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12:50:20

2008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

来源:《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四川省委改革办、四川省地方志办编,2018年9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2018-12-19 11: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是在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下,四川省委改革办、四川省地方志办科学规划、协力推进完成的一项重大专题编纂项目。本书的编纂出版,是2018年四川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系列纪念活动中率先实施完成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为全省各地、各类纪念活动的全面开展开了好头、发了先声。

自2018年11月17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按年度发布“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今天发布2008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欢迎关注!






2008年四川改革开放大事记

2008年1月

1月1日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施行。至此,过去5年中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达30件。

1月3日 绵阳市农科所成功研制出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在两年41个点次的试验中,平均亩产达420公斤,增产率达12.65%。2013年6月2日,“绵杂麦168”通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达571公斤,创造四川省小麦高产新纪录。“绵杂麦168”是中国第二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小麦品种,也是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第一个平均亩产均超过400公斤的优良品种,在四川及长江上游地区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绵杂麦168(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4日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召开,授予2007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250项。其中,“高配合力、大穗、多抗、广适玉米自交系08—641选育与应用”“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创制与综合开发利用”“四川秦巴山区绿色食品开发”等27项获一等奖,“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选育、推广及产业化示范”等60项获二等奖,“优质高产杂交苎麻新品种‘川苎8号’选育与应用”等163项获三等奖。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谭永久、四川臣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和民荣获第五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1月5日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了2008年全省发展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明确要发展一批千亿产业,重点发展四大城市群,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增强重点项目带动作用,开发中亚等新兴市场,抓紧建设绵成乐城际铁路,落实焦炭水泥行业淘汰计划,开建省图书馆、省美术馆。

1月6日 中国一航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创造的“提高飞机自主研发能力的敏捷管理”、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造的“集团型企业适度集权的财务管控”成果分别被审定为第十四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二等奖。由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涉及当前企业改革和管理的主要方面,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代表了中国企业管理最高水平。至2014年,四川累计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一、二等奖81项。

1月8日 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四川主持和参与的21项科技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Ca-P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及其机理研究”“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另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专用项目);获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及重大发现”等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等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日 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会议提出,加快推进骨干工程、平安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稳粮工程4大工程建设,到2020年形成稳妥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节水高效的供水体系、生态良好的水环境体系、协调发展的水利产业体系,建成水利强省。

同日 《成华区东郊企业生活区危旧房改造惠民工程搬迁安置实施办法》出台,成都市东郊惠民工程正式启动。工程覆盖成华区府青路、府青路立交桥、建设路、万年场、双林路五大片区,拆迁总面积86.2万平方米,涉及20余家企业的生活区,惠及约1.8万户、7.8万余人。3月,工程被写进成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2009年春节前,片区签订搬迁协议的住户10550余户,签约率超过95%。至2010年9月,工程基本结束,并获第三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东郊惠民工程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在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基本结束后决定实施的重大惠民工程,其搬迁改造量创成都市之最。

1月10日 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北京与铁道部负责人会谈,签署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省会谈纪要。双方同意,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四川省铁路建设,强化成都铁路枢纽,打造便捷、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拟将成都至甘肃哈达铺到兰州、成都至贵阳、成都至江油延伸至西安、成渝城际、川藏铁路等6条铁路纳入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调整方案,并抓紧开展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6条铁路总里程约4900千米,总投资约3100亿元,其中四川省境内总里程约1900千米,总投资约1400亿元。这次规划的调整和完善,描绘了四川省铁路建设蓝图,是四川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里程碑。至2010年3月,四川省和铁道部又就成渝客专、西成客专、成贵铁路、成康铁路、隆黄铁路叙织段、成昆铁路峨广段、丽攀昭铁路、广巴和巴达铁路等,签署3个关于加快四川铁路建设的部省会议纪要。

1月15日 四川全面启动“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农民可凭户口本和身份证在省内指定网点购买中标型号的家电,并享受产品销售价格13%的补贴。至2月14日,全省“家电下乡”备案通过的网点达10644个,覆盖21个市(州)。3月10日,商务厅、财政厅和省国税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家电补贴类产品实行“使用专用发票免税”新政,农民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取消了属地购买限制。该试点于5月结束。2009年11月1日,四川出台“家电下乡”新举措,全省实施“商审商付、财政结算”的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兑付方式,进一步简化程序,农民群众申领补贴资金时间由原来最多需15天缩短为1天。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家电下乡共销售家电360.95万台,销售额62.12亿元,兑付补贴金额7.82亿元。同时,全省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以来,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销售52.13万辆,销售额57.77亿元,兑付补贴金额5.9亿元。各类“下乡”产品拉动全省农村消费近120亿元。全省家电下乡销售、兑付补贴金额均列全国第一,平均每百户农民有23户购买下乡产品。

2008年1月15日,四川全面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新华社 供图)

1月19日 嘉陵江苍溪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13.8亿元,总装机容量6.6万千瓦,年发电量2.55亿千瓦时。2012年2月24日,首台机组发电;10月,全面建成投产。该工程是嘉陵江干流航运渠化开发规划中的第三个梯级电站,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环保、灌溉和旅游开发等综合效益。

嘉陵江苍溪航电枢纽工程一角(图片来源:广元新闻网)

1月20—25日 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协第九届四川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政协第九届四川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届四川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通过了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十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大会选举陶武先为政协十届四川省委员会主席,晏永和、陈光志、吴正德、陈杰、陈次昌、解洪、曾清华、张雨东、黄润秋为副主席。

1月22—29日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大会选举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刘奇葆当选为主任,甘道明、韩忠信、杨志文、张东升、王宇坤为副主任;选举蒋巨峰为省长,钟勉、黄彦蓉、张作哈、王宁、陈文华等为副省长;选举刘玉顺为省法院院长,邓川为省检察院检察长。大会通过了关于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四川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8年计划的决议、关于四川省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四川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省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省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1月25日 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见》,部署全省粮油主产区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2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2008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意见》,指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0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3465万吨,比2007年增产15万吨,种植业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24日,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在广安市邻水县启动,活动以良种、技术、病虫害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标准良田建设为载体,按“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在全省建设70个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其中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各15个,油菜10个。

1月26日 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四川省11人入选。他们是:巴中市的陈治华(巴山背二歌),青川县的王绍兴(川北薅草锣鼓),茂县的龚代仁(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泸县的罗德书(泸州雨坛彩龙),黑水县的斯旦真(卡斯达温舞),陈智林、陈巧茹、晓艇(川剧),南充市的彭涓、汪洋(川北灯戏),李泗元(川北大木偶戏)。

同日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提出要加大统筹力度,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现代农业基本支撑;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保障农民基本公共需求;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保障等。

1月30日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长蒋巨峰提名的新一届省政府秘书长和政府组成部门主任、厅长人选,表决通过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的人事任命案,通过了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人事任免案。

1月 成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成为全国第一个对农民保护耕地给予经济补贴的城市。




2008年2月

2月1日 宜宾市水运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该口岸位于安阜码头,港区占地35亩,堆场面积11300平方米,建有500吨泊位2个,口岸信息化水平达到内河港口先进水平。2012年12月21日,迁建至宜宾港志城作业区内的宜宾水运口岸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原宜宾水运口岸同时关闭。新的宜宾水运口岸为国家二类水运口岸,占地1600余亩,年设计吞吐能力达到集装箱50万标箱、滚装车10万辆,包括海关、检验检疫、航务海事口岸综合办公设施和报关报检办事大厅,海关监管区、检验检疫区等,配备47000平方米堆场,安装监控系统、网络专线和口岸辅助管理系统,实现口岸通关和管理信息化。

2012年12月21日,迁建完成的宜宾水运港口集装箱功能区(图片来自网络)

2月4日 省经委公布,四川省斥资1222亿元,对492个项目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入选项目除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这一核心共性外,还具有明显的领域特征。属于四川省重点发展的“7+3”产业体系的项目有380项,占项目总数的77.4%。投资额1078亿元,占总投资的88.4%。其中,装备制造项目最多,达73项,其次是饮料食品和油气盐化工等。此轮技改是根据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而进行的。

