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治探索>详细内容
2023-04-21 08:47:50

聚地方文化之力 铸乡村振兴之魂
——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29 10:17:28 浏览次数: 【字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包括优秀乡村文化或农耕文化的地方文化,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独具一方特色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的铸魂工程,就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助推作用,让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地方文化引领乡村发展。《地方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组立足于四川实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电话信函、实地调查等形式,调研了17个市(州)37个县(市、区)乡村的典型案例,重点考察了地方文化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的做法及成效,认真总结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地方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所在,也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是打造生态宜居、留住乡愁的有效举措,是推动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的必然要求,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出,彰显了地方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和作用。

(一)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保障作用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地方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和魅力所在,作为乡民的精神原乡,乡音乡愁的依托,人脉情感的寄托,地方文化在推动实现乡村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方面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推动作用

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从 “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升级版”,是新时代“三农”工作在理念、价值取向、战略布局、发展模式上的重大创新。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目标在于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层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

(三)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支撑作用

地方文化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双向建构和耦合互动关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文化是乡村的基因和底色,展现的是乡村独特的元素与气质,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基调与品质。因地制宜繁荣地方文化,将地方文化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能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力量。

二、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发挥地方文化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经调研,总结梳理出地方文化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些地方乡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价值,把文化和经济有机融合,走出“以文兴产”新路径。

1.以文化创造新业态。

通过文化创意将地方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创造新业态,能使“沉睡”的文化获得“新生”。2009年以前,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是典型的市级贫困村,既无区位优势也无资源优势。该村唯一历史遗产始于南朝的邛窑土陶,在改革开放后也逐步走向衰落。近年来,该村通过建设用地招拍和租赁闲置农房院落等方式引进文创项目,打造陶瓷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几十家文创项目相继入驻。文创产业集群塑造了该村文艺乡村新面貌,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 2017年全村文创旅游收入达80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0327元,同比增长15%,实现了从市级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唐昌布鞋、广安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的竹丝画帘等通过以文化创造新业态,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

2.以文化润色传统产业。

把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传统业态,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品位,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价值倍增。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积极打造荷莲文化,着力培育“三莲”(莲米、莲叶、莲鱼)、“三色”(红粮、油菜、柑橘)产业。兴文县将地方文化与农业结合,形成“春挖竹笋、夏摘青梅、秋闻稻香、冬酿红粱”的四季产业格局,该县水泸坝村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397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从“空壳村”到收入22万元的历史性突破。遂宁市地方志办对古籍、市(县)志、年鉴中有记载的产品,做好资料查找证明工作,打造了“遂宁鲜”品牌。眉山市青神县通过建设竹编产业园区,打造国际竹编艺术城,以东坡区为中心打造中国美食城,建设“中国川厨之乡”,提高了产业知名度。 

3.以文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以文促旅。以文促旅能鲜明展现乡村特色、增加人气、带动产业发展。成都市郫都区青杠树村借力西南交通大学,联手对青杠树村老街进行打造,增加游客特色游玩项目的体验选择。德阳市旌阳区将德孝之乡孝泉镇打造成“中国德孝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德孝文化观光体验与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长宁县白虎村大力挖掘“洪谟文化”,打造洪谟故里。南充营山县兴云村深度挖掘农耕文化、进士文化、川东北乡村民俗文化,通过“十村联片”,打造旅游新村。蓬溪县挖掘书法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以此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平昌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成功创建7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泸州市叙永县大力挖掘红色文化,仅2017年初开展“乌蒙花海”春季赏花活动,涉及红色文化的石厢子、水潦、赤水3个乡镇,一个月接待游客30万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18%,带动赤水河流域3个乡镇1000余户贫困人口增收。

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推出茶园采摘、竹林挖笋、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美食品鉴、家庭旅舍等游客体验项目,逐渐形成“文创旅游”“农业体验游”“自然景观游”三大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带动“茶山竹海”等传统产业发展,明月村推出“远山物话”雷竹笋品牌,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延伸了农业产业链。2017年,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有效助农增收。崇州市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靠编竹筐、花篮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生存的工匠们收入低微,令这门手工艺的传承面临困境。2012年,该市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竹艺竹编,创建“学院+农户+基地”的产业运作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走进现代生活,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乡村休闲体验游的发展。

