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10-11 12:50:20

1967年四川大事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9-10-13 10:19:01 浏览次数:2251 【字体:

【编者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联合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以下简称《四川 大事记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四川大事记》正文70余万字、图片300余幅,客观记述了1949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四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领域的大事、要事、特事、新事,充分反映了四川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中,艰苦探索、锐意进取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就,系统回顾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凝结的经验和启示,大力弘扬了四川人民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勤劳朴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永不停息的精神面貌和奋争气质,将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文化支撑。

自2019年9月24日起, “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及四川省情网逐年发布《四川大事记 》全书内容 。

如蒙垂爱转载,请标注“来源: 方志四川” 。





1967年四川大事记

1月11日 成都市各造反组织夺了市委、市人委的权,组成“成都革命造反组织联合接管成都市委员会”行使权力。19日,“造反派”封了省委印章,并宣布夺权。24日,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斗团”(简称“八一五”)等50余个“造反派”群众组织代表组成“重庆市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筹备会”,宣布夺取重庆市党政机关一切权力。省内其他市、地、州及省级单位,也相继发生“造反派”夺权事件。

1月23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驻川部队开始派出大批干部和成建制部队分赴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支左,介入地方的工作,代行已处于瘫痪状态的党委的职权,对部分重要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

1月27日 省计委提出196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为:农业方面,粮食2350万吨、棉花18.7万吨、油料43万吨、生猪3212万头;工业方面,磷肥90万吨、争取完成100万吨,地方小钢厂钢5.15万吨、钢材4.1万吨、生铁8万吨;机械工业在保证国家任务的同时,安排制造12—15套小氮肥厂设备;基建投资4.42亿元。计划指出,1967年机电设备供应不上是物资平衡中的突出问题。

1月 本月起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企业相继发生“造反派”夺权事件。21日,渡口市和攀枝花建设指挥部被“造反派”夺权,正在建设中的三线建设重大工程受到重大冲击;部分三线建设的重点工厂成为武斗现场。23日,成昆铁路工地指挥部的领导权被篡夺,沿线工地发生武斗,铁路修建基本处于停工状态。24日,重钢被“造反派”夺权,公司党政工作处于瘫痪状态。25日,长城钢厂被“造反派”夺权,党政组织相继瘫痪;3月8日,解放军对重钢和长钢实行军事管制。

2月1日 以“红成”为首的“造反派”组织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召开大会,宣告成立“成都地区革命‘造反派’联合总部”。5日,以四川大学“东方红八二六战斗团”(简称“八二六”)和“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团”为首的“造反派”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召开大会,宣告成立“解放大西南革命联合造反总部”。四川省的“造反派”组织形成以“红成”和“八二六”为核心的两大派别。

2月17日 中央军委秘书长叶剑英签发《中央军委给成都工人革命造反兵团、川大八二六战斗团同志们的信》(又称“二一七信件”),要求工人、学生不要围堵、冲击军区机关,不要干涉军人行动的自由,以利于部队执行国防战备任务。18日,成都军区广播了“二一七信件”并派出直升飞机在成都地区以及全省散发这封信。中央军委的公开信广播不久,围困军区机关的“造反派”开始撤离。

2月19日 四川开始“二月镇反”行动。全省公安部门开始收容审查组织围攻成都军区的“造反派”头目和骨干分子。4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安徽问题的决定》后,四川省各地区开始停止“镇反”。4月6日,中央军委发布十条命令,要求保护“造反”的各种群众组织,对过去冲击过军事机关的群众概不追究。四川开始释放“镇反”中被抓人员。6月20日,成都军区发布平反公告,宣布对“二月镇反”中被打成反革命的群众组织和个人公开平反。

2月28日—3月2日 在成都军区党委领导下,四川省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三级干部会议。会议提出迅速健全生产领导班子,召开公社三级干部会,生产队要开好全体社员会,讨论和布置春耕工作;要求工交、财贸等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支援春耕生产。会后省级机关抽调干部组成九个工作组,分赴春耕第一线。3月1日,成都军区发出紧急指示,要求成都部队支援地方春耕生产。

2月 四川石油局钻井大队在犍为县罗城地段发现盐层,后定名为威西盐矿。该盐矿经地质部第七普查大队勘探查明,盐体分布在犍为、荣县、井研3个县境内,埋藏深度在800米—1800米之间,圈定面积720平方千米,总储量174.63亿吨,是四川规模大、埋藏浅、保存好、品味高的特大型盐矿床。



1967年2月,四川发现威西盐矿。图为当时威西盐矿开采场面(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3月4日 四川省生产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2月28日发出的“在没有实现‘三结合’夺权之前,四川省市各级印章暂停使用,同时成立四川省生产委员会,下设生产办公室主管生产”指示,成立四川省生产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组织全省的工农业生产。4月1日,生产委员会更名为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此后,各级建立生产委员会。

3月19日 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简称“三支两军”决定)。省革筹成立后,解放军7848部队奉命于6月入川支左,部队领导机关入驻成都,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1967年3月,刊登于《四川日报》的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4月1日 成都—武汉—南京—上海航线正式开通。

