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26集-四川跟大熊猫有关的NO.1 你知道几个?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20 18:35:28 浏览次数:1028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 罗鹏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2019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方志四川熊猫篇》带你一起走进国宝熊猫的生活。请听第26集《大熊猫的地盘》。

对于国宝大熊猫,我们总是希望其家族能够儿孙满堂、不断繁衍壮大,但世事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15年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这一场历时3年半的调查工作宣告结束,数百名调查人员的付出也有了最终成果。参与四调的四川调查队副队长古晓东说:“给世界一个交代、清查国宝数目,这些都是外界给我们工作的高大上称呼,我们常称自己叫‘捡屎队’。”可见调查工作的艰辛。在采访中,古晓东也跟我们介绍了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队伍情况:“四调在组建队伍(方面)就和三调完全不一样了。第一,人抽(调)得更多了,因为四调在前期策划方案做出来了以后,就发现调查的面积和范围要比三调大得多,还有技术方案的改变,有可能增加了(大熊猫)DNA分布信息的提取(工作),增加了技术手段,增加了调查内容,可能需要的人就更多,所以说当时组刚开始第一次试点的时候就是100多人的队伍。希望通过100多人的队伍锻炼培养四川(大熊猫)的保护(队伍),因为我们发现虽然三调、四调这10多年过去了,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大熊猫越来越受关注,但是从保护区来讲或者从基层林业部门来讲,(内部)人员更新并不快,老龄化比较严重了,三调的时候。平均年龄就只有20多岁,而到了四调的时候,我们调查队的平均年龄就到了30岁多一点,队伍中岁数最大的有接近50岁的,但这位是野外(工作)经验很丰富,体力也相当好,长期在野外一线坚持。

从1974年到2015年,全国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熊猫调查。这30多年间,我国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和种群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对比全国的四次大熊猫的调查结果发现,到2015年,大熊猫分布的县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次调查时,全国大熊猫分布的县有43个,第二次减少到34个,第三次上升到45个,到第四次调查时,野生大熊猫分布在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而四川大熊猫分布的县也经历了由多到少再到多的过程,第四次调查时四川野生大熊猫分布县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4个。

分布县经历了数量减少后又再次增加的过程,这也对应着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变化。第三次调查时,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超过230万公顷,同比增长了65%,栖息地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陕西省。四川省的增长幅度最小,不过和第二次调查比起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也增长了52%,荥经、什邡、彭州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三个县市。第四次调查时,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

通过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发现全国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公布时,熊猫分布区新建保护区27处,新增面积118万公顷,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已达67处,总面积达到336万公顷。已有66.8%的野生大熊猫和53.8%的大熊猫栖息地纳入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率不断提高。四川无论是新增保护区的数量还是新增的保护区面积,都位居全国之首。

 它可爱憨厚,是全球的明星动物;

 它有很多昵称:团子、胖达、滚滚……

 “国宝”熊猫在四川这片故土上,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再来看看全国先后进行的四次大熊猫调查所呈现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化。

虽然四次全国大熊猫资源调查采用的方法不完全一致,但仍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一次调查时大熊猫种群数量为2459只,第二次减少到1114只,第三次再增加到1596只,到第四次调查,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268只,达到1864只,增长16.8%,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这和大熊猫分布区、栖息地的变化情况一样,也经历了由多到少再稳中有升的变化过程,但还没有恢复到第一次调查时的种群规模。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方志四川熊猫篇   一起来听四川在大熊猫资源和保护管理中的多个全国第一。

从全国来看,到2015年,大熊猫分布区、栖息面积、自然保护区和种群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这和大熊猫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密不可分,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栖息环境明显改善。

四川省作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不管是所拥有的大熊猫资源,还是保护管理工作成效都居于全国首位。

全国75%的野外大熊猫在四川,这里有1387只野外大熊猫,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4.4%。四川无论是种群的数量还是种群的密度都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全国人工圈养种群规模快速发展,四川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排名全国第一。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211只,增加了128.66%。其中,育龄大熊猫占比上升,种群结构更加合理。并启动了野化放归工作,先后将3只经野化培训的人工繁育大熊猫放归自然.

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县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4个,栖息地面积增长11.8%,潜在栖息地面积增长6.3%,其中78.6%的大熊猫栖息地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全国第一。

四川的大熊猫分布区数量也居全国首位,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10个市州的38县市区都分布有大熊猫。

  听众朋友,今天的“纪念科学发现大熊猫 150周年”《四川地方志熊猫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稿审核:张兆法

音频制作: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       播:罗   鹏


来源: 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