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挖掘蚕丛文化可用数字体验 铸成都创新之城溯源的研学地‖蒋伟
挖掘蚕丛文化可用数字体验
铸成都创新之城溯源的研学地
蒋 伟
近日,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宣布成立,并发布了10个研学新场景和10条研学新路线。接下来协会将向社会征集100个研学新场景和100条研学新路线,打造一批具有成都标签和成都内涵的研学品牌产品,为成都研学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样本。
笔者认为,通过蚕丛文化梳理和蚕丛创新精神的挖掘,可打造为四川成都创新之城溯源和创新产品展示,铸造出一个特色研学旅游的示范基地。
蚕丛开古蜀创新与时尚之先河
古蜀国第一王“蚕丛”让远古游牧民族逐渐转变为农耕民族,又把山上野蚕改良为家蚕。他创新纺织技术开创了纺织新事业,用当时最时尚的“青衣”着装体察民情,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这一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追求时尚的思想意识,开启了古蜀国文明新的进程,有了古蜀先王蚕丛创新与时尚集一身的清晰画像,为当下“创新之城”和“时尚之都”的发展奠定了最原始基础。
蚕丛创新纺丝技术开启新时代,造就了成都是中国丝绸发祥地和“蜀锦”天下“母锦”的伟大地位,更有了“锦官城”这一世界唯一性的城市命名,让成都这座千年古城与纺织丝绸有了永恒的文化标注,更有了时尚之都的标签。创新引领时尚,时尚体现创新。“创新之城”和“时尚之都”的成都,有了两者集一身的冠名,而古蜀先王“蚕丛”是创新与时尚最早的践行和推动者。
瞿上城是成都创新之城和创新精神的溯源地
成都有“创新之城”称谓,“蚕丛”就是首位体现创新意识和展现伟大精神的古蜀先贤。说起成都的“城”和“创新精神”,我们一定会从蚕丛王第一建都和体现创新意识的“瞿上城”开始。
瞿上城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晋·常璩《华阳国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但置于何时、何地,常璩未作说明。宋代罗泌在其所著《路史》的《国名纪·古国》篇中最早考证记载:“瞿: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有瞿上城,益(州)西南二十(里)。县北有瞿上乡。”明确“瞿上”是个城的概念。宋代罗泌《路史·前纪》卷四云:“蜀山氏,其始祖蚕丛,纵目,王瞿上。”明确瞿上城是蚕丛王时的瞿上城。
根据多方专家学者考察论证,“瞿上城”就是现在成都双流的九倒拐处,也就说明古蜀先王蚕丛是在现在的九倒拐处建立了古蜀国第一个都城,以创新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开启了治理国家的伟大进程。
华阳河池遗址出土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陶土纺轮,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以纵目人像为代表的青铜器,已将古蜀先民的创新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三星堆新出土的“月光宝盒”青铜器上的丝织物残留,更让古蜀先王蚕丛“其纵目、始称王”和“教人养蚕”的画像越来越清晰明了。这些都说明蚕丛不仅是国君,还是一位养蚕专家,他改良桑蚕创新纺丝的优良品质,开了成都创新和时尚之先河,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孕育出来了蜀地文明无数的精彩。
文化赋能乡村打造有成都文化标签的研学好产品
古蜀文化、文博探秘、传统非遗是研学旅游的重要内容,通过“蚕丛文化”的梳理,挖掘出“蚕丛创新精神”核心价值,弘扬其精神辐射关联产业发展,充分响应国家六部委提出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号召,把古蜀文化、文博探秘、传统非遗等资源内容要素有效进行融合述说,就可打造成为成都创新之城溯源和蚕丛创新精神展示地,打造成为全川及成都范围内创新产品展示(涵盖文创产品)的现代数字博物馆体验地。
通过这种形式达到传承传统文化铭记古蜀先贤的创新精神,实现研学旅游打造新业态,有效助力一些关联乡村走向振兴,同时可推动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铸造一个在全国有示范代表性的研学旅游基地,打造出一个有成都文化标签和研学品牌度的好产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蒋 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