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亢振洲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与湖北

作者:亢振洲 来源:太原道 发布时间:2020-02-26 09:28:07 浏览次数:499 【字体:

电视剧《于成龙》的播出,使 于成龙声名远播,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著名廉臣。

据《清史稿》卷二七七《于成龙传》记载, 于成龙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江西总督兼管江苏、安徽两省巡抚任上去世。逝世后“将军、都统、僚吏入室,惟笥中绨袍一袭,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也就是说,于成龙兼身三省“省委书记”,死后下属们清点他的衣物时,箱子里只有绸袍子一件,床头上只有几罐饮食调料而已。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人(今吕梁市方山县)。他是前明的一名副榜贡生“循资”按格于顺治十八(1661年)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这年他已经45岁了。

于成龙到罗山后,“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及时捕治,请于上官,讞实即处之,民安其居。”即他召集官吏百姓加以抚慰,发布编制保甲的命令。发现盗贼立即派人抓捕处理,向上级请示汇报,审讯确实便加以处决,百姓因此得以安居。

于成龙“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疏盐引,建学宫,创建养老院……县大治”。因此被总督卢兴祖等人在官吏考核中保举为“卓异”,也就是考核特优了。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因工作出色,又“迁四川合川知州”,官职大了一级。在合川不到7年,由于政绩突出,又被巡抚张朝珍举为“卓异”。

康熙十三年(1674年),“署武昌知府。”由此于成龙到了武昌,官职升到了地市级“一把手”,到了湖北省任职了。

到武昌任职后,正是吴三桂造反进犯湖南之际。当时的官军都在岳州和叛军作战,有公文命令于成龙造浮桥以渡官军,“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不知是水太大,还是豆腐渣工程,反正因为桥塌了,于成龙被免了职。

这时候的吴三桂在湖北各州县到处发布檄文,麻城、大冶、黄冈、黄安各地的盗贼趁机四起,依靠吴三桂的势力,“皆倚山结寨应三桂”。有一个会巫术的人叫黄金龙,藏在兴宁山里,阴谋策动内乱。还有一个叫刘君孚的人,“曾为成龙役,善捕盗,亦得三桂扎,与金龙等结大盗周铁爪,据曹家河以叛。

巡抚张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于成龙“诇知”,也就是侦察到“君孚虽反,众未合,犹豫持两端。”于是日夜兼程,赶往叛贼营地。走到距离那里还有十多里地的地方,于成龙停止前进住下来,公开张榜宣布:“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余计,皆贷之。”接着他派遣当地的乡约劝谕刘君孚,投降的人可以饶恕死罪。随后他就骑了一头黑骡子前去,只带了两个随从,打着伞,敲着锣,“张盖鸣钲”,迳入贼舍”。

于成龙叫刘君孚出来相见,刘君孚叩头接受了招抚,降服了他几千名部下,划分地区收编,把其中勇敢者登记入册,督率他们进攻叛军。

黄金龙逃到纸棚河,和他的首领邹君申前往守护山寨,于成龙也把他们逮住杀了。

张朝珍把此情况上奏给朝廷,请求恢复于成龙官职,“即擢黄州知府”,相当于现在的“火线提拔”,康熙皇帝便同意了。

此时,各路盗贼何士荣在永宁乡造反,陈鼎业在阳逻造反,鲍世庸在泉畈造反,各有部下几千人,当时被称为“东山贼”。他们和湖口、宁州各路盗贼遥相呼应准备会合,将要赶往黄州。当时各镇的部队都随同大军夺取湖南,黄州城里的官吏百姓一共只有几百人,大家议论,都表示退守麻城。

在此关头成龙曰:“‘黄州,七郡门户,我师屯荆、岳,运转取道于此。弃此不守,荆、岳且瓦解。’誓死不去。”于是,便召募当地武装二千人,派遣黄冈知县李经政进攻阳逻,抓住陈鼎业予以诛杀。何士荣率领贼军几次进犯,从牧马崖分兵两路向黄州进攻。于成龙派遣千总罗登云带领一千人抵挡东路,自己亲率兵抵挡西路。命令千总吴之兰攻击左边,武举人张尚圣攻击右边,于成龙尽力冲击敌人的中间部队。“战合,之兰中枪死,师少却;成龙策马冒矢迳前,顾千总李茂升曰:‘我死,汝归报巡抚!’茂升战甚力,尚圣自右出贼后,贼大败,生致士荣,欄送朝珍,遂进克泉畈。”这一仗等于生擒了贼首何士荣,把他装在囚车里,押送到巡抚张朝珍那里,遂又进攻收复了泉畈。此战前后一共24天,“东山贼”全部被剿灭。

康熙十五年(1676年),农业歉收发生饥荒,谣言又起,于成龙便着令修复赤壁的亭子和水榭,每天和下属官员在那里吟诗游览。老百姓看到这些,民心因此大为安定。此时,于成龙的继母去世(于成龙从小失去母亲,把继母当生母),按照道理应该“丁忧”,也就是说应该离任在家守孝。总督蔡毓荣上奏朝廷,让他“夺情视事”。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增设江防道一职,以黄州为驻地,任命于成龙为道员。

按照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的道员官阶不定,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清代的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也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的。于成龙也就是专职管理长江堤防的“一把手”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正式结束了在湖北的4年官涯,升职为福建按察使;康熙十九年又迁升为直隶巡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死在江西总督兼管江苏、安徽两省巡抚任上,终年67岁。

于成龙在外做官23年,为官清廉,去世后康熙帝御赐祭奠安葬,谥号为“清瑞”。

当然清廉的人不会和别人同流合污,因此也常常遭到一些人诬陷和栽赃。但康熙帝不愧为一代明帝,评价于成龙:“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清廉,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耿直,不肖挟仇馋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去世后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也就是于成龙去世后的当年冬天,“康熙南巡至江宁(南京),谕知府于成龙曰:‘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这个于成龙当然不是山西于成龙,只是和他的前任于成龙同名同姓,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他也一生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也官至一品,谥襄勤。

这就是于成龙在湖北的故事,我想于成龙在湖北的名声一定不会比在故乡山西差,说不定更响亮呢!

来源:太原道

作者:亢振洲

来源: 太原道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