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旅游>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阆中:春节文化大观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01 19:05:14 浏览次数:494 【字体:

阆中:春节文化大观园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

阆中——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春节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这个春节,阆中邀你共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春节老人在阆中

春节发源地,阆中天下稀。西汉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观天体、推历法,创制《太初历》,恒定了春节和二十四节气,从此华夏民族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正因为如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并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历史名人,阆中被称为春节文化之乡。三国时期,蜀将张飞在阆中镇守7年之久,留下了“忠义爱民”的千古佳话。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川北王皮影、亮花鞋等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熠熠生辉,阆中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2004年9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如今,在古城街头经常看到穿着喜庆服装向游客赐福的“春节老人”形象装扮者,他们迎着锣鼓声,频频作揖向人们拜年,沿途给小孩子发放红包赐福字,祝福吉祥。

舞龙迎新春

民俗活动贺新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阆中年俗里,从冬月杀年猪开始就有了“年”的浓厚氛围。尤其是正月十四至十六,有放河灯、孔明灯和游百病活动,整个春节要到农历的二月二才结束。更有诸如亮花鞋、迎銮出銮、舞草龙、赶年、提灯会、巴渝舞、鞭春牛、牛灯、春倌说春、春节老人赐福、张飞巡城等民俗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春倌说春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阆中来说标志着春节的正式结束,辛勤劳动的一年开始。这一天也是老观镇的“女人节”,当天不下地劳动,姑娘们都要穿着新衣花鞋赶场赴会,比一比谁的女红做得精细,然后大家载歌载舞,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安康幸福,因此有了“亮花鞋”这一古老习俗。

亮花鞋

2018年央视春晚现场,阆中春节文化民俗艺术团舞蹈《亮花鞋》压轴登场 ,让亿万中国人为之欢呼,120多人的宏大场面展现了阆中的千年风情,姑娘们轻移莲步,时而紧紧合住双脚,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营造出足浪翻滚的视觉效果,俏皮活泼、千变万化的脚上动作让人眼花缭乱。阆中姑娘用美丽的绣花鞋晒出了幸福,用双脚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巴象鼓舞

特色美食满足你的味蕾

阆中美食有四绝,白糖蒸馍、张飞牛肉、保宁醋、保宁压酒。此外,关于阆中美食,人们用这样的八大怪来概括:张飞牛肉熏黑卖,白糖蒸馍红章盖;男女吃醋不争风,窑压清酒飘四海;奉国大米做豆腐,油茶馓子赶早台;凉面套勺热臊子,出炉锅盔夹凉菜。

阆中张飞牛肉

阆中人过年最喜欢的就是腊肉,所以腌制腊肉成为家家户户必修课。阆中腊肉,肉质红亮,咸鲜适度,香味十足,酒饭皆宜。

阆中的年,有其独特的文化色彩,也有鲜明的民间传承。2018年以来,阆中市已经连续多年举行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连续多年在央视展示春节民俗。文明在进步,时代在发展,节日的形式一变再变,而千年不变的春节风俗却依旧散发出团圆的期盼和亲人相聚的呼唤。阆中的年,意味着春节之源,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里面,中国人民的感情在里面,华夏千载的文化在里面,你和我,都在里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