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陈仕印

作者:陈仕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0-20 13:53: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刊

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周开达

陈仕印

周开达(1933年4月—2013年7月),重庆江津人,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农科系并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副主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委、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种子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毕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技术和方法,培育的冈型、D型杂交稻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水稻育种的新理论和方法,育种思路成为指导西南及杂交中稻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他培养的学生大都已成长为中国水稻育种界的骨干力量,他奉献一生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已经成为中国杂交水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如今,不要说米饭,连鸡、鸭、鱼、肉、奶、蛋,都已摆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新一代的年轻人,或许不知晓祖辈们经历过的挨饿的年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这幸福生活的背后,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辛勤耕耘,还有一群人,肩负着将粮田变良田的使命。数十年如一日,以自己的方式守望着这片土地,他们就是农业科研人员。

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的周开达,就像他极其钟爱的稻穗,前半生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地生长;后半生又将饱满的种子埋入田间,让新稻茁壮成长。他的毕生精力和热情,都投到了水稻育种领域。

正是无数像周开达这样的“大田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只有世界上8%耕地的中国,养活了全世界约五分之一的人口,让中国人的饭碗,永远端在自己的手上。

育种:写信要来种子,开始了生平第一次科研

我国第一位“杂交水稻院士”是大名鼎鼎的袁隆平,第二位便是周开达。相对于备受瞩目的袁隆平,公众对周开达的了解相对较少。其实,他们攻克的是同一个难题,那就是杂交稻的母本选育的问题。袁隆平从野生稻中发现不育基因,周开达则从栽培稻中发现了不育基因。这一发现为周开达提供了培育冈型、D型栽培杂交稻的关键条件。凭借这一重大突破,周开达成功选育出冈型、D型杂交稻。周开达的这一贡献不仅丰富了杂交稻的基因库,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一生都和水稻有着不解之缘。1933年,周开达在重庆市江津县先锋乡晓堂村出生。在少年时代,农民忍饥挨饿的情景常常刺痛着他的心,能够随意地大口吃上白米饭,是他儿时的梦想,这些都是他后来迷上水稻事业的重要原因。

1953年的一天,爱读书看报的周开达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介绍湖南省某县种双季稻的文章,他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起来。于是,他写信要来了种子,开始了生平第一次科研。后来,他又带动乡上种了好几百亩双季稻,这让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水稻专家”。

他在书上看到介绍水稻杂交育种的文章,就依葫芦画瓢,进行了多次试验。1955年,江津县双沙乡的乡长从璧山县带回几粒颗粒特大、被称为“寸谷”的谷种。周开达如见至宝,将谷种要来种下,并用竹竿和麻绳围住,精心管理,扬花时又一株株地去雄授粉……秋天果然收获了一些谷穗长、结籽多的稻子。

正是这一个小小的试验,让周开达看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力量。

1956年,他考上四川农学院。到校报到时,他带在身边最有价值的东西,竟是那几束谷穗——自己杂交培育出的谷穗。周开达毕业后留校工作,刚开始的时候,组织上并没有安排他研究水稻,他就在家中用盆栽自行研究。1965年,他被正式调入水稻室后,便全身心投入这一事业中。

1966年,周开达和同事们在进行地理远距离品种间杂交育种试验时,发现用西非晚籼稻良种“冈比亚卡”与我国早籼稻良种矮脚南特杂交后,出现了许多高不育株,几经试验,结果都是如此。这引起了周开达的注意,使他萌发了运用这些材料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1969年,周开达向学校要了0.5亩田做试验,后面又增到1亩多。

搞科研比单纯种田辛苦多了。抽穗开花前要一株株地套隔离袋,扬花时要一穗穗地观察花粉,逐一记录。1分田1700多株稻株、5分田8500多株稻株、1亩田1.7万多株稻株,工作很细,工作量大。最苦的是,观察花粉的工作必须在中午太阳正烈的时候做,气温奇高,日照奇毒。他就这样坚持了3年,终于使冈型不育系的不育性能逐渐稳定下来。

1972年,周开达决定开创“培育冈型不育系”的课题。此时,袁隆平已首创野败型杂交水稻,并引起国内外轰动。周开达不愿跟在别人后边吃“现成饭”,决心为国家培育更多类型的杂交水稻。他要研究的是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三系育种法。这叫近缘杂交,不仅是个极富挑战性和开创性的研究,也是个世界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埋头苦干,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周开达培育的冈型雄性不育杂交水稻在四川推广。一年后,在试点地区的水稻亩产已近千斤。“要让乡亲们都能吃上大米”,那个在周开达儿时看似遥远的朴素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不久,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和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