三是带动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小镇是一种综合发展模式,是地方文化与三产融合的高级形态。建设特色小镇能有效改善乡村面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安岳县融合一二三产业,深入挖掘柠檬、石刻、农耕、佛教、竹编、曲剧等文化,建成柠檬小镇。2017年以来,自贡市推动仲权镇、赵化镇等一批重点小城镇发展,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数量居全省市(州)前列。仲权镇融入彩灯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艾叶镇结合古镇资源,建成集井盐文化、古镇旅游、生态观光、文创感悟、特色商贸为一体的“盐韵小镇”,吸引游客2万余人。目前我省特色小镇呈迅猛发展势头,眉山计划到2021年创建9个省级以上特色镇,成都计划按“特色镇+林盘+产业”“特色镇+林盘+园区”“特色镇+林盘+景区”的路径,建成100个特色镇(街区)。

(二)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最大瓶颈。解决好人才问题,建好“五支队伍”,需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形成五级书记齐抓乡村人才振兴的格局。

1.以文育人,培养乡土人才。

蒲江县编制《蒲江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激励若干措施的意见》《蒲江县文化体育人才激励措施实施细则》,搭建明月书馆、明月讲堂、明月夜校等培训载体,邀请知名人士开展培训240余期,年培训1.5万人次,通过政府主导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目前,乡村振兴学院(郫都区)、四川乡村振兴农民大学(绵竹)、乡村振兴讲习所(新都)、尖山乡村振兴学院(自贡)等乡村人才培训机构纷纷成立,今年1-5月,全省累计培训驻村农技员2.29万人次、村两委会负责人3.27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40万人次、农牧民104.74万人次,乡村人才培训成绩显著。

2.弘扬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

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作为有德行、有威望、有才能、有作为的贤达人士,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者,是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化解矛盾、发展经济、传承文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雅安市名山区成立茅河乡乡贤理事会并制定章程,推选出35名乡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优秀人才支持。江油市方水镇成立镇村两级乡贤评选工作组,制定《关于开展“乡贤”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选乡贤、学乡贤、用乡贤”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向乡贤看齐,树良好风尚。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通过地方文化吸引“新村民”,这些人通过自己学识、专长、技能、文化、影响成为乡村的“魅力权威”,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3.利用乡村文脉,吸引人才回流。

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挖掘陶艺文化,吸引著名旅游策划人、陶瓷品牌“扫云轩”创办人李敏来考察,并按其策划发展邛窑产业,成立明月国际陶艺村,建立起以陶艺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打造陶瓷文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先后引入文创项目45个,引入来自文创、旅游、艺术等领域的“新村民”100余人。“新村民”带来资金资源,更新老百姓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带动明月村产业、文化的蓬勃发展。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安龙村利用文化资源吸引成都市的廖明人投入500多万元,租下村里上千平方米的村集体闲置用房和80多套村民用房,集中打造川西林盘式乡村民宿——“水韵安龙”,带动村民参与管理,切实促进村民增收,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设计师李群鸽的乡村田园秀场区别于传统农家乐和酒店,面向城市高端人群,吸引蜂巢咖啡、乡村豆花、便利店等业态入驻,彻底改变安龙村陈旧、落后的生活场景,乡村面貌得到升级转变。

(三)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聚合作用

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村社会风气有很大好转,乡村文明程度较以前有较大提升,不赡养老人、邻里骂架、争田边地角等现象大幅减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断增加,广场舞、扭秧歌、农民趣味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截至2018年7月,全省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34个,省级文明村镇625个,市级和县级文明村镇12000余个。地方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在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保存延续乡村文脉。

威远县史志办通过进村入户采集口述史,抓好家谱族谱征集,形成初始材料10余万字。该县四方村村史展(民俗馆)从历史变迁、科学发展、盐商文化等八个方面展示了四方村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实现乡土文化再造。自贡富顺县地方志办结合《富顺县志》《狮市镇志》和马安村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孝道文化、耕读文化、知青文化,协助该村挖掘整理马氏家族孝道传承故事,创办“耕读”书屋,建设以知青文化、中国军人照片、中国交通票证和酱醋商标为主题的陈列馆,保存了历史文脉。宜宾市南溪区裴石镇打造“巴蜀家风传承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中华家风馆、巴蜀家谱馆、宜宾名人馆三个主题展馆和巴蜀家风墙、初心广场,配套打造明月楼、乡愁树、民俗馆等景观,收集展陈“长江玉”、长江奇石、布贴画、国画、显影画、艺术剪纸、艺术草编、书法美术等乡村艺术珍品,利用现场讲演、影像播放等形式,充分还原和展示南溪家风历史,留住历史文脉。

