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成都记忆音频>详细内容

【成都记忆第2季】第45集 丝路名城的前世今生|⑤丝绸之路与成都丝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4-06 07:00:00 浏览次数:52 【字体:

­

丝路名城的前世今生|⑤丝绸之路与成都丝织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象征。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丝绸之路并非只有从我国西北通向中亚、欧洲这一条,它还包括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等。不过,世上道路千万条,但都以“丝绸”之名冠之,足以可见丝绸贸易的繁盛。

2长

[博物馆

小学生1:哇,这个博物馆可真大啊

小学生2:这里面一定藏着不少宝贝

老师:孩子们,快过来,来看看这幅地图

众小学生:啊,这是什么啊?丝绸之路。。。。?

老师:对 ,这就是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mián亘ɡèn万里, 延续千年, 积淀了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这幅地图上,大家还可以看到我们成都产的丝绸,是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

小学生1:哇,老师,你看这条线好远,它都到欧洲了。我们的丝绸可以卖到那么远吗?

老师:没错,孩子们,丝绸有非常好的质感和漂亮的花纹,在历史上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种出口货物,而世界上很多人也都非常喜欢丝绸。咱们的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大家看这边,蜀锦是不是很漂亮啊?

众小学生:对、是的。。。。]

成都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蜀锦的主产区,工艺精湛,品种繁多,驰名中外。据国学大师饶宗颐在《梵学集》中分析,中国西南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与缅甸、印度等地以及东南亚地区发生了文化交流。印度地区所发现的有石斧和有段石锛,是沿陆路从中国进入东印度阿萨姆地区和沿海路进入孟加拉国的。在印度河文明哈拉巴发现的束丝符号,与理塘和四川汉墓所见相同,专家认为据此可确认丝织品传至域外。公元前4世纪印度古书《政事论》里提到“支那产丝和纽带”,又提到“出产在支那的成捆的丝”,据学者考证即是指成都出产的丝和丝织品。

商周时期,成都的丝绸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印度、西亚、中亚乃至欧洲,这条通道后人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早在商代中晚期,南方丝绸之路已初步开通,因为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的齿贝在这个时期出现在了广汉的三星堆蜀。另外,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仿海洋生物青铜雕像。专家还认为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看见的“蜀布”,其实就是成都生产的丝绸。扬雄《蜀都赋》写道:“黄润细布,一筒数金”,即丝绸以黄色的品质尤佳。印度考古所所长乔希曾指出,古梵文文献中印度教大神都喜欢穿中国丝绸,湿婆神尤其喜欢黄色的丝织品。季羡林曾在《中国丝绸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指出:“古代西南,特别是成都,丝业的茂盛,这一带与缅甸接壤,一向有交通,中国输入缅甸,通过缅甸又输入印度的丝的来源地不是别的地方,就正是这一带。”

公元前316,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伐蜀,结束古蜀国开明王朝的统治,建立蜀郡。蜀郡生产的织锦已享有盛名,以其织纹的精细、图案的生动、色彩的艳丽而别具一格,被人们称誉为“蜀锦”。据《史记·货殖列传》载,丝绸除做贡品外,还销至各地,并通过民间商道,辗转销往缅甸、印度。考古学家曾在阿富汗喀布尔附近发现了一座建于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堡垒内有大量的中国丝绸,喀布尔正当“南方丝绸之路”要道,据研究,这批丝绸是经“南方丝绸之路”转运到中亚的蜀锦。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公元前256年,蜀守李冰父子开始修筑从成都沿岷江而下至宜宾的道路,史称“五尺道”,而在秦统一中国后,派人修筑了由宜宾,经高县、筠连入云南盐津、大关、昭通抵曲靖的道路,这是在民间古道的基础上由官府组织修筑的第一条由四川成都至云南曲靖的道路。这便是南丝绸之路的东线。不过,随着秦朝的灭亡,这条官道随即被中断。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出兵收服夜郎国,并在夜郎之地设置犍为郡,其中昭通、大关一带则置为朱提县。随后,朝廷又令唐蒙、司马相如分别在西南地区开凿五尺道、灵关道。对西汉唐蒙所修之道,史称“南夷道”,亦称“唐蒙道”。它北起宜宾,经高县、筠连、豆沙关、大关、昭通、曲靖;司马相如所开灵关道,由成都经邛崃、庐山、汉源、西昌、大姚至祥云。不过,后来西南部落数次阻断“南夷道”。

公元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西南有一条途经身毒,也就是印度的道路,通往大夏,也就是如今的阿富汗,引起汉武帝重视,。于是他从犍为郡派出四路人马入滇探求道路,其中一路经滇东北南夷道抵达滇池,得知西部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常有蜀商活动。于是,汉武帝再度开发“南夷道”,派出军队开凿道路,继续从曲靖开通到滇西的洱海,直达腾冲、畹町。这条道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南边远地区政治经济交流,是一条沟通中国最古老的对外贸易的陆路交通。

而五尺道、灵关道在大理交汇以后被称为博南道或永昌道,经保山、德宏到缅甸、印度、阿富汗等国,或经保山、腾冲至缅甸、印度阿萨姆等地。这条商道的另一特点是,进入缅甸后,即分为陆海两路,同时西往,与印度南北境以至阿拉伯相通。这便是人们常提起的““蜀身毒道”。丝绸布帛、金银瓷器及农副产品等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缅印及东南亚、中东国家,缅印及东南亚、西欧等地的山货药材、珠宝玉石以及文化、艺术品等也由此传入国内。这条道路成为我国连接南亚、西亚而达欧洲的古代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2方

可见,文化、商贸的交流不因道路的艰难而阻断,当时的人们反倒是一路跨越千山万水,用勤劳智慧开拓出一条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繁华商贸的千年古道,同时,也正因这条古道打开了一扇友好交往的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