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
2020-03-20 1700年的武汉黄鹤楼,为什么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作者 | 贝玛 思想潮专栏作家 来源 | 思想潮 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的武汉,人来人往不复,不吵不堵。 疫情尚不明朗,900万人还不知道何时能下楼。而屹立在长江畔的黄鹤楼,也沉默地注视着这个庚子年的所发生的一切。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
2020-03-19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韩国文化的历史基因与现实表现新冠疫情牵动世人,在这次疫情大战中,各国之间因彼此援助而互动频繁。如何让相似的援助内容传递出更多情感,是此次友邦互助花絮中的亮点。其中,同属汉字文化圈且地理相近的日韩两国最受国人瞩目。
-
2020-03-16 汲取中华文明力量 赢取抗疫胜利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应该静心沉思,回顾经典,汲取中华文明的精髓,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赋予自己最深沉和坚定的力量。古人讲,“不动性天不降灾,心不起恶念,地府不降病”。《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信心是赢得胜利的关...
-
2020-03-16 天道、人道、医道与疫情防控疫,这一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常见名称,是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自有人类,疾病就伴随而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传染性的。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疫病从商朝开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明确记有多种疫病名,如疟、疥、蛊等,并且...
-
2020-03-16 不倒的精神长城 ——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严重的危机,但这并没能动摇我们的必胜信念。这种必胜信念,不仅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执行能力,也源于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
2020-03-16 以判为贵 ——唐代选官制与判词书写“判”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大抵唐人风俗,自朝廷下至郡县,决事皆有辞,谓之‘判’,则书判科是也。”因此,“判”在古代指的是一种应用于司法、行政事务中起决定作用的公文形式,地位十分重要。
-
2020-03-16 也是一种历史: 传统中国法律的文学表达中国法律史研究,不只要考察历史中国的法律与实践,还要进一步解释传统中国民众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和法律情感的丰富意蕴。为此,深入研究传统中国的法律与文学,会有广阔前景。
-
2020-03-15 疫情防控中的健康礼仪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生活的常态。事实上,对于很多传染病来说,如果对行为习惯加以改变, 就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及蔓延。特别是在当下,重构健康礼仪,对于防控新冠病毒具有重要意义。 一、拱手复“礼” 社交礼仪是随着人类社会活...
-
2020-03-14 读《论语》该从何起步作者:侯婕《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4日 12版) 《宋本论语集注》 国家图书馆藏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加,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需求非常强烈。在众多经典中,《论语》是很多人的首选读物。但是...
-
2020-03-11 刘海天 ‖ 四川21个市州,竟包含了中华战疫的各种精神!中华战疫,举国同心。四川奉献,感人至深。21市州,地名含春。文化助力,情意殷殷。现逐一盘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地名及文化,分析其中所孕育的战疫救国民族精神。 成都市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成都的史籍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