2.增强乡村凝聚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要解决一个“散”字,地方文化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组织开展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乡土文化活动,既能使人们找到“乡情”“乡愁”依托,又能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蒲江县明月村在推进乡村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中,政府提出乡村艺术普及目标,制定乡村艺术普及标准,打造乡村艺术普及点,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成立明月之花歌舞团等村民文艺组织,常态化开展民谣音乐会、诗歌诵读、皮影戏表演等文化活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开设蜀绣班、古筝班、太极班、广场舞班等。稻城县赤土乡仲堆村村两委定期举办篝火晚会,利用农闲、节假日表演藏族歌舞。天全县仁义乡红军村利用独特的农耕文化、山歌文化、红色文化,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也保护了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增进了村民感情和民族团结,有力提升了乡村社会凝聚力。

3.涵养社会好风尚。

在乡村发展中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让广大村民找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属,有助于涵养社会好风尚。成都市通过组织开展“身边好人”“十佳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以文化人”促进形成好风气。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发扬“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安安送米”等德孝文化,通过打造孝址、孝观,用好孝艺、孝论,评选孝子、孝星,形成尊老敬孝文明新风尚。旌阳区东湖乡高槐村制定好家风、好家训,以“德善、德和、德慧、德智、德益”为核心打造“五德高槐”,促进全村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好风气,有力遏制了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文明村“艾家院子”作为家风家训传承教育基地,通过绘制墙画、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弘扬孝老敬亲、睦邻友善、自强不息、崇德向上传统美德。雅安市名山区茅河乡创办“道德论坛”,由新乡贤主讲“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培养了群众知感恩、懂感恩的思想意识。

4.培育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文明乡风的旗帜和灵魂。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通过举办“感天大孝祭”“城隍会”“新春庙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高县新修族谱引入家训家规,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探索了培养现代公民道德的新路径。

(四)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生态振兴的调色作用

近年来,我省农村“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得以推广,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建设日新月异。截至2018年7月,全省已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16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9%,乡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农耕文明是美丽乡愁的印记,在建设美丽乡村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能让乡村绿水青山饱含诗情画意之韵,实现真正的“生态宜居”。

1.以传统美德推动宜居乡村建设。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乡村的“老大难”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前提。雅安市名山区解放乡高岗村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路径,从改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引导村民发扬“劳动最光荣、环境美我骄傲”的传统美德,制定村规民约,以文化人,开展卫生评比,首创的“组织引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建章立制、常态管理”的“高岗村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问题,开启了保护绿水青山的新路子,为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了探索与努力,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净畅丽”的转变,有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风貌。

2.把农耕文明作为建设生态乡村的源头。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生态道德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乡村振兴总要求。兴文县水泸坝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僰人遗址恢复、原住民生活区域(田间村落)保留、田园生态环境利用,实现僰人农耕文化遗产的重塑、田园休闲的体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成都市郫都区依托柏条河、锦江绿道唐昌段构建巴蜀农耕文化长卷,依托沙西线两侧、都江堰精华灌区构建首灌区田园长卷,依托柏木河湿地水生态构建天府慢生活休闲长卷。

3.把特色文化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载体。

把承载乡村特色的地方文化元素与绿水青山相融合,能够打造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的乡村。蒲江县明月村在整田、护林、理水、改院中,注重保留青瓦、土墙的原生态川西林盘韵味,建设与川西民居元素相协调的乡村建筑。崇州市竹艺村以“用文化延续未来、让艺术点亮乡村”的核心理念,遵循“多改少拆”“四原四不”的守则,打造原生态特色林盘,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变为深受市民喜爱的网红村。成都市计划到2022年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围绕地域文化挖掘、风貌景观塑造、内部功能完善,充分保护梯田、沟渠、河流等生态资源,尊重地域特色和乡土人文,将川西林盘、田园风光留在房前屋后。

