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酒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3-01-20 10:20:11

《舌尖上的四川》第49集:李华伯:从爱国学生到副市长,爱拼才会赢!|川酒24

作者: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10 16:40:53 浏览次数: 【字体:

请点击此处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相信玩儿过《王者荣耀》的小伙伴对这句荡气回肠的台词都不会陌生,它出自英雄苏烈之口,一个被玩家们称为“王者峡谷中最坚挺的男人!”

 这个角色不仅出身世家望族,而且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在科举中拔得头筹,深得老师赏识,前途无量。然而面对繁花似锦的人生,他却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守卫边疆。

 选择苏烈这个角色的玩家,在玩到守卫长城的时候,每当战局惨烈,苏烈就会说出这句台词,鼓励战士们无惧生死、精忠报国,这份傲骨与雄心,让无数青年人热血沸腾!

 在中国的酿酒史上,也有这么一位热血青年,从愣头青到商界奇才,从酿酒大师到泸州首位专管酒业的副市长,他的一生变换了很多的身份,但唯一不变的,就是那股敢闯敢拼、为国为民的热血。

 正因为他,泸州长期以来各自为战的36家酒坊合为一体,组建了泸州老窖酒厂的前身,也正是他,在抗美援朝时,向国家捐赠了一架飞机,为抗击外敌做出了表率。这个人,就是中国近代酿酒大师——李华伯

 1904年,李华伯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富裕的酿酒世家,他的家族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开始经营酒坊,后来世代相传,在李华伯祖父和父亲的手里发展壮大,成为泸州当地有名的酒业品牌。

 虽然李华伯出生的时候,李氏家族已经成为泸州地方工商界的名门望族。但是李华伯天生性情飞扬、活泼好动,一开始对接手家族生意并不感兴趣。

 民国13年,也就是1924年, 19岁的李华伯就读于泸县中学。当时恰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在泸州川南师范学堂担任校长,领导教育改革。革命思想如星星之火,开始在泸州各所学校之间蔓延。

 李华伯深受恽代英的影响,一腔爱国热情充斥在他年轻的心中,他发动组织川南25所中学,成立了川南学生联合会,自己担任副会长,领导进步学生,组织各种爱国活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多名学生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并且号召收回租界,一百多人遭到英国巡捕的逮捕。

 当天下午,上万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各界纷纷成立后援会游行抗议, 呼吁打倒帝国主义。热血青年李华伯组织泸县中学、川南师范等学校的学生,在泸州沿江一带设立检查站,抵制洋货,不准外国轮船靠岸,并严禁国人私下搭乘外轮。

1926年,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运送6400桶洋油准备到泸州销售,李华伯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率领“川南学联”的成员焚毁了洋油,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英国政府的不满,当局立马派人追查组织者,李华伯因此被迫辍学避难。

 辍学之后,血气方刚的李华伯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发挥自己敢闯敢拼的精神,开始转变方向,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先后在泸县商会和银行工作,经营管理才能逐渐展现。

 就在这个时候,由于李华伯父亲经营不善、盲目扩张,李氏家族开办的盐业公司经营失败遭遇破产,殃及到了祖传的酒业,李记酒坊变得岌岌可危。

 关键时刻,李华伯临危受命,接手家族产业,开始着手对祖传的酿酒技艺和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

 在生产方面,李华伯一方面坚持选用粒大皮薄的上好高粱作为酿酒原料,一方面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控制窖池温度的经验,稳定了产品质量,同时又采用勾兑技术,让酿出来的新酒略微带着一种苹果香味,深受顾客的喜爱。

 在管理方面,李华伯采取人性化手段,直接让酒坊的首席酿酒师参与工艺革新和生产经营,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还每月定期组织工人们到家中聚餐,改善伙食,稳定劳资关系。

 在对外销售方面,李华伯充分利用自己在工商界的影响力,发挥泸州作为物资集散地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往来客商的口碑宣传,将李记酒坊的市场扩大到长江流域沿线的重庆、内江、赤水等地。

正是在他一系列的大胆革新下,濒临破产的李记酒坊恢复生产销售,重新焕发生机。

 尽管接手了家族的酿酒产业,但革命的精神一直在李华伯心中汹涌澎湃,他始终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等待机会报效国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酒精作为燃料,成为重要的战备物资,这极大地刺激了白酒的生产,泸州酿酒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高峰期。

 李华伯开始加大酒坊的生产量,以满足战争需求,支援前线抗战。同时,他四处奔走,号召泸州工商界人士为前线捐款捐物,他的这些行为得到了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赞誉。

 在得知三妹李青林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以后,李华伯不仅没有阻止,反而掩护她的身份,还为地下党的活动提供地点、食宿和经济支持。

1949年泸州解放,为恢复本地经济,国家大力扶持酒业生产,李华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将自己的酒坊和其他酒坊进行合并,成立了川南第一家公私合营的酒坊。

 他还在《川南日报》上亲自发表文章,呼吁全市工商业者行动起来,增强信心,努力经营,大力促进泸州市工商业的发展。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李华伯组织成立了泸州市工商联抗美援朝支委会,捐献出一架当时价值人民币15亿元的飞机,这为物资紧缺的新中国,解了燃眉之急。

 正是因为多年来李华伯为恢复发展泸州酿酒业、振兴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李华伯被选为泸州市副市长,成为泸州建市以来首位专门分管酒业的副市长。

 1954到1969年15年任职期间,李华伯积极建言献策,将泸州各自分散的36家酿酒作坊逐一联合起来,成立“泸州市公私合营曲酒厂”,后来又与地方国营泸州酒厂合并为“泸州市曲酒厂”,1964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泸州曲酒厂”,也就是今天享誉海内外的浓香鼻祖,泸州老窖酒厂的前身。

 从不畏强权的爱国学生到力挽狂澜的酒业大亨,再到功勋卓越的副市长,李华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用一生时间,书写下了对国家民族的一腔赤诚,成就了泸州酒业的一代繁荣。

 从内外交困到步履维艰再到国富民强,回望近代中国的历史,除了李华伯,还有很多酿酒大师,如同战士一般,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用自己的方式报效国家、振兴中华。

 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北大学霸,耗费55载的光阴投入酒业研究,科技救国,在抗战时期解决了我国物资紧缺的难题,又在解放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如今整个四川酒业的繁盛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是谁?他有着怎样传奇的故事?下一期节目,《舌尖上的四川》,我们将带你走进这位大神的世界。下期节目再见。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川酒志》,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喜马拉雅FM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彭家益 《舌尖上的四川》音频创作团队

主播:荣红红 邱 博

审稿:牛 淼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