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5四川日报图片
工人加紧安装指廊上的玻璃幕墙
工人正在安装行李系统的灯带
1月1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内外,上千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奋战,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
重庆渝北区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如何在手机上申请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重庆日报记者郑宇摄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升级打造的“首朵金花”花乡农居。 谢平扬摄
目前生物城已形成起步区9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城市已开发面积达5.5平方公里。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去年,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企业、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世界首款超大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装置。
2020年生物城新建公立幼儿园、小学入园学生分别达到113人和79人。图为已建成投用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万汇小学。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和多方一起推动建设“天府疫苗谷”,携手打造全链条疫苗产业,助力生物城打造疫苗研发与生产的高地。
以1平方公里孵化园和加速器为核心抓手,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加速构建汇聚科创服务网络要素的科创空间。 (图片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提供)
长三角地区知名外资企业投资四川交流座谈会。
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招商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四川省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2020年以来,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全省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1万亿元,同比增长1%。(图片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提供)
大型墙绘杏林春暖图。
海派建筑风格的枣子巷牌坊。
枣子巷国医文化小景观——百眼药柜。
通过《枣巷变迁》,游客能了解到这条老街的前世今生。 本版图片均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
2019年9月,枣子巷变身归来,从陈旧的老街变成一条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新街巷。那些由巷子连缀的42个院落,也变成了共建共享的新院落。那些栽在街头、院落的30余棵枣子树,以春夏的翠绿、秋日的红枣,为这条小街留住别致的标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1月13日凌晨2时许,检修后的动车组停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存车场内。
为确保2021年春运期间上线动车组运行状态良好,成都动车段对配属的各型号动车组转向架、车顶高压设备和车内客服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整修和维护。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
1月5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巩长旸和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1月5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巩长旸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1月5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巩长旸(中)带领团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巩长旸研究员团队通过“靶向递送”的方式,达到精准杀死肿瘤细胞而不伤及正常细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目前,这项研究已经完成小鼠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预计5年左右能够进入临床试验,10年左右有望进入临床运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寰
朱治昭老人拉手风琴。
朱治昭老人手写的家书。
朱治昭老人在乐山凌云山留影。
雷健和他的舅舅。
《重庆越走越精彩》歌单。
生活在成都的雷健一家,和生活在重庆的舅舅朱治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2016年舅舅去世,有长达60余年的家书往来。
数百封家书,手写下的字字句句中,大多都是关于生活的絮絮叨叨,这些,正是亲人间最真切的惦念。而信中所记录的平凡家庭的起落和悲喜,也折射出时代变迁。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东汉画像砖·棚车(杨升庵博物馆藏)。 吴堃摄
灌县 (今都江堰市)独轮车。
滑竿(轿椅)。 均选自西德尼·D·甘博《风雨如磐 西德尼·D·甘博的中国影像1917—1932》
烟波青水泛竹筏。长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东汉画像砖·放筏(杨升庵博物馆藏)。 吴堃摄
行走于蜀道,智慧的川人除了步行,也不断造出方便出行和运载的交通工具。在《四川民间文化大典》一书中,专家和学者就钩沉了近30种,它们让蜀道“天堑变通途”。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峨眉三苏》(中国画)薛磊作
薛磊的作品讲究画面外的平静和画面内的张力,高古而稳健。他细腻而雅正的笔法,将俊逸气势与疏淡禅意跃然于纸。《峨眉三苏》是人文笔墨的典型代表,大片疏淡韵致的墨色里,重峦叠嶂,雾海澎湃,“三苏”神情雅正,悠然对坐,松涛、流水环绕四野。整个画面结构饱满,他让观者在山色溪流,古人对坐的高远意境中,体会出一个中国画家饱满生动的人文情怀。 (边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