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乐山市>市中区>详细内容

市中区地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市中区共有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称“非遗”),其中,省级“非遗”名录有传统手工技艺“宋笔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苏稽香油米花糖”、传统舞蹈“向家班狮舞”;市级“非遗”名录有杂技与竞技“贰柒拾”、传统舞蹈“凌云毛狮子”、民俗“苏稽跷脚牛肉汤锅习俗”、“嘉州大庙会”传统美术“嘉州蛋雕”、传统技艺“永青阁毛笔制作技艺”、“李菜刀”、“面人侯”面塑、“游记肥肠制作技艺”、传统医药“嘉州骨伤疗法”;区级“非遗”名录有传统技艺“闲梁”面塑、“土主豆瓣”制作技艺、“乐山钵钵鸡”、“乐山甜皮鸭”、“乐山临江鳝丝”、“嘉州王浩儿鱼火锅制作技艺”、“余氏老嘉州甜水面”、民俗“棉竹扭连扭”表演技艺;传统美术“嘉州绣”刺绣技艺、“嘉州田园画”绘画技艺。

各级“非遗”名录都以其独特性各领风骚。“宋笔制作技艺”以精湛的工艺深受书画家的青睐;“向家班狮舞”把传统狮舞演绎得淋漓尽致;“苏稽香油米花糖”发扬光大百年的传承;“贰柒拾”创造的竞技规则在牌类游戏中独树一帜;“凌云毛狮子”融入了杂技更具有观赏性;“苏稽翘脚牛肉汤锅习俗”表现了苏稽人民独特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乐山李菜刀”利用现代材料让工艺更加精湛;“嘉州蛋雕”不断创新人物、动物“毛发式”雕刻技艺;“永春阁毛笔”保持了独特的传统纯手工制作技艺。“非遗”名录折射了嘉州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它蕴藏在民间,传承在民间。进一步挖掘、发现、研究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民间民俗文化

市中区民间民俗文化分为口述文学、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与技艺三大类:

口述文学有各类民间传说、谚语、民间故事等。在80、90年代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乐山市中区资料集》以及《市中区文史资料选辑》(已出版17期)有详细记载。

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美术、面塑、剪纸等类。音乐类中有劳动歌、儿歌、情歌、婚礼歌等。劳动歌中如抬杠杠歌,曾在市中区丘陵乡镇如土主、关庙、剑峰、石龙、童家、白马等地流传,劳动者在用绳子抬重物时,利用脚踏地作为拍子,大家一个步调,或一唱众和、或同声高唱,唱歌的内容大多就地取材,或打荤笑骂,或提个醒,如遇路上有锥脚物,在前的人就会报唱:天丁地丁,后面的人就会应唱:脚上长眼睛。

市中区的灯舞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有龙灯舞、狮灯舞、牛灯舞、旱船舞等。苏稽镇和白马镇是市中区舞龙队伍中的主力军,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拥有120人的彩龙固定表演队伍,曾应邀参加海南省三亚市国际椰子节、成都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省三青会,赢得普遍赞誉。苏稽镇于1990年被评为省级龙灯之乡,白马镇于2004年被评为省级特色文化之乡。另外通江镇的布龙、童家镇的“五节龙”、茅桥镇的草龙使得市中区的龙灯文化更为多姿多彩。值得一提的是茅桥镇的草龙。据当地人介绍,耍火龙的习俗形成于130年前,每逢春节,当地群众就会集聚一起,由10余手持稻草制作的火龙来回表演,观众则将手中燃着的鞭炮或者其它火星射向龙身,而耍龙者则尽力避开,最后龙身被点着,名副其实的火龙来回舞动,场面热闹非凡。

来源: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政府网站 更新时间:2022-03-02 18:26:32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