(五)注重发挥地方文化对乡村组织振兴的牵引作用

近年来,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德治根基不断筑牢,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调查发现,凡是党支部带动能力强的村,农民就组织得起来,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就发挥得好。要做好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1.发挥村规民约对乡村治理的提升作用。

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应以乡村自治为根本,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内生动力;以乡村法治为保障,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秩序规范;以乡村德治为支撑,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情感支撑。稻城县赤土乡仲堆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稻城亚丁景区周边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藏族村落之一,村“两委”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乡村文化传承,制定村规民约,催生了文明村风,村民酗酒滋事、涉黄涉毒涉赌等恶习逐渐消失,实现邪教组织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村民“零参与”,2016年创建为四川省“四好村”。

2.地方文化创造性发展,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乡村振兴中应注重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让农民“热起来”,主动参与其中。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引进的文创项目必须与当地农业、手工业相结合,“谌塝塝”微村落是明月村文创项目集群代表,政府引导修复,陶艺家及村民互动参与,改造10个林盘院落,建成蜀山小筑陶瓷艺术博物馆、火痕柴窑工坊等5个文创项目,谌家院子、豆花饭等3个村民创业餐饮店,门前椿树等2个村民创业民宿,原住村民则以文创院落房东、文创项目员工、旅游合作社成员、旅游从业者等身份参与到明月村的整体建设发展中,形成产村一体、共创共享的发展新模式。

三、当前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

地方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方面突出问题:

(一)乡村文化消失较快,乡村文脉保护现状令人担忧

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不少乡村出现断层,农村年轻一代对农业谚语、时令节气、传统礼仪道德、风土人情、民俗歌谣等失去兴趣,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处于消融、消解之中。二是能够留住农耕文化记忆和美丽乡愁的符号越来越少。我省不少地方乡村传统建筑、农耕器具和传统技艺毁坏流失严重。农村竹编、草编、石艺、刺绣等传统民间技艺“年轻人不愿学”,在一天天消亡。古村落、古民居、古戏楼等传统建筑“已经看不到了”或“正在一天天消失”。

(二)地方文化在润色产业方面的优势还远未发挥出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独特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缺乏叫得响的企业与品牌。我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林盘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资源丰富。尤其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庙宇、宗祠、民居、廊桥、器皿、服饰、布鞋、美食、刺绣、竹编、陶艺、木工、雕塑、彩绘、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礼仪、风俗等大量存在。我省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石刻、服饰等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密布在广大乡村的地方文化资源使乡村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利用这些极其宝贵的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能够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但至今我们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和企业。二是文化润色不够,缺乏叫得响的产业。我省有川酒、川菜、川茶、川果、川药、川猪、川烟、川油、川薯、川竹等十大特色产业,但除川酒、川菜外,其他产业特而不优,规模不大,竞争优势不突出。以竹产业为例,竹子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美食价值于一体,全省竹林面积1752万亩,居全国第一,但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一些偏远地区,农民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市场意识,缺乏创业精神,严重制约乡村振兴进程。

(三)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制约和短板仍然较多

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活动平台缺乏,公共文化基础建设滞后。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必须夯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前一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自然村无文化活动室、公共健身跳舞场地,行政村无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严重制约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乡村德治基础十分脆弱,社会风气未根本好转。受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冲击,乡村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式微,赡养父母、尊老爱幼、仁义廉耻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思想、守法经营美德有所弱化;厚葬薄养、铺张攀比、天价彩礼现象比较突出,人情往来礼金成变味的“人情枷锁”。总体上,德孝文化逐渐丧失,熟人社会、邻里互助正在面临冲击,一些村民甚至认为“农村社会金钱至上、不讲情义”。三是核心价值观念淡化。调查显示,个人利益至上、履行义务意识不强、奉献精神缺失等现象日益严重。只有部分群众认识到“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大部分群众主体地位缺失,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不足。大多数农民已经习惯依赖政府而不是依靠政府,“干部干、群众看”“争当贫困户、争做低保户光荣”的消极现象时有发生。乡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遍存在内容空泛、形式单一、说教严重的问题。

