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先锋】梨花深处映初心——追记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小青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5-04-11 16:17:00 浏览次数:106 【字体:

梨花深处映初心

 ——追记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小青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冯雅可

三月的金川,春风掠过山谷,漫山梨花似雪浪翻涌,温柔地覆盖着大地。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的梨园里,老树新花,洁白如初。梨园主人卢显兵看着满枝的梨花,总会想起一个人——“要是小青书记还在,她该多高兴啊……”

2024年8月22日,39岁的何小青在下村途中不幸坠河遇难。驻村短短一年,她把村里的大情小事、村民的苦乐冷暖记挂在心,走遍村庄沟坎,将青春定格在这片土地。村民说,她的身影早已融进梨花的芬芳,化作春泥,滋养着德胜村的明天。

图片

何小青在村民家中走访

“驻村是摸清底数把根扎进土里”

2023年8月,在金川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的何小青主动请缨驻村。出发前,她反复用电话和微信“轰炸”好友向云洁——一位比她早两年到安宁镇安宁村驻村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该做些啥?”“要看哪些书?”“怎么和乡亲们打交道?”……在向云洁的回忆中,好友对驻村工作充满期待,更把驻村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极致。即便“倾囊相授”的向云洁说:“可以了、可以了,你已经考虑得相当周到了。”何小青仍不满足:“再想想、再想想,一定还有我们没有想到的地方。”带着这份认真与执着,何小青开始了驻村工作。

驻村工作是平静和忙碌交织,是压力和责任相伴,是家长里短,也是房前屋后。但何小青的朋友圈里满是乡间小路、青山绿树、野花鲜果,配文总是“村上的景,爱了爱了”“工作时美景在侧,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好友对驻村工作的满腔热忱,向云洁总是会心点赞。

翻看何小青的驻村日记本,一段朴素的话语触动人心:“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了解民情、摸清底数是工作的开始。只有对所驻村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简短几行字,不仅是对工作方法的质朴总结,更是实干为民的初心使然。

“难题再硬也要啃出个答案”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琼第一次见到白净高挑的何小青时,心里直打鼓:“这么温柔秀气的姑娘,吃得了苦吗?”

可何小青用行动回应了一切。“小青书记第一天下村就跟着村民干农活,挖地、拔草、种玉米……”相处下来,刘再琼心头的石头落了地——她不怕脏、不怕累,农活样样在行,见到谁都亲切地称呼“孃孃”“叔叔”,叫得村民心里暖烘烘。

“党员是在干还是在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2023年9月20日,何小青在到任后第一次召开的村民大会上说。德胜村班子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工作方式传统,怎么干?

她重组党员队伍,带着大家做志愿服务,打扫村道、帮困难户收庄稼、把代办点搬到村民家门口……渐渐地,村里的大小事务都有党员的身影,大伙儿心也齐了,群众更满意了。

而最让刘再琼佩服的,是何小青那股“事情办不好绝不罢休”的倔劲儿。2023年10月,德胜村争取到一个以工代赈项目,修建3米高的防洪堤。有经验的村民提出增加河堤建设高度,否则洪水来了拦不住。加高意味着加钱,刘再琼清楚村里的底子,拒绝了。但何小青把这事放在了心上,顶着压力跑前跑后,各种走访论证、想办法、打申请,硬是促成了防洪堤建设“加量不加价”。

2023年12月,防洪堤验收成功,最高处加高了3米,整个防洪堤延长了500米。2024年夏天,金川县降水多、雨季长,汛情十分严峻。这道加高的防洪堤,成功抵挡了三次洪水,德胜村得以安全度汛。

“乡亲们的事她有求必应”

德胜村是一个以“孝善和俭”闻名的村子。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何小青来说并不陌生,她的父亲是一名村干部、一名老党员,她接触基层工作之初,时时向父亲“取经”。父亲曾告诉她:“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要有人来做。”父亲的话如指路明灯,照亮了何小青前行的道路。来到德胜村后,她毫无保留地将深情与关爱倾注到了群众身上。

地处金川水电站施工建设主要区域的德胜村,有一笔林地征收补偿费用1100万元,因为涉及金额大、村民多,补偿方案存在争议,多年未能分配。2024年3月29日一大早,德胜村100多名村民将乡政府围得水泄不通,情绪激动地要求尽快分配补偿费用。

“面对这么多张嘴,我在现场也有些无奈。”金川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原咯尔乡党委书记寇良峰回忆道。当时,何小青挤进人群安抚村民,掏出笔记本一条条记下诉求,称“该给大家的钱一分不会少”。为了拿出满意的补偿方案,她带着村干部挨家走访,改了16次分配方案,期间对有争议的死亡人员,她甚至会到坟墓核实信息。三个月后,何小青兑现了承诺,将补偿款一分不差地送到村民手中。

怀揣为民初心,何小青化解了停滞多年的民生难题。寇良峰感慨:“她事事亲力亲为,对群众有求必应,实实在在把群众的‘心事账单’变成了‘幸福清单’。”

驻村工作队队员郑向东难忘跟何小青用半个月时间走遍全村,席地而坐整理驻村资料的情形,他在何小青身上看到了“脚下有泥、心中有民”。

脱贫户寇正香总念叨:“小青书记知道我提不动重物,专门送来十斤洗衣粉。给钱她死活不要,老伴追出老远都没追上。”

村民马世程记得,是何书记鼓励他和卢显兵承包200亩撂荒老梨园,以此带动村民增收。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管护,梨花开得正好,来年定是个丰收年。

……

何小青走了,留下了那本没写完的驻村日记。如今,德胜村的梨花又开了,雪白的花瓣落在新修的防洪堤上。她没能看到今年的梨花,但村里的每一朵花都在说着:这片土地,永远记得她。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原文载《四川党的建设》2025年4月上 第7期)

采写:《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冯雅可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