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

巴蜀记忆

  • 父亲的手工面 邹永忠 非常清楚地记得我6岁那年,也就是1981年初春,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吹进了西南山区偏远的乡村,吹动了我家的柴禾门。那年惊蛰午后,山坳处出现3辆载着货物的黄牛架车缓慢而艰难地径直来到我家用石块、泥巴砌的院落内停...
  • 在今年8月成都图书馆推出的《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这些横跨于河、渠之上的桥梁,身姿妙曼,精致的廊桥、小巧的拱桥、平阔的直桥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有趣的是,其中不少桥,都和成都美食有着关联。
  • 三请半黎老 雷仕忠 半黎老是谁?就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李半黎,我常叫他李老。上世纪80年代,我曾三次请他老来崇庆县(现为“崇州市”)献艺,至今难以忘怀。 1973年起,我开始在《四川日报》陆续发表新闻稿、论文和...
  • 毛泽东周恩来都曾对他的菜品赞不绝口 “川菜圣手”罗国荣的传奇人生 罗楷经 一个甲子前的庚子年——1960年,新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服务业,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党和政府第一次给厨师、摄影人员以及理发师等72位表现优异的服务人员授予技...
  • 成都花会由来已久。唐人萧遘在《成都》一诗中写到“月晓已开花市合”,说明当时成都就已经有花会。到清代,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成都人纷纷前往青羊宫与二仙庵一带踏青赏花、购物,逐渐形成著名的青羊宫花会。
  • 1996年7月,马拉多纳像风暴一样席卷蓉城球迷自是难以忘怀球王献技成体而他骑人力三轮车绕着锦江宾馆转圈的影像则更是让人回味
  • 魂牵梦萦西郊河 曾经的磨底河在成都西郊声名赫赫,西郊平原上的河流沟渠大都与它有关。 磨底河自化成桥流来,在道士堰上游处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后,沿道士堰泄流而下,一路向南七弯八拐与下游的浣花溪在送仙桥处汇合后流入南河;磨底河在道...
  • 一座桥的记忆 袁豆 住在机电学院的时候,推开窗就能看见密地大桥。这座桥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张白纸轻轻勾勒出的一幅画。 密地大桥(1969年)(图片来源:攀枝花网) 父母是攀枝花初期的建设者,从遥远的北方随着部队来到攀枝花,在这片热土上...
  • 民国时期享誉全国的著名商号廖广东 董代富 周旭川 民国初年到建国初期,享誉全国的五金老字号,以剪刀、菜刀为主的商号名牌有三家:杭州张小泉、北京王麻子和四川廖广东。由于建国后廖广东停业,在它们退出历史舞台半个多世纪后,廖广东这块...
  • 张秀熟回忆在江油求学和教书的经历 导 读 本文系张秀熟1986年4月在江油地方史志工作者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回忆了他在江油求学、教书以及建立绵阳第一个党组织的经历。江油县党史办公室工作人员张白良录音记录,江油中学校长吉华铨整...
首页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尾页 共881条信息/共89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