而要到达成都,北四道在汉中勉县汇集于金牛一道。从勉县到成都全长600余公里,基本是蜀地联结关中、陇凉地区的唯一通道,可见金牛道的意义何其重大。而翠云廊就处在金牛道的关键地段剑门蜀道上。

金牛道见诸史书于战国开通,但更早可追溯到《尚书》中对商末周初的“牧誓八国”的记载,即巴蜀之师参加周武王伐纣就应是从这条路上经过。如是,比罗马大道要早700多年。即使从战国开通,直到1936年川陕公路通行,也已两千多年。其间,金牛道始终满负荷地承担并发挥着军事、商贾、政事、民生等功能,是一条既艰险而又无法替代的繁忙而繁华的交通运输大道。

应该说,金牛道功能的消退因于川陕公路的开通。也可推断公路开通之前,金牛道最为繁忙。据史书记载:清末民初,七盘关坡,石阶宽6尺,甚是坚固,悬崖一侧有石灰所造之栏杆。剑州之路除大木戍西南面溪谷间部分未铺设石子外,其余道路均是修缮完整,全部铺有石头,坡道则一定垒有石阶,筑为永久性道路。其东部牛头山山势险峻,虽从大木戍出发之路并不危险,然坡道居多,坡道上石阶宽6尺,山背上平路宽3尺。金牛道上的驿站大约每40华里有一大驿,供旅人住宿之便。即便小驿,亦有规模巨大之建筑,最大者有房间20余室,1室足以住5—6人,同时让100余人入住,尚有空房;而小者亦可入住40人。此外,还有马舍,1所可收容马匹20匹以上。自甘肃、陕西而来的商队,一次所带骡子可达数十或数百头,每到1个驿站。往往需要数家旅馆方才足够。昭化县以西,金牛道日均有约35头骡子通过,运送的货物以茶与烟草较多,近距离运送方式以挑、抬、背为主。

金牛道与北四道也有较大不同。一是道路位置选择不同。北四道利用溪谷,沿河而修,故常在深谷当中,有在暗中前行之感。一遇下雨,每每河水暴涨,被水淹没,无论多么坚固之道路,亦会直接被冲毁,交通中断之事颇多。而金牛道除在陕西省内、嘉陵江岸外,皆是修于山脊之上,且很多路段两旁有古树,过岭之时犹如登云一般,不自觉有天际开阔之感,无需担心天气原因遭到损坏。石道一旦砌成,即可永久保持,平坦如砥。二是修缮保护不同。北四道修缮保护较差,金牛道时常有人维护,在广元境内得以用心修缮,即使金牛道在川陕交界之处其差异也甚为明显。三是北四道并行,不过是陕西南北可通而已,而金牛道是四川前往陕西、甘肃二省唯一的交通要道。

七、现实启示

人们喜爱翠云廊,不仅在于翠云廊积淀的历史文化,更在于翠云廊蕴含的精神力量。翠云廊在连接万里、融通古今的古蜀道上形成,以行道树的形式扎根生长在山川峻岭,以耐瘠耐旱、抗风抗寒、质地坚韧的苍劲古柏组成脊梁。两千多年来,翠云廊为追寻大道、践行大道的人们强基护路、昭示方向、遮风挡雨,无论是风调雨顺的太平盛世,还是战乱纷扰的艰难时世,翠云廊上每株古柏都不移根本,坚毅挺拔地矗立于自身位置,默无声息地履行天地赋予的职能。翠云廊的特点承载着这样的精神内涵:求索万里,融通古今;昭示大道,不移根本;守土护路,荫庇百姓。

翠云廊坚毅挺拔几千年,浩浩绵延几千里,告示人们:树木护路,植被护土;融通则前景广阔,堵塞则颓废荒凉。人与自然相通共荣,历朝历代都遵循和敬畏自然法则。我们要从自然法则和历史运动规律中汲取营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前实地考察翠云廊的重大意义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执笔:原广元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广元市志》原主编 王少卿)

请点击下载全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45期).pdf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