4月1日—4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解决宜宾问题会议。4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四川省宜宾地区刘结挺、张西挺等人平反的通知》。1979年11月9日,中央撤销对刘结挺、张西挺等人的平反通知。

5月7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处理四川问题的决定》(又称“红十条”)。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李井泉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职务和成都军区第一政委职务;由新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张国华、司令员梁兴初、前宜宾地委书记刘结挺、前宜宾市委书记张西挺负责组织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简称省革筹),以张国华为组长,梁兴初、刘结挺为副组长。

5月13日 周恩来同张国华等研究处理重庆问题,并召开重庆两派座谈会听取意见。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重庆问题的意见》(又称“红五条”),决定撤销任白戈的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和重庆军分区第一政委职务,由驻军7788部队副政委兰亦农、副部队长白斌、重庆军分区司令员唐兴盛组成重庆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

同日 乐山城区两派群众组织之间开始发生大规模武斗。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四川省乃至全国最早发生的大规模武斗之一,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5月28日 成都军区发出给贫下中农的信,指出有的地区发生的严重武斗是极不正常的歪风,农村正值双抢大忙季节,凡是离开了生产岗位的人员,要立即回到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号召工人、贫下中农协助解放军制止武斗。

5月 石油部投资修建的从威远至成都的天然气输配主干管线直接与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处赖家坡配气站连通,天然气进入成都市。这是国内第一条管径630毫米的长距离输气管线。



1967年5月,天然气进入成都。图为当时的天然气配气站(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7月10日 为了用武力“统一”宜宾地区(当时泸州属于宜宾地区),宜宾地革筹小组发动第一次“武装支泸”。9月5日,发动第二次“武装支泸”;1968年7月,发动第三次“武装支泸”,武装围攻隆昌、纳溪、合江、泸州等地,挑起川南地区更大规模的武斗。三次“武装支泸”先后有3万余人卷入武斗,被非法抓捕、关押、揪斗的群众数以万计,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7月 以西南钢铁研究院为主、包括全国各地14个科研设计部门、生产单位、高等院校108名科技人员的科研工作组首创出全套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选矿、烧结、高炉冶炼的工艺流程,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利用和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提供了设计依据。

7月—8月 重庆发生大规模武斗。7月1日,重庆的“八一五”派和“反到底”派在建设机床厂发生武斗,“反到底”派占领全厂生产区,此后,武斗事件不断升级。7月—9月,全市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工业总产值仅完成2.4亿元,相当于3月份的75%。9月,中央《九·五命令》下达后,两派武斗组织陆续向解放军上缴武器弹药,武斗暂时得到缓和。

8月24日 成都—兰州直达航线正式开航。

8月30日 12时22分,甘孜州炉霍县朱倭一带发生6.8级地震。极震区面积980平方千米,有539户房屋倒塌,313户房屋被严重破坏。1973年2月6日,甘孜州炉霍县雅德一带再次发生7.9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震源深度17千米。灾区死亡2175人,伤2756人,牲畜损失4万多头,倒塌房屋1.57万间。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向灾区发出慰问电,中央、省、州派出慰问团赴灾区进行慰问,组织领导抗震救灾。

10月25日 第三机械工业部空气动力研究所、第七机械工业部空气动力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合并,在绵阳组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这是三线建设重大项目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该院现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三线建设开始后,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划部署,在绵阳陆续建设起一批冶金、机械、绝缘材料、建筑工程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工程物理、气动力、电子、磁学、计算机、化学等多学科高中级科研设计机构。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前后累计在绵阳地区实施的三线建设项目近40个。

10月 四川汽车制造厂在重庆双桥区基本建成,标志着三线建设重点项目重庆重型汽车制造公司形成生产能力。



1967年10月,四川汽车制造厂初步建成,图为厂区一角(图片来源:《20世纪四川全纪录》)

11月15日 省革筹发出《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的通知》,大部分中小学校复课,新生开始入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出现的“停课闹革命”结束。

11月 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在简阳动工兴建,是四川第一家生产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的企业。1975年10月,建成验收投产。

12月8日—26日 省革筹召开四川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省、地、县革筹和工交、财贸、厂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部分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共37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全面安排了农村工作,决定把学大寨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1968年2月,省革筹、成都军区作出了《关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的决定》。11月,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在乐山地区召开,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新高潮。

12月26日 经成都军区批准,对乐山专区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实行军事管制。这是继对省级司法机关实行军管后,对省级以下司法机关实行军管的第一个地区。此后,四川省公、检、法系统均实行军管。

12月27日 省革筹、成都军区批准自贡市成立革命委员会,这是四川第一个市级革命委员会。



1967年12月,省革筹召开会议部署农业学大寨工作。图为农业学大寨场景(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供图)

12月 金河磷矿马槽滩矿区建成投产。金河磷矿分为马槽滩和岳家山两个矿区,于1959年开始筹建;1976年,岳家山矿区建成投产。金河磷矿年产矿石100万吨,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是当时四川省最大的磷矿生产基地和中国六大磷矿之一。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2019年9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大事记》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