2月15日 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在四川省启动。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供水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村民的健康教育和能力建设。项目确定在仁寿、乐至、嘉陵、平昌、广安、盐亭、达县、苍溪、名山、安居10个县(区)展开,共覆盖155个乡(镇)中的366个村。项目工程总投资33595.3万元,其中世行贷款125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30%;英国政府赠款1250万美元,占总投资的30%;国内配套资金13595万元,占总投资的40%。项目实施受益人口达到11.7万户、47.5万人,为改善全省农村供水和环境卫生条件,探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新路子提供了实际参考。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共覆盖8省、40个县,贫困县占项目县总数的60%。2014年11月19日,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总结暨经验交流会在京顺利召开,宣告项目的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2月17日 中国首支由地方单独组建的民事维和警队——四川省公安厅赴科索沃民事维和警队共18人从成都出征。该警队3月初赴联合国科索沃任务区,执行完成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2013年11月12日,四川省第二次单独组建维和警队,赴联合国南苏丹任务区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2014年9月,“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维和警队”授勋仪式在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举行,四川省13名维和警察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和荣誉证书。

2008年2月17日,四川省公安厅赴科索沃民事维和警队共18人从成都出征(视觉四川  供图)

2月2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建设北京等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通知》,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都同时被列为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同日 四川省工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2007年全省工业节能先进和优秀企业、新增销售收入上百亿元或销售收入跨百亿元台阶企业进行奖励;其中8户新增销售收入上百亿元或销售收入跨百亿元台阶企业的负责人获得100万元奖励。会议贯彻省委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提出大力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等有潜力的产业;要求在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方面,完成出资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加快股份制改革,完成华西集团等4户省属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和路桥集团等2户具有条件的子公司的股权多元化工作,启动双流机场股份、川航股份上市工作。

同日 四川省首届文明城市(区)、文明县城评选结果揭晓,成都、绵阳等5个市和三台、马尔康等10个县城分获“四川省文明城市”和“四川省文明县城”称号。根据《四川省文明城市(区)、文明县城创建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级文明城市评选每3年一届。至2017年,四川共开展4届评选,全省共有省级文明城市53个;其中示范城市5个、地级城市5个、县级城市43个。

2月21日 历时3年完成的《四川省主要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报告》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的评审。该报告显示,四川18个城市存在地质灾害;根据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首次在成都等10个城市确定了33处地下水应急(或后备)水源地;初步查明广元等4个城市的地热资源。报告为四川省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参考资料。

  2月2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正式接纳自贡地质公园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6月25日,在德国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自贡地质公园授牌。2011年12月21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开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是四川省继兴文石海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也是中国大陆首个以城市名命名的世界级地质公园。公园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自贡市,由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和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组成,含5个不相连的园区,总面积56.6平方千米。

2011年12月21日,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开园。图为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图片来源于四川在线)

2月28日 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四川省被列为省部级试点单位。4月2日,省委在成都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强调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月15日,四川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08个试点单位分片口宣讲启动。4月24日,省委领导班子“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专题讨论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8月15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试点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确定,四川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转入第三阶段,即解决问题、完善制度阶段。各试点单位围绕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抓好整改方案落实,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以推进“两个加快”的实际行动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8月底,试点工作结束。

2月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四川首块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湿地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东部种群繁殖地。2011年10月15—16日,若尔盖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发布了《川西湿地保护宣言》,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并大力推进川西湿地保护。2018年2月,位于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四川第二块国际重要湿地,该区域有西藏野驴、白唇鹿、玉带海雕、黑颈鹤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3月

3月1日 四川省54家小企业创业基地正式挂牌。基地共入驻企业3261户,从业人员29.1万人,企业总产值581亿元。至此,连同2007年第一批挂牌的52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四川省小企业创业基地达106家。

3月21日 省政府召开座谈会,纪念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及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会议指出要在全省迅速掀起四项“民生水利”行动:开展水利惠民行动,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26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水利安民行动,抓紧建设亭子口、白岩滩等一批控制性水利枢纽,加快完成现有1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和“五江一河”堤防建设;开展水利富民行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主体的水利产业发展新机制;开展水利利民行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优质生活、享有优良环境的需求。

同日 由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在成都开题论证。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看法。这是首个由政府部门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于2012年4月结项。研究成果的一些内容为中国应对国际产业低碳化的挑战,全面建设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事业做出了贡献;成果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国家相关政策形成有直接的贡献,在全国实施后效果明显;此外,成果中的相关研究也被应用到了四川等地区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中,部分成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3月22日 国家工商总局公布2008年度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有11件商标被认定。四川省的中国驰名商标累计达74件,继续在中西部领先。此次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川酒的两个二线品牌——舍得和五粮春进入驰名商标行列;富森进入驰名商标行列,使四川有了第一件建材市场驰名商标。从1983年全国开始施行《商标法》,至2010年,四川省在28年的时间里共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94件。至2015年底,四川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增长到272件,居全国第八位、西部第一位。

3月25日 成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立。该中心是辐射云、贵、川、渝、藏五省(区、市)的现代化粮食交易平台,其操作全程上网,买卖双方只要拥有用户名和密码,就可在互联网上交易。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西部地区主要的副食品基地和粮油消费大省。成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四川粮食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挥国家级市场的价格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调节粮食供求。

3月26日 《沪渝川三省市口岸大通关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除了签订框架协议,四川还与上海、重庆签署了《沪渝川内支线运输合作备忘录》和《成都至上海集装箱五定班列合作协议》,四川省外区域合作进一步拓展。根据协议,三地将建立大通关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在上海设立联络处,各地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局各设1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具体事务的联系协调。至2017年,川渝沪区域大通关合作联席会议共举行10次,三地合作更加紧密,通关效率、口岸管理水平、服务企业的能力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区域合作的品牌。

同日 京东方第4.5代TFT-LC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区西区动工。该生产线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框、车载显示、移动显示等用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屏)和模块,项目投资31亿元。2009年10月,京东方集团公司在高新区西区举行了第4.5代TFT-LCD量产仪式,项目完成。2010年6月18日,成都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这是继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成功量产后,成都市投产的第二条第4.5代TFT-LCD生产线。该项目从破土动工到首款7英寸显示屏产品点亮,仅用了1年零11天。

3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重点、促进政策等。3月31日至4月1日,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把四川省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其间,与会代表先参观考察了德阳、成都、眉山等市的承接产业转移情况。4月12日,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发布,围绕“7+3”特色优势产业,谋划“六带、一链、四集群”格局,力争5年内引资超过1.8万亿元。4月16—17日,四川在广州、深圳举行产业转移洽谈会,20多家广东鞋企与四川签约,签约总金额58.72亿元,40多家深圳电子企业与成都高新区、遂宁经开区、绵阳高新区和都江堰市促成了项目合作。此后,四川省继续加快产业转移承接的规划和部署,推进实施举措的改革创新,2012年5月24—25日,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召开,提出未来5年全省引进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要年均增长20%以上,在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10家以上。2013年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四川广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广安市成为全省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至2017年,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31家,数量稳居中西部第一,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235家。

3月30日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新城总体建设规划》出台。天府新城位于成都的科技商务中轴线——天府大道两侧,包括高新产业开发区南部园区的站南组团和大源组团,总用地面积37平方千米。天府新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也是成都开放、时尚、国际、宜居的一座新城。




2008年4月

4月1日 四川省共有111个省级单位、23个成都市级单位在公务消费中启用公务卡结算。代理银行共发放公务卡1840张。经过两年多的改革试点,公务卡消费的优越性逐步显现,预算单位公务支出消费和报账还款更加规范、透明和安全,单位用款更加方便,现金结算量逐年减少。至2010年上半年,全省省级有114个部门、499家预算单位实施了公务卡改革,部门改革面91.2%,预算单位改革面63.7%。

同日 邓小平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纪念馆暨朱德铜像纪念园、陈毅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苍溪红军渡纪念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纪念馆,首批实行免费开放。此后,四川先后分三批次对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至2016年底,全省248家博物馆、纪念馆中,有89家对公众免费开放。

同日 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行,市本级内进行的土地拍卖、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交易,均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四川省首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1年9月1日,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省委、省政府同意撤销自1959年成立的四川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四川省招标局),设立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2012年5月,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流程管理模式,《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至2012年12月,四川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建成。2015年12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四川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2016年6月底前,省、市、县政府基本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2017年6月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2017年3月20日,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等68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合格的通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6月1日,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整合建立全省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电子化交易,实现了异地远程评标和远程电子监控。11月,四川开始打造全省统一的12345政府热线服务平台。12月1日,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正式运行。

