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刘嘉峰:巧手翻飞 造就竹编传奇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刘嘉峰
巧手翻飞 造就竹编传奇
刘嘉峰
四川省渠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渠县刘氏竹编工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创提花编织法、竹编字画、双面竹丝编等竹编工艺,培养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刘嘉峰创造的“刘氏竹编”,是中国竹编艺术的一个独特流派,于1990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学技术部)载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古英雄出少年
人用竹子编织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使竹编技渠县竹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300年前的春法在当地广泛流传、绵延至今。
秋战国时期,当时这一带生活着賨人部落,賨人用竹子编织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使竹编技法在当地广泛流传、绵延至今。
1946年,刘嘉峰出生在渠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小时候,因刘嘉峰的家庭成分不好,同龄人都不愿和他玩。在没有小伙伴的童年里,他常常感到孤独。当时村里有不少编竹器的篾匠,闲时刘嘉峰便常在篾匠旁仔细观察。看着篾匠们在篾丝间穿梭的灵巧双手,一来二去,刘嘉峰看出了一点门道,同时也对竹编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3年夏天,7岁的刘嘉峰在舅舅的指导下,编出了人生中第一件竹编作品——纳凉驱蚊的篾扇。第二天清晨,他在自家竹林里砍下了一根竹子,开始尝试划篾,从此走上了竹编道路。可能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竹编之路会走得这么影响深远,这么回味悠长。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接触竹编的刘嘉峰不得要领,眼睛看明白了,手却配合不上。篾片尖锐锋利,稍不注意就会被划伤,刘嘉峰的双手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伤痕。因为肯动手、爱钻研,再加上坚持不懈的观察练习,聪明的刘嘉峰很快就掌握了常用竹器的编法,编出来的器具也越发精良。
刘嘉峰把编好的竹扇拿到镇上去卖,一把能卖4分钱。来买竹扇的人络绎不绝,在中考的前一天晚上,他甚至都在编竹扇。由于经常练习,加上他编东西时总喜欢琢磨,即便没见过样品,他也能将心里想象的东西编出来,比如在扇子上编十几个字或一首诗。
随着竹编技艺的逐渐精进,刘嘉峰小小年纪,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竹编大师”,很多人都来找他编织竹编作品,作为赠送亲朋好友的礼物。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1972年,达县地区(现达州市)响应国家工艺产品出口号召,举办了工艺产品展览,渠县政府专门派人找到刘嘉峰,请他提供一些作品参展。刘嘉峰精心挑选了两把分别编有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和《七绝·为李进同刘嘉峰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的竹扇送到渠县二轻局。领导一看,非常惊艳,没想到竹扇还能这样编。
由于达县地区举办工艺产品展览是为了挑选出口产品,领导考虑到国外可能对诗词不感兴趣,于是建议刘嘉峰在竹扇上编织一些花鸟虫鱼类的图案。
刘嘉峰只在小学时上过图画课,之后就没有再接触绘画,而且在当时既找不到专业的老师请教,也没有相关的书籍学习。为了完成任务,他灵机一动,便去百货公司观察商品上的图案,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
在观察图案的同时,刘嘉峰有了意外收获。他受到被面上提花织锦的启发,发明了竹编的提花编织法。领导看了刘嘉峰用新工艺编出的竹编作品,觉得他在竹编上很有天赋,联想到自贡远近闻名的“龚扇”,当即写了一封介绍信,送他到自贡市工艺美术公司观摩学习。
由于龚扇技艺不外传,龚家只允许刘嘉峰在旁边观看。或许竹编的技艺总有相通之处,刘嘉峰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在心中思考编织手法,当为期半个月的观摩学习期结束后,他返回渠县,竟然编出了和龚扇相差无几的竹丝扇。
刘嘉峰将这把竹丝扇送到渠县二轻局,二轻局又将其送到了四川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精美的竹丝扇在众多工艺品中大放异彩,刘嘉峰很快获得了20把竹丝扇的出口订单,这也是渠县历史上第一批出口产品。
1975年,刘嘉峰顺利完成了20把竹丝扇的出口任务。此时国内工艺美术事业几乎全面停滞,刘嘉峰也因此有了思考沉淀的时间。
刘嘉峰潜心思索改革创新竹编的方法,并不断加以练习,力图将过往十数年的竹编经验融入创新方法中。受提花编织法的启发,他想到将立体竹编与平面竹编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瓷胎竹编技艺——提花瓷胎竹编。同时,他还在传统花鸟虫鱼图案的基础上,练习编织难度更高的图案,并首创了双面竹丝编、竹编台屏等创新竹编工艺品。