周开达没有陶醉于成功和荣誉,他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在“绿色王国”开拓奋进,先后开展了“两系杂交稻的生态育种工程研究”“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育种工程研究”“杂交稻优质化工程研究”“永久性杂交稻研究”等多个重要研究项目。他们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培育、繁育和推广结合起来,使上述每个系统工程都推出一大群新品种。

由此,周开达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并于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2024年8月,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被广泛种植,其种植面积曾一度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吃上“周开达大米”者,已经不局限于四川一省,而是遍布祖国大西南。

育人:每年端午节,在家煮粽子,挨个分给学生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为了不再忍饥挨饿,周开达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他深知,只有辛勤浇灌土壤,精心呵护种子,才能让种子开花结果,才有大地的丰收。育种如此,育人亦是如此。

但他也知道,一人之力再强大,也终有枯竭的一天,而农业科学的发展需要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代接着一代干。因此,在苦心开展科研的同时,周开达也注重人才培育。他用自己朴素的品格、不灭的热情,引领水稻育种领域创新;他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周开达自己很能吃苦。身穿白背心、头顶湿毛巾,就是他下田的标准行头。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出差时总要求对方简单接待,生怕给对方添麻烦。受气候条件影响,四川常年只产一季水稻。为加快育种进程,自1972年开始,周开达一年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

每年冬天,周开达背着种子、生活用品和四川豆瓣酱,挤上火车去海南岛。“有时买不到坐票,大家还得一路站到湛江。”周开达带的第一位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原水稻所所长李平说,“周老师从来没说苦,他觉得很正常。”

周开达也鼓励学生吃苦。他对学生要求很严,常说:“理论知识,你们已经学了很多,还有一本厚厚的书需要你们去读,就是‘稻田之书’。水稻品种选育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在稻田里干出来的,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出真知。”

他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他教授的知识,也要关注新兴科学,比如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希望学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弄潮儿”。由他培养的学生,大都已成长为中国水稻育种界的骨干力量,由他创办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已成为中国杂交水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周开达为中国水稻高级人才培养和水稻生产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习和工作上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对待学生的生活,周开达情深义重,尽自己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因为担心学校伙食不好,每逢过年过节时,他就把学生带到家里吃点好的。1988年硕士毕业的学生刘建飞说,他在3年研究生期间,每一个节日都是在周老师家里过的,那些家宴的味道让他印象深刻。

每年端午节,妻子李仁恕都要在家煮几大锅粽子,然后挨个分给周开达的学生吃。这个习惯,在周开达住院后仍未中断。李仁恕当过4所小学的校长,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好感。周开达和她对待学生更像是家人,他的研究生谈恋爱以后,总会把对象带给他看一下。见面时,他一般不会夸赞自己的学生有多优秀,而是跟对方说:“搞水稻很辛苦,常年在外,家里的事你会付出很多,结婚以后不要嫌弃、吵架,要多支持他的工作。”有时他还拉妻子李仁恕来现身说法,要她谈一谈她是如何支持他工作的。

为了做好“育种”和“育人”工作,周开达可谓倾尽心力,与家人常常聚少离多。因此,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他似乎就顾不上那么多了。1969年出生的周晓禾对父亲的印象,大多是父亲匆匆离开的背影。由于在家的时间少,妻子李仁恕曾跟周开达开玩笑,让儿子喊他“叔叔”。“小时候不知道,我还真的喊了”,周晓禾回忆道。

2000年6月,就在周开达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才半年的时候,他倒在了学术报告的讲台上。在他生病住院的漫长时间里,妻子和儿女一直都陪伴左右。十多年来,为了照顾父亲,周晓禾推掉了手里的所有工作。

2013年7月20日,周开达院士辞世,享年80岁。周晓禾认为,父亲能与病魔斗争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与病魔斗争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现在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他终于可以休息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周开达,这位水稻事业的开创者,留下了服务人民、勇攀高峰、严谨治学、奖掖后学等丰厚的精神遗产,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们奋勇前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仕印(成都日报评论员、成都日报《理论周刊》编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