眉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图片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4月3日 四川省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今后5年稳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全省城镇化率力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达到42%以上,大城市由4个(攀枝花、绵阳、自贡、南充)增加到11个,形成由1个超大城市(成都)、11个大城市(攀枝花、自贡、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内江、乐山、德阳、达州、遂宁)、46个中小城市、1700个左右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努力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城镇群。此后,随着“两化”互动战略的推进,全省城镇化步伐加快,至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4.1%。

4月7日 《四川省现代畜牧业科技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提出到2010年,重点扶持10家规模以上科技示范龙头企业,推广50项先进适用技术,建立50个示范基地,培育5—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形成6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带动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150元左右,为畜牧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提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在眉山、资阳、遂宁丘区三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5月14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提出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至2010年,基本完成了眉山、资阳、遂宁丘区现代畜牧业试点。

4月9日 云、贵、川、藏、渝5省(区、市)及相邻的陕、甘、新、桂、青、鄂共11个省(区、市)环保局代表,在成都签署《西南地区及其相邻省区跨省流域(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合作备忘录》。此举标志着西南地区率先在全国建立区域水环境安全纠纷协调机制。

同日 由省文联和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四川省首届民间工艺百家评选结果揭晓,共选出四川民间艺术家114名,其中王彪(皮影)、李兴秀(羌绣)、李大树(漆器)、陈兴才(年画)、孟德芝(蜀绣)、徐仁杰(扎染)、道安(银花丝)等10位当选四川省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尼玛泽仁(唐卡)、石永恩(石刻)、何华一(竹刻)、何平扬(仿邛陶)等10位当选省十大民间艺术家。本次活动评选出的民间工艺品涵盖12大类和数十个民间艺术品种,基本代表了四川民间工艺的最高水准,是四川民间艺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评选活动。2011年3月3—6日,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在省博物院举办,共展示300余件涵盖蜀绣、漆艺、微刻、工艺雕刻、织绣、各类工艺画、编结、扎灯、皮影、剪纸等类别的民间手工艺精品,首次集体展示了全省民间工艺百家的艺术魅力。

2011年3月3—6日,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在省博物院举办,图为宣传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10日 由省物资集团、川煤集团、华西集团和川商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四川省锦鑫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四川省首次系统性整合省内相关物流资源,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组建的国有大型物流集团。

4月12日 四川首个对农业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国际援助项目“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启动实施。项目总投资360万美元,是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海外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项目覆盖四川、云南、新疆3省(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部决定,将统管3省(区)的国家项目办公室设在四川。此后,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指导下,项目实施近2年,各实施点成功完成预设的各项指标。

4月14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国馆长研讨班暨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未来3年,龙泉驿、苍溪、荣县等全省53个县(区)的乡镇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10050个,实现全覆盖;2008年启动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建设,每个县级支中心建设投资68万元。至2011年底,全省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点10.46万个,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累计服务群众1154万人次。

4月15日 省环保局挂四川省核安全局牌子。该局主要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管理,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等工作。为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四川在挂牌成立省核安全局基础上,将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规划、同步实施。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挂省核安全局牌子的做法,四川走在了全国前列。

4月16日 国家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名单公布,共22个地区被认定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其中,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入选,这也是四川省首批入选的城市。2010年11月5日,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发出《关于认定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通知》,13个地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四川省德阳市入选,成为继成都、绵阳之后,四川省第三个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成都、德阳、绵阳是四川省加工贸易发展最好、最快的3个地区,三地集中连片,对全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起到明显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了成德绵及周边地区加工贸易转移承接的发展。

4月17日 省委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强调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均应以适当方式在合适的范围内公开,并着重从全局和中心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5个方面刚性规定了必须公开的24项重点内容。同时规定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党员、群众的要求合理确定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面向社会公开时,应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原则。意见规定了党务公开的方法、形式和程序。2011年,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促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日 全省第一次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召开。会议确定了四川民政系统开展社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对于促进四川省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2009年4月7日,民政厅下发《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组织开展四川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申请工作,成都市救助管理站被列为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候选名单;6月24日,资阳市等28个地区和单位被确定为民政部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012年3月15日,四川省进行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共有3319人报考。至2015年,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1.9万人。

4月19日 四川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始举行。运动会由省政府主办,共有62个单位组团、1080支代表队约300万人次参与32个大项568个小项的比赛;其中,决赛期间的参赛人数达1.6万人。此届运动会共持续13个月。2011年12月19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保持在40%以上,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2016年11月29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明确未来五年内,四川将着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到2020年,全省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40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700万,建成15分钟健身圈,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800亿元。

四川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自创大众健身比赛(图片来自网络)

4月21日 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攀枝花钒钛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12月,四川省第一炉钛锭在攀枝花诞生,标志着攀枝花进入了钛产业深加工时代。2010年2月,攀枝花市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钢铁(钒钛)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9月,攀枝花“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复核,并更名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4月23日 《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印发。意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三类,并对这三类人员结构比例的总体目标作了确定,同时规定了各类岗位人员任职的基本条件,并要求事业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凡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依法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均须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全省事业单位8.3万个,工作人员136万人。6月24日,省编办和人事厅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明确事业单位自主聘用的人员数,部分市(州)用于编制外聘用临时用工而下达的人员控制数,不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数;同时还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标准。至年底,岗位设置管理计划基本完成。

4月2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全省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要求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12月28日,省政府印发《四川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川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妇女和儿童与健康的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至2013年底,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04%,婴儿死亡率连续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次低于全国平均值。2017年,全省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32%,婴儿死亡率连续1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共办理生育登记69.86万例,其中拟生育二孩31.99万例,占45.79%。

同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1星”送入太空。“天链一号01星”是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主要用于为中国神舟载人飞船及后续载人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同时为中国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为航天器发射提供测控支持。这次航天发射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的首次发射,也是中国2008年首次航天发射。

新型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天链一号01星”送入太空(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要求提高机关行政效率和质量、建设人民满意机关;同日,全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在省政务服务中心成功实现省市县三级对接,进入试运行阶段。4月29日,全省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以精简行政审批为基础,以落实“三项制度”为重点,以办好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以转变机关作风为保障,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2012年11月2日,全省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阆中召开,要求全省机关加强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努力创造西部最优政务环境,与会人员还考察了阆中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阆中市保宁街道办事处内东街社区便民服务站、江南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柏垭镇便民服务中心。



2008年5月

5月7日 西北—华中(四川)直流联网工程德阳换流站在四川德阳开工建设,标志着全国首个跨区直流联网输电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项目是国家跨区电网建设重点工程,起点为陕西宝鸡换流站,落点为四川德阳换流站,途经陕、甘、川3省,全长约534千米,其中四川境内线路长度251千米。2009年12月28日,陕西宝鸡至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仪式举行。工程的建设成功,增强了西北和华中两大电网的电力交换能力,提高了区域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标志着中国完全具备了自主超高压直流输电设计能力和直流设备制造能力。

2009年12月28日,陕西宝鸡至四川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新华社 供图)

5月9日 西部最大呼叫外包服务中心——中国电信呼叫外包服务中心在成都启动。中心拥有上千个座席,能为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企业提供座席租赁、业务流程外包、咨询培训和系统集成等四类服务。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四川信息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

5月12日 14时28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度40分,震源深度15千米左右,震中烈度11度,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至9月18日12时,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发生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

地震后的北川县城(田捷砚 摄)

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苏碧群 摄)

震前美丽的“十里东汽”(四川省国资委宣传处 供图)

震后东汽满目苍夷的东汽(四川省国资委宣传处 供图)

“5·12”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碑(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群众在成都市天府广场祭奠“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图片来源:2018年10月25日《四川日报》)