1980年,渠县成立工艺美术厂,任命刘嘉峰担任厂长,同时给他派了几个徒弟传承发扬刘氏竹编。刘嘉峰将自己摸索出的竹编技艺悉数教授给他们,同时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1990年,刘氏竹编载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与其他竹编工艺相比,刘氏竹编显得素面朝天、格调高雅,编织出的产品不加以过多修饰,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说,不断创新发展的刘氏竹编给我国竹编文化注入了新的灵魂。
2001年,渠县工艺美术厂更名为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公司。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刘氏竹编行业,刘嘉峰的徒弟、徒孙数量也日渐增加。到2022年,刘嘉峰前前后后带出的学徒,已超过1000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
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刘氏竹编也经历了起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当时刘嘉峰团队生产的竹编工艺品主要作为礼品销往国内外。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业务遭遇寒冬,成品积压过多,只能停产。由于没有订单收入,厂里发不出工资,很多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工人离开工厂,到别的地方谋生,人员流失相当严重。
此后,刘氏竹编又遇到了几次发展困境,好在凭借过硬的竹编技艺与不断创新的理念,顺利地度过了危机。
在刘嘉峰看来,对刘氏竹编工艺传承冲击最大的危机,是已经持续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由于海外疫情蔓延导致的需求减少,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订单量。原计划出口的产品因运输通道不顺畅和高昂的运输费用再次滞销。没有收入来源,经营难以为继,很多工人开始天、格调高雅,编织出的产品不加以过刘嘉峰创作的瓷另寻出路,公司直接减少了近半数的工人,现在公司里掌握核心技术的工人仅剩不到50人。在公司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刘嘉峰仍坚持给他们发工资,目的就是留下这些有经验的工匠,保住刘氏竹编的传承根基。
过高的经济负担也让刘嘉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2022年4月,他关停了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实体店。由于所处位置极佳,这家店铺曾是刘氏竹编营收和宣传的主要渠道。受疫情影响,旅游业大受打击,店铺生意冷清,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刘嘉峰承担不起高昂的租金,最终无奈地关停了这家店铺。
不止北京的这家店铺,发展最好时,刘氏竹编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丽江等地开有约20家店铺,如今这些店铺大部分都已经关闭,只剩下几家还在咬牙坚持。对于艰难的市场环境,刘嘉峰依旧保持着乐观心态:“疫情一来,好多企业都垮了,我们还在支撑,还在坚持。疫情总会过去,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苦守寂寞 静待花开
不仅是受市场环境影响,刘氏竹编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提及刘氏竹编工艺的传承问题,刘嘉峰面露难色。刘氏竹编似乎已经很难再现当年的盛况,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其一,刘氏竹编对竹丝要求很高,从选竹、去青到制丝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受这些精准的限制条件影响,只有两家制竹公司能满足刘氏竹编的要求。受疫情影响,刘氏竹编产品销量下滑,作为原材料生产公司,他们的生产经营也大受打击。
其二,手工生产的低效率和薄利润让年轻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投身这一行业。刘氏竹编属于传统手工业,对工艺水平要求很高,不能即学即会。通常来说,成为工艺水平一般的竹匠都要花费三五年,想达到传承人、大师级别更要花费二三十年之久,因此学徒投入的时间成本非常高。加之疫情下工厂时常停工,而按件计费的收入特点,也使工人难以维持生计。刘氏竹编难有新鲜血液注入,发展似乎陷入僵局。
其三,高端定位和昂贵的价格使刘氏竹编很难打入大众市场,加上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仅从网店展示的图片,很难凸显刘氏竹编的不凡工艺。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有不少模仿者打价格战,以相似的外形和更低的价格挤压刘氏竹编的生存空间,使之发展更为艰难。
尽管如此,刘嘉峰也没有灰心,他坚信,凭借持续创新的竹编技法,刘氏竹编会一直走在行业前沿。
当下,他与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毕业,且有多年设计从业经验的儿子刘江共同探讨、潜心钻研,以莲蓬为灵感来源,将现代审美观植入传统竹编工艺品,追求简洁、自然、个性化,创造出新的花瓶系列作品,收获了很多国内外订单。
关于孙辈是否会继承刘氏竹编工艺,刘嘉峰表示,现在第三代年纪尚小,顺其自然就好。
顺其自然,是刘嘉峰频频提及的一个词语,即使刘氏竹编目前的发展形势并不明朗,他仍对刘氏竹编抱有自信和期待,也许这就是一位匠人一生坚守的精神价值。
“无怨无悔道心坚,有志有节禅意明”,这不仅是竹的写照,更是对意志坚韧如竹的刘嘉峰的颂歌。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刘嘉峰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