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27集:想要大碗喝酒?其实真的不容易!|川酒2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03 08:59:00 浏览次数: 【字体:

请点击此处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生活压力太大?加班加到掉头发?上班要挨老板骂,下班还要带娃娃。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心烦意乱的时候,要是能小酌一杯,放松放松,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曹操就说过嘛: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我们的印象里,酒一直是快意人生的代名词,三国演义里有“青梅煮酒论英雄”,武侠小说里有“仗剑江湖载酒行”,那些豪杰大侠的潇洒自在,着实让人心驰神往。恨不得穿越过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过瘾。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你也许不知道,在古代,就连那些勇闯天涯、吃穿不愁的侠客们想要喝酒,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有钱都买不到。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个朝代,国家对酿酒监管得非常严,从“难得一醉”到“想喝就喝”,中国人其实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

今天舌尖上的四川,我们就来讲讲这里面的故事。

上期节目我们说了,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本来就十分有限,加上天灾人祸,战乱频发,老百姓时不时吃不饱饭,酿酒自然也就成了一种“饿着肚子的任性”

任性当然全凭自愿,但是对统治者来说,老百姓吃不饱饭,很容易造成整个国家局势不稳。所以从西周开始,各个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实施过禁酒政策。

不过一开始,禁酒政策还不仅仅与粮食生产有关,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规劝社会风气。大家熟悉的周公旦,就是那位孔子的偶像,就曾经严厉地批判过喝酒,认为酒就是亡国的祸根。

周公旦在尚书里写到“商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由于纣王酗酒,淫乱,导致朝纲混乱,诸侯起义”。这跟《封神演义》里“酒池肉林”的故事差不多,我想大家也都听说过。

到了东汉时期,道教的首部经典《太平经》也从宗教的角度指出了喝酒的种种祸端,同样提出了禁酒的主张。《太平经》里说,酒容易让人疯狂,会使人癫狂误事,造成各种伤害,还大量消耗了粮食,造成难以治理的混乱,给帝王添加忧愁。

但是酿酒的技术毕竟就在那里,老百姓又有喝酒的需要,想要完全禁酒,那也不太现实,套用现在的话说,“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是远方又太远,没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难道还不能喝醉以后“让心去飞”?

所以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另外一种酒业管理制度出现了,那就是限制民间的酿酒和销售,实施国家专管。

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糊涂了,之前都说了,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各朝各代都不同程度实施禁酒令吗?那为啥国家又要专门来管理酒业呢?

其实说白了就一个字:“钱”。西汉时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让粮食不断积累,有了物质基础,酿酒业自然蒸蒸日上,饮酒的风气逐渐盛行,喝酒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私营的酒类产业,利润相当丰厚。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汉武帝时期负责管理经济的大臣,就是那个著名的理财专家桑弘羊,把盐、铁、酒这类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产业,都收归了国有,用来支撑对外战争的巨额军费开支。

那个时候,老百姓想要酿酒或卖酒,只能向国家缴纳费用,成为政府许可的商人或者“酒户”,户口本的户,否则就要受到制裁。而想要喝酒,就要看你是否囊中羞涩了,因为酒业专卖嘛,酒价也都是由国家定的。

这种国家对酒业的垄断,一直持续到了隋代初年,小编算了一下,有将近700年的历史。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制度随后就消失了,因为到了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军费开销日益加剧,国家又开始推行酒业专卖制度。

但是国家对酒业的垄断,毕竟会影响到整个酒类生产的规模,时间一长,也不利于国家积累财富,毕竟谁都想喝酒,这里面的利润,可大了去了。

而那些获得政府许可,从事酿酒和销售的人一般都是富商巨贾,他们越来越有钱,财富过于集中,对于政府来说,也有隐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唐代后期,安史之乱结束以后,政府为了应付军费开支,养活皇室和官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酒征收专门的赋税。想要酿酒?行啊,交税!

当时的做法是官府在酿酒的酒坊里分隔出一个个酒槽,提供酿酒用的原材料“酒曲”和专门的工具,由专门的官吏来管理酿酒生产,老百姓只需要上缴米和钱,就可以酿酒了。

到了北宋,这种“隔槽酿酒”的制度在全川范围内推行,每年的税收非常可观,高的在五六百万缗,最低的也有四百一十多万缗。

这个缗,是一个度量单位,怎么写呢?左边一个搅丝旁,右边的上面是一个人民的民,下面是一个曰字,孔子曰的那个曰。每一缗,相当于1两白银,由此你可以算出来,宋代四川每年的酒税,超过了400万两白银,是不是很可怕?

史料上记载,到了南宋,四川的酒税占全国酒税总收入的24%-49%,成为全川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我们都知道南宋面临来自辽、金、西夏多个国家的威胁,军费开支巨大,而四川的酒税支撑了全国20%以上的军费。

但其实这些数字还并不能完全反映当时四川的酿酒产业规模。因为四川地处偏远,尤其是川酒的主要产区——泸州、宜宾,因为和贵州、云南交界,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因而长期享受了特殊的照顾,税收制度相对松弛。

宋史里面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宋神宗时期,有人向当时泸州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建议,要他加强对当地的民间酒业的管理,这样每年就可以收取几十万的税钱。可是,这位官员一口否决这个建议,他考虑到泸州地情和民族关系复杂,不想因为多征税,闹出什么乱子。

四川因为地处边远之地,原本对于酿酒的管制就比较松散,加上酒税的征收又长期没有定额,逃税漏税者有机可乘,这就刺激了四川酿酒业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在唐宋时期,尤其是两宋,成都的酿酒业就稳居全国前列。元朝政府在全国普遍实施酒禁,但四川因为山川地貌复杂,禁酒令难以落实,酿酒业因此得以继续发展。

此后的明清两代直到民国,虽然政府对于酒业的政策多有变化,但都没有影响到四川酒业的发展的和壮大。

好了,今天我们介绍了不同朝代不同的酒业政策,以及对川酒的一些影响。总的来说,想要在古代喝上一杯美酒,不仅要受到粮食产量的影响、高额税收的限制、还要面临着社会舆论的压力,实在心累啊!

所以那些想要穿越的小伙伴,可要三思而后行了,不过要是你生活在四川,那可能会好一点,因为这里土地肥沃、粮食富足,不用担心没粮食酿酒,而且因为四川盆地地处西南,远离政治中心,因此酒业管理政策也比较松弛。

然而到了近代,一直以来兴旺发达的川酒业却遭遇了一场“滑铁卢”,变得一波三折,只能在动荡中艰难求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川酒也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它又是如何重新“翻盘”,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呢?

舌尖上的四川,下期节目,我们将为你讲述!

请点击此处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往期精彩回顾

【方志四川•川酒志音频】《舌尖上的四川》第26集 酿酒,一种饿着肚子的任性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酒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主播:荣红红(女)  邱博(男)

审稿:牛  淼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