同日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迅速作出救灾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赶赴四川灾区的飞机上,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任指挥长,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等任副指挥长,省委常委、副省长和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任成员的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省政府启动灾害应急Ⅰ级响应,向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发出抗震救灾紧急通知,应急救援抢险工作随即展开。12—28日,抗震救灾行动共出动部队和武警13.3万余人、民兵预备役人员4.5万余人,飞机飞行3688架次,创造了解放军出动规模、飞行密度、临机调配、应急出动之最。14日,救援人员进入四川震区所有受灾县。15日至5月下旬,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派出7支共281人的搜救队,携带专业装备奔赴青川、北川、绵竹、什邡、都江堰等重灾区进行搜救工作。15日,通往什邡市红白镇的道路抢通;至8月11日,全省极重灾区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已抢通252个。16日,8个重灾县县城与外界的公众通信全面恢复,8个重灾县所辖109个受灾乡镇的通信恢复103个。17日,四川省电力系统共计恢复负荷约84.9万千瓦,基本恢复220千伏电网主网架。5月17日至6月3日,50余个工作组和400余名技术人员开展水库全面排查,全省震损水库完成应急除险方案设计532座,累计除险330座;全省出现50处重大险情堤防,完成应急除险15处,加紧抢险30处。5月23日至6月11日,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启动并泄洪成功,确保了下游城市、农村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5月28日至6月19日,四川省银行机构有12411个网点恢复正常营业,占全省银行机构网点总数的97.82%。5月31日,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雅安6个重灾市(州)中,109个严重受损和857个部分受损的基层党组织及政权组织,全部实现组织健全、干部配备到位,恢复正常工作,因基层干部遇难或重伤造成的793个空缺职位,也全部调整到位;同日,全省17个重灾县邮政网点全部恢复营业。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往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这是温家宝在赶往灾区的专机上(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5月12—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川期间,温家宝先后前往都江堰市等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到绵阳九洲体育馆地震灾民安置点看望德阳、绵阳部分受灾群众,并乘直升机前往汶川察看灾情,辗转赶到川北重灾区看望受灾群众。16日,温家宝接受记者集体采访,强调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自2008年5月至2011年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温家宝先后10次踏访灾区,看望灾区复课学生和受灾群众,考察堰塞湖抢险情况和灾后恢复重建,并与地震灾区群众共度2009年春节。

2018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这是温家宝在安慰一位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5月13日 震后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展开。卫生厅派出由华西医院、省医院、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医疗机构等组建的96支抗震救灾医疗队、400余名医护人员,紧急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全国和省内进入灾区开展救治工作的医疗队达474支。14日,省军区的医护人员到达汶川县城。15日,实现了医疗救援对重灾区21个县的全覆盖。至17日,全军33支防疫分队分别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和传染病控制工作。至22日,全省参加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人数达4.5万余人,覆盖灾区的每一个县、乡。至27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现延伸到村;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古巴等国家和地区的10支医疗队共280人次的医务人员,分别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重灾区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救治。6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医疗卫生防疫工作的意见》,提出7月底前,灾区县、乡和受灾群众安置点普遍恢复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9月底前,全面完成灾区县、乡临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恢复正常医疗卫生服务和动物防疫秩序;年底前,全面恢复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配备比较齐全的临时业务用房、基本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开展正常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至8月18日,地震发生100天后,在全省重灾区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最多时有6.7万余人;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共收治灾区伤病员364.4万人次,其中伤员33.6万人次,累计住院伤员91171人,其中重伤员16556人;治疗出院86867人,院内死亡伤员共计2569人;当时住院伤员1735人,其中转省外住院伤员896人。累计完成消杀灭面积51.3亿平方米,处理粪坑1225.7万个(次);检查制水、供水单位25.8万户次,监测饮用水样6.3万个,监督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2.5万户(次);恢复了常规计划免疫,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甲肝、乙脑等疫苗67.7万人(次)。震后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卫生防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医疗救援队在手电筒和应急灯的灯光下开展手术,救助受伤灾民(图片来自网络)

5月16—1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胡锦涛先后到受灾严重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震中区汶川县,什邡市区灾民安置点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四川省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看望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图片来源:人民网)

5月18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同日 晚8时,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主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至23点40分,共为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现场募得15.14亿元善款。30日晚,由省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凤凰卫视、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以生命的名义——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在成都举行,节目再现了在特大灾难来临时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抗震精神,表达了四川人民对来自全国各地和国际社会大力援助的感恩之心。

2008年5月18日晚,“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图片来源:新华网)

同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我省2009年普通高考的公告》,经慎重研究并经教育部同意,决定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州等6个重灾区中受灾严重的40个县(市、区)延期举行2008年普通高考。7月3日,四川省举行2008年延考区普通高考,45个县(市、区)的96421名考生在77个考点、3274个考场参加高考,其中8.2万人在活动板房考试。

5月18—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在四川地震灾区指导协调抢险救援和防疫防灾工作。他强调,要统筹协调救人、救治、防疫、防灾和灾区群众安置,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抗震救灾工作。10月25—27日,李克强再次到四川,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实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

  200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強在四川地震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这是李克強在临时課堂里安慰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12岁北川女孩王婷婷(着绿衣者)(图片来自网络)

5月24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抵达中国地震重灾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地震受灾民众。3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到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鼓励正在开展重建工作的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并到受灾村庄慰问当地居民。

2008年5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到中国地震重灾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这是潘基文在四川映秀镇看望灾民(新华社记者任勇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5月26—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干部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2010年5月20—24日,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吴邦国再次到四川,深入绵阳、德阳、成都、阿坝等地震重灾区,实地了解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吴邦国强调,要继续把恢复重建作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四川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示范区。

200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专程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干部群众,看望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这是吴邦国委员长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看望在废墟中掩埋了108个小时被救出的55岁的李克诚。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5月29—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实地察看灾情,了解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贾庆林希望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切实增强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当前灾区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充分运用和挖掘各方面资源,努力为灾后重建献计出力;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2009年8月14—18日,贾庆林再次到四川,就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2008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专程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看望救援人员,实地察看灾情,了解抗震救灾工作进展,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图为贾庆林在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看望受伤学生郭婷婷。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5月30日 全省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召开,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包括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恢复和防灾减灾、灾后重建用地。6月9日,国务院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为灾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等不同阶段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律依据。6月18日,省社科界灾后重建专家座谈会在成都召开。6月26日,国务院确定城乡居民损毁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受灾企业、市场服务设施、防灾减灾体系6项灾后重建主要任务。7月3日,《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施行,该意见涉及恢复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9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自此,全省灾后各方面重建全面有序展开。

5月31日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不幸失事,机上19人全部遇难。邱光华、王怀远、李月、陈林、张鹏等5名机组人员以身殉职。6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给邱光华追记一等功,成都军区给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等4人也追记一等功;16日,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遇难烈士追悼大会在成都举行。18日,26岁的济南军区某师士官武文斌,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月18日,中央军委授予武文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命名大会在都江堰市济南军区某师抗震救灾指挥所举行。在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中,共有22名军人光荣牺牲。

图为失事飞机上的5位机组人员(图片来自网络)

5月 全省共有124万名党员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的方式赈灾,共缴纳1亿元,其中个人交纳1000元以上的2.4万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率先向其所在的党支部交纳两个月工资作为“特殊党费”。12月4日,中组部决定,将全国党员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97.3亿元全部用于支援四川等五省(市)灾区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其中,下拨四川80.3亿元。

5月 省人大民族宗教委原副主任委员,凉山州原州委书记、攀西开发办原副主任骆玉祥被判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骆玉祥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开发建设、用地手续审批、公路建设筹款、烟草经营和干部调动等方面,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11人送的人民币272万元、美金8万元。2006年11月,被开除党籍;罢免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职务,罢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职务;撤销中共十六大代表职务。




2008年6月

6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到四川绵阳、德阳和成都,实地察看受灾情况,慰问干部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此后,2009年2月10—14日、2010年6月23—28日,李长春先后两次到四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08年6月3日,李长春在四川成都华西医院亲切慰问正在接受治疗的受伤群众(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6月7日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四川81个项目上榜。

6月9日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此后,2010年11月25日至2012年5月26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陆续发射多颗自主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先后成功将“中星20A”“中星10号”“中星1A”“中星2A”等送入太空。

北京时间2008年6月9日晚8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入太空(记者 齐彬 摄,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16日,省政府第七次常务会召开,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和农房重建等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实施,自力更生、协作配合,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明确时限、提高实效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联系机制,推进18省(市)对全省18个重灾县(市)对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名单为: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江苏—绵竹,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河北—平武,辽宁—安县,河南—江油,福建—彭州,山西—茂县,湖南—理县,吉林—黑水,安徽—松潘,江西—小金,湖北—汉源,重庆—崇州,黑龙江—剑阁。7月4日至10月25日,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辽宁省、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河北省、山西省先后与四川省签署对口援建协议,启动对口援建工作。至11月17日,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确定对口援建项目1414个,确定援建项目金额337.74亿元,启动援建项目512个,362个援建项目开工建设,四川省对口援建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灾后重建的汶川县城全景(汶川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地震后重建的东汽(四川省国资委宣传处 供图)

