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大熊猫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04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27集 治疗大熊猫不孕不育哪家强?大熊猫保育医院来帮忙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21 18:59:11 浏览次数:867 【字体: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罗鹏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2019年是科学发现大熊猫150周年,《方志四川熊猫篇》带你一起走进国宝熊猫的生活。请听第27集《大熊猫研究院》。

 2018年2月15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017年新生17只熊猫宝宝集体亮相,为全国人民送上最“萌”的新年祝福。虽然事隔一年多,但“滚滚”们那可爱的样子,想必你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工作人员和大熊猫宝宝合影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大熊猫保护机构。说起它的成立,还得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带来的第一次大熊猫缺食危机。

当时为了对大熊猫栖息地及生存状况进行深入的生态观测研究,1978年,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合作,在保护区臭水沟海拔2520米的山上,建立了五一棚大熊猫生态观察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展野生大熊猫的综合性科学研究。第二年,保护区又在英雄沟海拔2500米的山上建立了大熊猫饲养场,以救护、收容保护区内外患病的野生大熊猫。五一棚大熊猫生态观察站和英雄沟大熊猫饲养场,就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前身。

卧龙神树坪基地航拍全景

1980年6月,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协议,合作开展野生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和大熊猫迁地保护研究,并决定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建立大熊猫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1983年,研究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任务是围绕大熊猫的迁地保护进行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以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为公众教育展出和野外放归的种群需求提供支撑,综合开展大熊猫及珍稀动植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随着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卧龙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卧龙基地的大熊猫饲养员吴代福曾经这样介绍到:“基地是我们中国大熊猫保护的一个根,因为我们的一个起源就在这个地方,但从2010年开始,我们这个基地的职能就转变了,它的功能职能主要是做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然后我们又开始做野外大熊猫的野外引种这个项目。”

2015年12月28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12月28号,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名称虽然只有两个字的位置变化,但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不仅局限在四川一地,而是整合国内大熊猫科研资源,在四川、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新设或增加大熊猫科研机构和保护基地。同时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由卧龙、都江堰、雅安碧峰峡三个基地组成。

它可爱憨厚,是全球的明星动物;

它有很多昵称:团子、胖达、滚滚……

“国宝”熊猫在四川这片故土上,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

随着卧龙大熊猫圈养种群的迅速增加,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安全特别是疾病防治的问题开始紧迫起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应运而生,基地就位于植被、峡景和瀑布成就的碧峰峡风景区内。2003年9月21号,首批8只大熊猫从研究中心卧龙基地转移到碧峰峡新家园。5.12大地震后,碧峰峡基地为安置从卧龙疏散出来的大熊猫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基地圈养大熊猫80多只,成为全球圈养大熊猫最多的地方。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圈舍、科研设施、设备等损毁严重。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在香港特区政府援建下,四川省有关部门选址都江堰,建造了一个集大熊猫养老、救护与疾病防控于一体的保护机构。四川一些上了年纪或在其他地方受伤的大熊猫,都会被送到这里来调理、治疗。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耳朵了解四川,沿着150年来科学发现大熊猫的足迹,共同寻访四川从发现大熊猫到科学保护大熊猫的点滴故事——方志四川熊猫篇,一起来听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建有大熊猫兽舍、大熊猫保育医院、大熊猫育幼室、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等。1986年,以大熊猫“全全”和“莉莉”自然交配成功产下幼仔“蓝天”为标志,研究中心具备了大熊猫饲养管理、人工繁育研究的基本条件,全面启动了野外及室内的各项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大熊猫人工繁育方面,集中力量攻克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技术难关,提高圈养大熊猫的繁育能力。

2000年是创造历史奇迹的一年。圈养雌性大熊猫发情配种比历年都多,发情雌性大熊猫有11只。2000年大熊猫共计产仔8胎12仔,成活11仔(其中1只出生时已死亡),4个双胞胎,4个单胎,创大熊猫人工繁殖史上一年内产仔胎数和幼仔成活数最多这两项世界纪录。怀孕产仔率72.7%,幼仔成活率91.6%,均居全国首位。1991年至2004年,研究中心共繁殖47胎60仔,存活57仔。

 听众朋友,今天的“纪念科学发现大熊猫 150周年”《四川地方志熊猫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稿审核:张兆法

音频制作: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       播:罗   鹏


来源: 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