(四)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制度性障碍

一是由于政策配套不足,地方文化对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够。当前大量城市工商资本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对农业农村投入意愿仍然不强,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长期单向流入城市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虽然农村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存制度障碍,农村文化资源还远未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传承发展地方文化的统筹规划欠缺。虽然从中央到四川都出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和方案,但具体到县乡一级,制度安排还缺乏,特别是专门针对保护乡村文化的规划尚处于试点中。三是乡村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缺乏政策支持引导。如省市层面对村志村史编纂、村史馆建设鼓励不够,一些县乡因财力不足,又缺乏上级资金支持,缺乏乡村文脉保护传承动力。

四、加快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推动我省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辩证科学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地方文化自信,因地制宜推动地方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要坚持辩证取舍。不可否认,地方文化中有一些糟粕成分,但其主体价值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辩证取舍方法,发展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二要坚持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一味求快,要深入研究文化规律,按其规律办事。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个性化、多样化是地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不搞统一模式,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发展基础和演变规律,分地区、分类别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存在问题,课题组重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地方文化的抢救保护措施

必须增强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乡村文化挖掘整理、研究阐述、保护抢救、弘扬传承、创新发展、转化利用等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大保护传承力度。

一是建立地方文化保护制度。启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建立健全文物“四有”档案和传统村落“一村一档”。大力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农村文化遗产、历史古迹等资源的确权登记工作,将其作为集体所有资产量化为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股份。二是实施乡村文脉抢救保护行动。加大对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进行保护修缮。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和民族特色村镇,逐步申报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将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点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加强对村落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支持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是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支持各级非遗传承人依托乡土非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传承传习活动。坚持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打造推出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精品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

(二)推动地方文化基因融入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扶植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四川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实施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加强对乡村农特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品牌包装,建立以文化体验感知为导向的农特产品品牌;支持开发农村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以刺绣、竹编、年画、唐卡、陶艺、漆器等为重点,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创意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川竹、川茶、川猪等特色产业。尤其竹产业,在发展中要加入文化元素,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竹文化馆、竹创意园、竹工艺品特色街、竹文化主题公园、竹种观赏园、竹旅游景区、竹生活康养基地等;认定命名一批竹生态旅游、竹康养发展示范区以及“竹林小镇”“竹林人家”“竹乡农家乐”等乡村新业态;支持企业和民间工匠,结合竹旅游、竹康养,开发竹具、竹雕、竹编等文化创意产品,推出竹笋、全竹宴等特色文化餐饮,以增加产业的附加值。三是启动“文创+农创+旅创”三创融合工程,建设三创融合示范乡村;举办“大地艺术季”活动,将农村农地与美术艺术结合,打造田园综合体,把艺术植入乡村,用艺术浸润乡村。

(三)全力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深化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经典诵读、戏曲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常态化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等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书香天府·农民读书月、少数民族艺术节和乡村艺术大展等活动。加大乡村教育投入,改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二是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探索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深化文明村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移风易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评选表彰环境卫生模范、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勤劳致富好家庭,选树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身边典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实施公民道德工程,推进乡村诚信文化建设,引导农民爱家爱乡、爱党爱国、孝老爱亲、重信守义;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挥好“道德评议会”等组织作用,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德孝主题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活动。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计创作一批农民看得懂、记得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规民约、群众文化活动、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等载体融合,运用绵竹年画、广安剪纸、井研农民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遵规守法、感恩奋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四)消除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制度性障碍

一是在乡村振兴制度安排中加重地方文化考量。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四川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意见,进一步发挥地方文化在乡村振兴的作用。因地制宜细化各县乡村振兴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利用,融入乡村五大振兴中,避免千村一面,充分展现乡村的文化根脉和独特魅力。二是建立完善乡村文脉保护传承载体。统筹编纂村史村志,积极建设巴蜀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有序建设村史馆、家风家训家谱馆、党史教育室,建立体现乡村文化根脉的展示平台。挖掘整理乡土文化,精心编写特色鲜明的乡土教材(读本)。记住乡愁乡音,增强村民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三是建立完善乡村吸引资金、人才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引导支持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和地方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农户与工商资本发展有机衔接。制定鼓励各类文化传承人、乡土人才、乡贤人才、大学毕业生、外来专家、技术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的政策。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既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地方文化正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乡村振兴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优美、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文化的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