6月13—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贺国强要求,切实把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到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严肃查处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正面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此后,2010年4月、2011年5月,贺国强先后两次到四川,就灾区恢复重建及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要求四川努力建设美好幸福的新家园。

2008年6月13日至15日,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这是6月14日,贺国强在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受灾群众安置点看望村民刘兴明(中)一家(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16日 省妇联召开第十届第六次执委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任省妇联主席。会议同时选举产生了出席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49名四川省代表。

6月17日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省内对口支援会召开,省政府宣布,按照无灾区和轻灾区帮重灾区,一个市(州)帮一个重灾乡镇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开展为期3年的省内对口支援,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形式的支援,重点帮助重灾乡镇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成都在本市范围内进行此项工作。对口支援名单:宜宾—广元市朝天区,达州—绵阳市游仙区,南充—绵阳市梓潼县,乐山—德阳市中江县,凉山—德阳市罗江县,泸州—广元市元坝区,自贡—广元市苍溪县,内江—绵阳市盐亭县,资阳—绵阳市三台县,攀枝花—广元市旺苍县,眉山—阿坝州九寨沟县,广安—雅安市宝兴县,遂宁—阿坝州金川县。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通知》《四川省政府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地震灾后现场及同类灾害现场清理保护的规定》。这是继国务院确定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之后,四川举全省之力安置群众和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举措。7月10日,《四川省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实施,省级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国土资源、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就业、社保、粮食和其他10个方面47条。

6月20日 省政府制定下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明确对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农户重建住房给予补助全省平均补助每户2万元,切实做好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政府加强对农房重建技术指导,制定了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全省制作了200余套农房设计方案供农民群众选择,对农房重建实行全程技术指导、跟踪,加强农房重建质量督促和检查,提高重建农房建筑质量和抗震防灾能力。2008年底,农房的维修加固基本完成。至2009年5月,全省永久性农房重建开工124.8万户,占重建任务的98.8%,其中在建24.1万户,建成100.8万户;全省城镇住房维修加固71.9万套,占总数的50.7%;开工新建城镇永久性住房13.8万套,占总数的43.9%,其中在建10.5万套,建成近3.3万套。

6月25日 省政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30场新闻发布会宣布,财政厅共收到抗震救灾专项资金342.4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救灾专项资金321亿元,各类捐款21.45亿元;省、市财政共向灾区下达救灾应急资金83.9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下达资金63.49亿元,市县财政自有财力安排20.45亿元。8月22日,省政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40场新闻发布会宣布,3个月来,民政厅筹集、调运和发放帐篷138.1万顶,彩条布和篷布3484万平方米,各种食品3.35万余吨,棉被228万余床,衣服132万余件(套),确保了应急期间受灾群众和抗震救灾大军的基本生活物资需要。全省各地军供站为过往抗震救灾部队提供食宿保障,有效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大军的快速顺利输送。全省各级民政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募集善款,3个月来,民政厅和省慈善总会共接收捐赠款28.49亿元,已用于灾区定向恢复重建项目10.7亿元,其余更多的是定向捐赠。接收了大量的境外捐赠物资,其中接收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420批次的救援物资:包括帐篷13.2万顶、篷布124.9万平方米、棉被47.3万床,以及医疗器械、生命探测仪、卫星电话、DNA检测仪、工程机械等物资84.7万件(台、辆、套)。

6月2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省工商企业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下发后,一大批工商企业通过合作开发、直接参与、产业带动、捐赠捐助等形式,实现了村企互动、以企带村、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目标。12月18日,四川省首批333家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名单正式确定,评定的省级示范企业共联系村3251个,联系农户近39万户,投入近51.2亿元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

6月27—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抗震救灾工作,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在川期间,习近平深入游仙、平武、北川、江油、都江堰、汶川等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基层党员干部、各方面救灾人员和组工干部,调研党建工作。他指出,灾区以及参加抗震救灾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事实再一次表明,这些年中央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是富有成效的;各级党委要认真总结和运用抗震救灾斗争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新鲜经验,按照中共十七大的部署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进一步彰显党的战斗力。

2008年6月29日,习近平在汶川映秀镇察看地震废墟(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28日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蒋巨峰,在都江堰市与率团到川考察慰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举行了工作会谈,就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参与四川灾区重建工作和加强川港、川澳经贸合作进行了商讨。7月18日,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会议通过特区政府20亿港元拨款申请,这笔资金注入新成立的“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19日,四川省与澳门特区在援建范围和项目上初步达成共识,澳门特区援助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启动,首批项目覆盖国家对口支援重灾县(市)以外的21个重灾县(市、区),项目主要为公共服务设施、民生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8月1日,香港特区援川重建启动,川港双方在援建方向、范围及重点项目上基本达成共识。

6月29日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全国工会就业帮扶爱心行动”在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启动,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个省(市)总工会和近800家企业共带来8万余条空岗信息。30日,全国18个对口支援省(市)再与四川省签署协议,在就业援助方面展开对口支援;18省(市)承诺提供近10万个岗位,帮助灾区群众就业,还将对10万余名在四川省内就业的人员提供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7月16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实施意见》,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切实开展失业救助、给予社会保险政策扶持3方面均有所突破。其中,灾区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期间,失业保险缴费率下调为单位1%、个人0.5%,期限为1—3年。

2008年6月29日,“全国工会就业帮扶爱心行动”在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启动(新华社  供图)

6月30日 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自贡恐龙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至2017年,国家文物局共评选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四川省的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先后入围。全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共8家。




2008年7月

7月2日 四川航空集团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四川太古飞机维修项目合作协议,四方合作投资10亿—12亿元,打造国内第一个以维修空中客车系列飞机为主的专业维修基地。11月,四川太古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8月29日,该公司正式更名为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7月3日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青白江区开工建设。该中心站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为铁道部规划建设的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是西南地区的铁路集装箱物流中枢。2010年3月16日,中心站开始试运营,首趟集装箱专列发往上海。此后,八里站(老成都东站)的集装箱业务逐渐向中心站转移。5月12日,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后年运力最大达2626万吨,至2017年,该中心站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大宗货物通过这个窗口运往国内外。

2008年7月3日,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工建设;2010年5月12日,中心站开通运营(新华社供图)

7月6日 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发布,双流县成为2008年四川唯一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的县,排名上升至35位,名列中西部第一;在第八届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双流县名列西部第一。四川省共有22个县(市)进入西部经济百强县行列,郫县、西昌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市)前10位。

7月7日 四川省启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为做好全省经济普查工作,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办公室决定,首先在成都市青羊区、双流县展开省级综合试点工作。根据安排,试点对象为街道(乡镇)辖区内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户。采取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全面调查,对个体生产经营户全面清查的普查试点方法,查清户数、从业人员数和行业分布。省级试点工作于8月5日结束。2009年12月底,全省完成并发布全省经济普查主要数据。

7月13日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指出,深入开展抗震救灾,抓好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全省的中心工作,也是灾区第一位的任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决议》。

7月15日 法院宣布,成都高新区法院、武侯区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可审理发生在所辖区内除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之外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如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技术合同等纠纷案件。两法院成为西部首批具有知识产权纠纷管辖权的基层法院。2015年4月23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2014年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全省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增加至6个。

7月17日 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邀请,四川“灾区青少年学生赴俄罗斯疗养团”共700名青少年学生,乘包机前往俄罗斯的6个疗养营地。7月3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会见来自地震灾区50名中小学生代表。灾区青少年学生在俄罗斯度过了3周的疗养生活,并与俄罗斯青少年开展了联欢、互动活动。根据俄罗斯对四川地震灾区援助的安排,至2009年,四川再次组织2批共1570名灾区青少年赴俄疗养。

2008年7月3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亲切会见了应邀前来俄罗斯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儿童代表(图片来自网络)

7月27—29日 四川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代表四川省总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四川省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四川省总工会十一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四川省总工会十一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四川省总工会十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随后召开的省总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总工会领导班子,李登菊当选四川省总工会十二届委员会主席。

7月31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援助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此后,在成都、德阳、阿坝、绵阳、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援建了72个村的12508户农村民房、59所乡镇学校、70所乡镇卫生院以及43所村级卫生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德阳、雅安、绵阳、成都4个市确定第一批定向资金援助项目,包括援建7个博爱新村、36所博爱学校、21所乡镇卫生院、87所村卫生站。8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四川首批25亿元灾后重建项目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成都举行。

