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26集:酿酒,一种饿着肚子的任性|川酒1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01 11:03:21 浏览次数:779 【字体:

说起酒,想必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跟它有关的故事。在中国,酒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更是人们居家生活,宴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餐前饭后,小酌怡情,婚丧嫁娶,觥筹交错。你要说你压根不了解酒,那怕是没法做个“社会人”了。 

我们中国各地酒的种类数不胜数,而在西南地区产出的“川酒”,可谓是“个中翘楚”。四川坐拥六大国家名酒“六朵金花”,还有闻名中外的“酒城”泸州,“酒都”宜宾,每年大大小小的“名酒节”更是接连不断。可以说,了解了“川酒”,就相当于了解了中国酒业的“半壁江山”。

从今天开始,舌尖上的四川将用25期的篇幅,为你讲解“川酒”的故事,告诉你为什么“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么好喝;告诉你就连诗仙李白也为之痴狂的“川酒”在酿造方面有哪些黑科技;告诉你,你喜欢的“歪嘴儿”是怎么来的……还有诸多品酒的知识,有趣的历史轶事,高冷的喝酒礼仪……不管你喝不喝酒,都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谈资。 

今天这期节目是川酒系列的第一期,看到节目标题,你可能会很疑惑,酿酒,怎么就成了一种“饿着肚子的任性”了呢?且听我们为你细细道来。

大家都知道,酒是由植物经过发酵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得来的。我们中国白酒的主要原料是小麦、高粱之类的粮食,而其它的酒,还会选择一些水果来酿造。比如葡萄酒、杜松子酒等等。

别看我们现代人生活物资丰富,各种品牌的酒琳琅满目。在古代,酒可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想喝也不一定喝得到,甚至为了酒喝,还要饿肚子,吃饱喝足,二者没法兼得。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力水平不高,耕地又少,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就非常有限,而古代的酿酒技术远没有现代这么完备,老话说:“三斤粮食一斤酒”,三斤粮食才能酿出一斤酒,这么高的成本,酿酒岂不是太“任性”了?

所以呀,在古代,大多数朝代都是禁酒的,三国时期,连年征战的曹军都是饿着肚子打仗,只有靠禁酒来保证粮草的供应。即使是相对和平的年代,粮食产量有所提高,酿酒的作坊也是由政府管制的,因为指不定就会遇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为了保证粮食的储备,就要严格控制酿酒的数量。

古人生活不易,为了省下粮食来酿酒,不得不冒着饿肚子的风险,但是有一个地方却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滴酒难求”,而这里却自古以来酒业兴旺,名酒辈出。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天府之国”——大四川。

四川自古就有“米粮足,酒酿熟”“粮丰酒香”的美誉,意思就是说,四川的粮食很多,四川的美酒也很多。从这个说法中就可以知道,四川产酒的第一个优势:这儿粮食多!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成都平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盛产水稻等粮食作物。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黑水青山之间,有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插琴(“种”)”,这里面说的“都广”指的就是成都平原,而所谓的“膏菽、膏稻、膏黍、膏稷”都是农作物,这句话连在一起,就是说成都平原是一个农作物繁多,粮食富足的地方。

粮食富足,就不用担心温饱问题。毕竟“搞事情”之前,总要先填饱肚子嘛!《淮南子》这本书里说“清醠之美,始于耒耜”,意思是,酿酒业的发展基于农业的发达,有余粮才能酿酒嘛!所以,相对富足的四川人民,“搞起事情”来,一点都不含糊,自然就酒业兴盛。 

四川产酒的第二个优势是:我们这儿“安逸”!大家都知道,战争对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古代生产力水平本来就不高,战争又会加剧对粮食的消耗,加上打仗还要征兵,庄稼没人耕种,粮食就更少了,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但是不同于全国的“局势”,四川酒业比较例外,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这里不缺粮食,酒业发展有很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山高皇帝远”,《蜀道难》这首诗我想你一定听到过吧。这首诗里很有名的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出了四川盆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

就是因为蜀道太难,所以四川盆地可以远离战乱,农业生产基本能够保证,加上“鞭长莫及”,历代王朝禁酒政策到了这里,都很难落实。

其实也很好理解。别的地方缺粮,四川不缺,所以“禁酒”条例本身就有点水土不服,再者酒业还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增加政府税收,地方官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见其成了。所以即使是元代对社会生产力造成较大破坏的频繁战乱,以及禁酒最严厉的清朝康熙乾隆时期,四川酒业所受到的冲击也很小。 

除此之外,在四川的城镇中,往往有多家酒坊一起酿酒,各自的酿酒方法又世代相传,为了争夺顾客,酿酒师傅们不断地提高着酒的品质。这样一来,既不缺粮食,又很少有政策的约束,再加上酿坊之间的良性竞争,四川的酒业,就在“任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酿制出的名酒,也逐渐在全国打出了名声。

 宋代人张能臣写过一篇《名酒记》的文章,梳理了全国各地的名酒品牌。里面记载四川的名酒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而在元代宋伯仁所著的《酒小史》一书中,罗列的四川名酒竟然有106种之多。

今天四川所产的名酒,基本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比如水井坊源自古代全兴大曲,五粮液源自杂粮酒,泸州老窖源自泸州大曲等。

成都有一曲歌谣广为流传,歌谣中唱道:“天府之国多佳酿,蜀都自古飘酒香,天适地利得独厚,琼浆玉液话短长”。听完了本期节目,想必你已经知道,“天适地利”就是四川酒业兴旺的主要原因了。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四川诸多名酒,我们会在后续节目中为你一一讲述,还有更多关于四川酒业的人文轶事,历史趣闻等你来听哦。舌尖上的四川,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