同日 绵(阳)遂(宁)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绵遂高速2008是四川省灾后重建的首个重点交通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成渝地区环线的重要路段,也是四川省第一条以市级人民政府为主体实施BOT模式建设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该高速全长176千米,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2010年12月30日,四川省绵遂高速遂宁段建成通车。2011年12月12日,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绵阳段建成通车。至此,成都—绵阳—遂宁—重庆的北环线全线贯通。




2008年8月

8月3—5日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四川省广安、乐山、成都三市传递,共有689名火炬手参加,传递总里程28千米。4日,奥运火炬在绵阳、广汉两市展示。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四川省广安、乐山、成都三市传递,图为首棒蒋敏邓小平陈列馆前传圣火(来源:奥运官方网站)

8月6日 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在成都举行仪式,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合作协议》。其主要内容有:共同开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征地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推进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建立并完善国土资源监管长效机制,大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

8月8—24日 在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上,四川省共有35名运动员参加19个大项32个小项的比赛。获4枚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还有18名运动员进入前八名。邹凯获得体操男团、单杠、自由体操3枚金牌,殷剑获得女子帆船NP级帆板金牌。本届奥运会,四川省参赛人数、参赛项目、获得金牌数、奖牌数,都创造了川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9月11日,省委、省政府举行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四川运动员庆功表彰大会,会议指出,参加北京奥运会,是对全省体育运动的一次检验,集中展现了四川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10月6日,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授予四川省体育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大贡献奖”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绩突破奖”。

8月11日 《2008年四川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发布施行,提出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15%为企业工资增长基准线,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21%作为企业工资增长上线,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6%作为企业工资增长下线。这是四川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发布施行企业工资指导线。2016年8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公布四川省2016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为8%,上线(预警线)为13%,下线为3%。与往年不同的是,2016年提出生产困难企业经集体协商等民主程序,工资可以低于下线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这是四川省近十年来在发布工资指导线时首提负增长,目的在于减轻生产困难企业负担,确保职工就业稳定。

8月12日 省政府召开常委会议,原则通过德阳、自贡、广元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自贡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德阳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广元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求各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及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总体取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对方案不断进行完善。

8月13日 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职工表彰会召开,省总工会决定对在抗震救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个先进集体和267名先进职工分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并号召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向他们学习。9月8日,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电视电话会在京举行,四川省北川中学等11个优秀教师群体、周汝兰等28名优秀教师(其中遇难教师15名)分别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英雄个人,崇州市怀远镇中学等44个优秀教师群体、高小英等126名优秀教师(其中遇难教师25名)分别获得教育部表彰的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大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10月21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全省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的决定》,109个集体、738名个人受到表彰。

8月18日 全国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启动暨新产品上市会议召开。小额保险试点在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9个省区启动,四川保监局将温江、双流、都江堰、什邡、安县、苍溪、阆中、安岳、邻水、仁寿、隆昌、中江、南江、大竹、射洪15个县(市、区)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保费50元,如有意外和残疾发生,可获赔5万元,每年还可续保,期限达5年,是全省启动的小额保险的基本特征。29日,邻水县冷家乡挖断山村一组村民邱正菊在泰康无忧保险卡上签上名字,全国第一张农民买得起、覆盖面广的小额保险单诞生。

8月19日 四川省举行抗震救灾国际援助答谢会,省长蒋巨峰向13个国家驻华领事机构代表颁发镌刻有“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的抗震救灾纪念章。11月10—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率团专程赴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开展抗震救灾感恩致谢和恢复重建招商引资活动,分别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举行工作会谈,并向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赠送了抗震救灾锦旗、感谢信和纪念章。

8月20日 攀枝花一家民营企业生产的70桶价值11.6万美元的海绵钛,从上海港装船启运前往西班牙,实现了“四川造”高端钛产品出口零的突破。这是攀枝花实施“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积极引导、支持各方面力量投入到钒钛资源深加工行业中,钒钛产业链不断延伸的结果。

8月31日 省经委、省中小企业局下发《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一个计划五项工程三大突破的实施意见》,重点实施“小巨人”企业计划。通过抓中小企业成长、配套、特色、创新、融资“五项工程”,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及全民创新创业3个方面的突破。2009年4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这是四川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指导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融资担保、配套发展、要素配置、权益维护等方面13项政策措施;提出着力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规模以下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等11项工作重点。




2008年9月

9月1日 各类学校秋季开学报到的第一天,四川地震灾区339.99万名学生(包括计划招收新生64.68万人)100%实现复学复课。51个重灾县(市)中共有19369名中小学生在异地复学复课,其中,在广东、上海等25个省市复学复课8081人,省内在自贡、泸州、凉山等16个市(州)异地复学复课11288人。

同日 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全面结束,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从1122项精简为486项,行政审批事项总数比清理前减少56.4%。在保留的486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四川省自行设立的只有12项,不到3%,第一次使四川迈进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列。11月10日,四川省首次发布市(州)保留行政审批项目通用目录,经省政府办公厅确认,市(州)一级保留审批事项为233个。这标志四川向着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项目统一数量、统一名称、统一办理时限的目标迈进了实质性一步。

9月3—5日 中国西部国际化工、石油化工及天然气技术装备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品范围包括石油石化技术装备,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装备,物探、测井、钻井、录井、采油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等。至2017年,该博览会在成都共举办10届。

9月8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成都向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转交台湾地区同胞的捐款2.7亿元人民币。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湾地区共同向大陆援助70.5亿元新台币(12.1亿元人民币),其中官方20亿元新台币、民间50.5亿元新台币。

9月11日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规划》出台。全省地震灾区计划用7年实施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到2015年灾区的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主导功能基本恢复。规划提出,恢复重建规划工程项目共计591个,总投资63亿元,涉及灾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城乡污水垃圾处理、土壤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关键敏感区生态修复等9个类别。随后,全省根据该规划,迅速展开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恢复重建。在林业建设领域,汶川地震使四川省的森林覆盖率降低了1个百分点,为此,四川把生态恢复作为林业灾后重建的重点。仅2008年就启动了46个生态修复重建项目,全年恢复植被200万亩。至2010年4月底,全省39个重灾县(市)林业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开工64个,占恢复重建项目总数的88.89%,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77.56万亩,占规划任务的38.52%。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四川在地震后近两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灾区2300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369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监测网络恢复重建,并对1.8万户分散农户实施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

9月1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南充市顺庆区及仪陇县作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县。2011年4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认真做好试点工作,为农民创业提供土地支持,鼓励创业农民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倡导建立各种适宜农村特点的小额贷款机构和担保机构,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农民创业的服务,加大对农民创业个体、经济合作组织或创办中小企业的创业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201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批复同意四川省泸县、青神县、遂宁市安居区、西昌市、名山县、阆中市、内江市东兴区、绵阳市游仙区、富顺县、金堂县开展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全省试点区县为12个。该工程试点工作于2015年结束。

9月19—20日 第四届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在成都温江举行。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举办的首个重大涉台经贸活动。本届“海博会”以“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促进灾后经济发展”为主题,近千台商参会,引进18个项目签约,协议总投资108.25亿元,为灾后四川经济发展注入了重要活力。此前,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于2002年首次举办。

第四届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在蓉开幕(张弛 摄,图片来源于中国台湾网)

9月20日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工作会确定,从9月下旬起,全省开始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新认定。科技厅会同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研究出台了《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并成立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小组,建立了认定工作专家库,提出认定工作必须坚持一看企业有没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二看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2条基本原则。

9月25日 首届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成都论坛召开。本届论坛以“承接·重构·发展”为主题,就“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东部企业西部梯度转移”“全球产业转移与中国服务外包”“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与对策”等话题展开研讨,吸引了跨国企业采购经理、东部沿海地区知名企业代表、全国重点经济开发区负责人、经济学专家等300余人参与。该论坛从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通过与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紧密合作,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的分会场,共同引进全球有效资源,促进成都承接产业转移。

9月26日 兰渝(兰州—重庆)铁路开工建设。兰渝铁路总里程886千米,穿越甘、陕、川、渝三省一市和22个县(市、区),其中四川境内长300余千米;兰渝铁路与渝贵铁路、西成铁路无缝对接,成为京广铁路、京沪铁路之外的第三条纵贯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2015年12月30日,重庆至四川广元段正式投入运营;2016年12月26日,甘肃岷县至四川广元区段正式投入运营。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历时9年建设,全线开通运营。2018年1月16日,兰渝铁路全线双线完全贯通。

9月29日,重庆火车站,兰渝铁路首趟列车发车前,乘客前往站台登车(新华网 李相博 摄,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同日 首届中国成都金融街论坛在香格里拉大饭店开幕。论坛以“打造成都金融街建设金融核心区”为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银监会、中国社科院、北京金融街、天津滨海新区等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围绕主题发表了演讲,各大金融机构高层人士也参与了本次论坛。该论坛后更名为中国成都金融街发展高峰论坛,至2010年共举办3届,是继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之后又一金融资本交流平台。

9月27日 都(江堰)汶(川)高速恢复重建仪式在紫坪铺水库庙子坪大桥举行。都汶公路全长82.5千米,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灾后重建项目。其恢复重建,标志着全省公路大规模恢复重建开始。2013年11月29日,都汶高速恢复通车。

2008年9月27日,都汶高速恢复重建仪式在庙子坪大桥举行。图为庙子坪大桥修复工程(新华社  供图)

9月 省交警总队率先在全国推出小型汽车号牌全省范围互联网自主编号业务。该项便民惠民举措受到交通参与者广泛欢迎,至2009年2月,全省已有137650副号牌通过互联网选取,占整个车辆总登记量的64%,其中成都市车管所登记的小型汽车通过互联网选号牌的比例最高。2009年3月16日,全省各市(州)开始实现小型汽车号牌互联网自主编号,各市(州)新车主们都能享受在10万副号牌中海选出自己心仪的车牌号,交警总队要求各地交警部门每次补充号池的号牌数不少于1万副,以提供给群众自主选取。2014年5月8日,四川交警小型汽车互联网自主编号系统升级,成都互联网自主编号号码池数量不低于30万个,其他市(州)不低于20万个,各地预选号码池的号牌数量不低于10万个;新增办理转移登记、转入的小型汽车可进行互联网自主编号。




2008年10月

10月7日 纳(溪)黔(川黔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纳黔高速公路起于泸州市纳溪区黄桷湾枢纽互通立交,止于泸州市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川黔界四川主线收费站,全长134.8千米,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G76厦蓉高速公路在四川境内的一段,概算总投资107.53亿元,全线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2012年11月28日,该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厦蓉高速公路(G76)四川境全部贯通,从成都出发取道纳黔高速到达贵州,只需4.5小时。

10月8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召开,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2009年8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由灾区先行、分类试点,进入到全面展开阶段。12月22日,《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出台,明确了近期(2009年)专项治理、中期(2010年)全面治理、远期(2011年)优化提高等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2010年7月24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议》。全省各地各部门普遍制定完善了与治理工作相关的组织领导、运行保障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省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初步形成。至2011年底,全省仅在风貌塑造方面投入资金即达393.9亿元,新增绿化面积6261余万平方米;除阿坝、甘孜、凉山3个少数民族地区外,全省已基本实现县以上城市均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为89%和81%,初步形成了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

10月10日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在全省藏区牧区大规模开展牧民新村建设,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建设村民活动中心。2009年4月3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计划从2009—2012年,全省投入资金18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50亿元),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支持、牧民自建的方式,加快藏区牧民定居点建设,大力提高藏区10万户、48万名未定居和半定居的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的目标,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行动计划逐年顺利推进,至2012年3月,已累计完成定居房9.27万户,占总体规划的93.3%,配套的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建成定居点1143个。2012年11月,经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检查验收组检查验收,经过4年努力,全省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取得成功。

10月13日 全国首个农村产权交易所——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在成都高新区挂牌成立。2009年12月29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组建方案》和《成都市引导和鼓励农村产权入场交易暂行办法》,确定了该交易所的组建方案、交易范围、组织机构等。2010年7月7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对外挂牌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为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营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所。

2008年10月13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在成都高新区挂牌成立(视觉四川 供图)

10月16日 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国残联、省政府在北京共同签署军队援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项目合作协议书,中央军委决定投资3亿元,以解放军四总部的名义援建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该中心于2010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10月22—24日 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刘奇葆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目的在于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方略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新的局面,同时明确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和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该决定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做出的战略性部署。

10月27—28日 首届中国四川采购商大会举行,大会成交额分别为国(境)外客商8.8亿美元、省外306亿元人民币,省内115亿元人民币。该大会后改为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商大会,至2017年,共在成都举行10届。

10月27—31日 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并宣布博览会开幕。本届西博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委局及12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四川省政府承办。以“开放的西部,美好的未来”为主题,以“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为宗旨,突出“部省合作”,突出西部“共办、共享、共赢”的办展理念,全面推进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东亚、东南亚、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参会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216个、国内外企业和商协会共计12000余家。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795个,金额3004.52亿元。其中,内资项目750个,金额2690亿元;外资项目45个,金额46.05亿美元。四川共签订项目675个,投资额2644.65亿元。

2008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成都出席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并宣布博览会开幕(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10月28日 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芒街市,在成都共同签署“两国三方共建商贸平台”的合作协议,成都荷花池大成市场、南宁盛世·联邦广场、越南和平广场将打造成三地的物流直接分销平台。

10月29日 成都民用飞机产业园区在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奠基。该园区计划总投资近50亿元,占地近1000亩,一期建设用地440亩。产业园区系国家级成都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为国内民机机头及前机身专业化生产中心、民机零部件专业化转包生产基地和公务机整机研制生产基地。该园区经2年建设后建成投用。

10月31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省(区、市)专利行政执法部门共同签署了《西部12省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协议》,联合构建专利行政执法网,共同打击跨地区的专利违法行为。共同协议签署后,在西部12省(区、市)间发生的专利侵权行为在5个工作日内将被移送处理,同时,12省(区、市)彼此之间还可处理跨地区专利侵权行为。

10月 为改变“一条堰吃了千年”的现状,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构想,规划新增1000万亩灌溉面积。2009年9月22日,省政府常务会通过《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全省开工建设11个大中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70余万亩。12月25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平昌县召开,提出要奋力加快水利建设,大中小微并举,构建供水、粮食、生态、防洪4大安全体系;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土壤改良和田间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好《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纲要(2009—2012年)》和《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全力推进之后,2011年省委1号文件再次提出,用10年时间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即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到2020年再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9月1日,四川省全域灌溉建设启动会在成都举行,提出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核心目标,通过5年左右努力,在全省建成一批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州)、县(区)和乡镇,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决定在成都、德阳、绵阳3市先期选择10个县(市、区)开展全域灌溉试点,带动50个县(市、区)全面推进,进而推动全省全域灌溉建设。




2008年11月

11月3日 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上报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利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规划》。四川省使用贷款额度为12亿美元,支持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病险水库治理、生态修复、农村沼气及卫生机构6个领域的恢复重建。

11月4日 成灌(成都—都江堰)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铁路重大项目。成灌高速铁路起于成都站(火车北站),止于都江堰市青城山站,包含1条正线、2条支线,全长66.152千米,是成都市域铁路的第一条线路,也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线路。2010年5月12日,成灌高速铁路正式开通。2013年7月23日,离堆支线开通运营。2014年4月30日,彭州支线开通运营。

2010年5月12日,成灌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图片来自网络)

11月14日 由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向四川省、陕西省授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标牌,明确四川实验区范围是:羌族主要聚居区茂县、汶川县、理县、北川县,以及毗邻的松潘县、平武县、黑水县。2010年10月11日,《绵阳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完毕,实施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的文物古迹、文化保护区及自然风景区4个方面。2017年11月12—19日,在阿坝州茂县古羌城举办了四川省首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确定建立长效机制,由核心区的茂县、北川县、汶川县、理县4个县轮流在羌历年期间举办,每年一届。

11月16日 由国家旅游局、四川省政府、世界旅游组织主办的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在成都举行。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代表就“震后恢复整体行动计划”“火灾后的加州旅游恢复”“非典后的旅游业恢复”“危机管理——国际经验对四川的启示”等题目进行交流,并介绍了旅游业应对灾害及灾后恢复振兴的措施。

11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1项措施: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加快恢复发展服务业,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财政金融工作,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

同日 首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与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签订协议,加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合作,将成都建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11月21日 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以大型运输装备及关联机械设备制造为主的机车产业园,在资阳市开工建设。这是四川省开工建设、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的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园区以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入驻企业包括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户造车企业。2010年,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超60亿元。此后,以车产业为龙头的“西部车城”资阳快速发展,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位,2012年经济总量跃升到全省第十位,2013年经济总量迈入全省“千亿俱乐部”。

南车玉柴发动机总装车间(资阳市委改革办 供图)

1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审查通过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选址,确定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以东约2000米处;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川慰问灾区群众时为北川新县城取名“永昌”,寓意永远繁荣昌盛。2009年2月,民政部批复同意北川、安县新的区划调整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县管辖,北川县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安昌镇。11月,省政府同意将安昌镇的常乐等6个村划出,设立永昌镇,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永昌镇。2010年1月31日,永昌镇党委和政府正式挂牌办公,标志着“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永昌镇正式成立。2011年2月1日,永昌镇正式开城。

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北川新县城驻地永昌镇(2018年10月蓬州闲士 摄)




2008年12月

12月3日 四川省与交通运输部在成都签署加快四川交通运输发展的合作协议。协议商定,2012年前,四川省重点建设13个近1600千米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基本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四川境内路段建成通车;到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500千米,力争达到3800千米以上,建成高速公路进出川通道12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1.5万千米。当日,四川集中开工灾后重建交通项目29个,总投资50.54亿元。其中,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项目24个,投资50.3亿元。

12月8日 第四届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在成都开幕。世界500强、福布斯2000强等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国内地方政府领导聚集一起,对全球经济变数进行战略思考,探讨全球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变革创新话题。

12月11日 第六十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和2008中国药店展览会同时在成都新世纪会展中心开幕。在博览会上,国内首个中药饮片技术创新联盟宣告成立,11家省内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现场加盟。

12月12日 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新建正线55千米,为电力牵引双线铁路,设计时速120千米,设成都北、十陵、新兴镇、旗江、花龙门5个车站,其中十陵、新兴镇、旗江3个车站为新建车站。2010年5月31日,该线正式开通运营,来往于成昆线上的货运列车可直接从城外绕行而过,不再进入成都市中心城区,原有的主城区内成昆铁路只保留客运功能。同时,该线把新津、青白江的大型物流园区连接起来,提升了成都的物流运输能力。

12月22日 按照党中央部署,经军委总部批准,成都军区抽调驻川渝部队运输车辆1000台、驾驶员及保障人员2500人,于2008年12月22日至2009年1月22日,协助地方从重庆、川南、川东北等地分别向四川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地震灾区运送约200亿匹建筑用红砖,确保灾区农房重建工作有序进行。

12月23日 赠给中国台湾地区的大熊猫“团团”“圆圆”和北川的17棵珙桐树苗搭乘中国台湾长荣航空包机从成都抵达台北,在台北木栅动物园正式落户安家。“团团”“圆圆”带去的是大陆同胞的祝福,17棵享有“绿色大熊猫”美誉的珙桐树苗则是为了表达四川地震灾区对台湾地区同胞给予无私援助的感激之情。2013年7月6日,“团团”“圆圆”产下熊猫“圆仔”,在台湾地区再次掀起“熊猫热”。四川省充分利用大熊猫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我到四川看熊猫”“‘团团’‘圆圆’故乡行”等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受到台湾地区同胞的欢迎和好评。以大熊猫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也从单一领域延伸到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大熊猫成为川台交流的特殊纽带。

在台北木栅动物园落户安家的“团团”“圆圆”(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3—24日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分析面临的经济形势,提出了2009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会议指出,实现2009年经济增长目标,止滑提速是最紧迫的任务,爬坡上行是最实际的要求,扩大投资是最有效的手段。会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即抓紧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和建设,抓紧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抓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抓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恢复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抓紧承接产业转移,抓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会议强调,要振奋精神,爬坡实干,扎实工作,推进“两个加快”,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12月25日 四川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强调,要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伟大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两个加快”,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共同奋斗。当月,四川省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展映展播展演活动,大力宣传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活动历时1个月。

12月26日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公司是省委、省政府批准出资设立的国有特大型投资集团,主要代表四川省承担铁路、公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经营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五大产业。至2017年,公司资产总额达3000亿元,累计实现利税近120亿元,投资建设项目遍及国内28个省(区、市),业务辐射至非洲、欧洲、东南亚、俄罗斯、澳洲等海外市场。

同日 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U8977航班于13时30分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21时40分返回成都,首航成都—台北航线。此后,川航在每周五固定时间执行成都—台北往返航班。川台两地实现直航,为两地民航界携手合作创造了历史契机。直航航班开通后,为川台两地商旅客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川台商贸旅游的互动与共赢。至2017年,成都与台北松山、桃园和高雄的直航航班每周24个,四川与台湾地区人员往来密切。

2008年12月26日,四川—台湾直航首航仪式现场(四川省台办 供图)

12月27—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绵阳、德阳、成都、阿坝等地的地震重灾区,深入重建工地、企业车间、农村村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和学校、卫生院,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和各地援建人员,代表党中央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12月29日 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开建。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站台规模14台26线,车站等级特等站,是沪汉蓉高速铁路、成渝高速铁路、西成高速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贵高速铁路、蓉昆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为国内六大铁路枢纽客站之一,也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11年5月1日,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竣工;5月8日,成都东客站正式投入运营。根据规划,成都东站主要承担成都到国内中心城市的高铁客运业务,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0万人以上,预计至2020年年客流量达到1.5亿人次。

2008年12月29日,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5月1日,工程竣工(四川省委改革办  供图)

同日 成绵乐(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工。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起于成都东站,北经德阳、绵阳,止于江油,南经眉山、乐山,最终抵达峨眉山,全长319千米,工程总投资406.91亿元,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正式开通运营的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2014年12月20日,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

12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9年6月,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本期工程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950吨需要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跑道、新建航站楼及配套建设供电、供油、给排水等设施,总投资3.96亿元。2011年6月29日,该工程完工。青山机场成为川西南支线机场中起降班次最多、开通航线最多、抵达城市最多的航空港。

同日 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广南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南北走向的组成部分,也是川东北地区南北向重要交通通道。项目路线起于广元市罗家沟,止于南充市秦家沟,路线全长201千米,概算投资约150.3亿元。2012年3月31日,该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成为四川省2012年通车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同日 西昌至攀枝花、攀枝花至田房(川滇界)、邻水至垫江3条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162千米。西昌至攀枝花、攀枝花至田房(川滇界)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北京至昆明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通道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公路的重要一段。邻水至垫江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公路支线的组成部分,是继成渝、达渝、遂渝、南渝高速公路之后四川省与重庆连接的第5条进出川大通道。

12月31日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楼工程开工建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工程建设是四川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5·12”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交通项目,项目总投资134亿元,建设工期3年半。2009年12月18日,第二跑道正式有条件投入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为中国大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拥有双跑道机场的航空枢纽。2012年8月9日,T2航站楼正式运行。项目的建成投用,有助于发挥民航对区域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加快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目标的实现。2014年12月4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典礼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项目获建筑工程类“詹天佑奖”,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2008年12月31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开工建设;2012年8月9日,T2航站楼正式运行(新华社  供图)

同日 广(元)甘(川甘界)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广甘高速起自广元市利州区罗家沟枢纽互通立交,止于广元市青川县姚渡镇川甘界四川主线收费站,连接川、甘两省,全长55.5千米,概算总投资68亿元,桥隧比高达80%,是全省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2012年12月19日,广甘高速公路通车,成为四川第12条进出川大通道。

同日 宜宾港核心作业区——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该作业区为全省最大的港口作业区,一期工程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和1个重载滚装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达50万标箱、滚装10万辆,并确立了江海联运的发展目标。宜宾港是长江上游以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现代化内河枢纽港,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水运枢纽港之一,不仅是宜昌上游最大的单个港口,也是省内最大的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远景可达400万标箱。2010年12月29日,四川省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以来建成的首个水运港口——宜宾港正式开港试运营。开港后,宜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1年的8055标箱上升到2017年的38万标箱,增长46倍。

2008年12月31日,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12月29日,宜宾港开港试运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2008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神竹管会 供图)


来源:《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四川省委改革办、四川省地方志办编,2018年9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四川省委改革办、四川省地方志办编,2018年9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