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薛涛像——文采价逾五云高 诸家丹青绘薛涛

作者:方志武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9 15:21:07 浏览次数:710 【字体:

薛涛像

文采价逾五云高 诸家丹青绘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擅长写诗,文采斐然,与鱼弦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是唐代女诗人中现存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幼时跟随父亲流寓成都,晚年居于锦江边上的碧鸡坊。

优雅薛涛汉玉像 望江竹林深处藏

清光绪年间,人们为纪念薛涛,在成都锦江南岸建造望江楼,民国时期辟为望江楼公园。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因此在园内遍栽各类佳竹,望江楼公园遂成为国内名竹荟萃之地,也是凭吊薛涛的圣地。

成都望江楼,李可染作,纸本设色,50.5×43.5cm (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在望江楼公园中部的竹林深处,有一座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的薛涛像,她体态丰润,脸似玉盘,发冠高耸,身着罗衣,手执诗卷。从远处望去,薛涛似行吟于茂林修竹之间;也仿佛在晓雾迷漫之中含笑走来,颇具优雅和朦胧之美。雕像建成于1984年,由成都市园林局温昌绪设计,四川省大理石工业公司谭云等人雕刻。薛涛像的落成,当代万千游客及追崇才女容貌和风度的薛涛诗迷们得以一睹薛涛风采。

薛涛像(图片来源:成都望江楼公园官网)

一时画手知多少 不画崔徽画薛涛

薛涛为唐代诗人,唐代的绘画、雕塑艺术也高度发达,但至今未发现创作于唐代的薛涛画像或塑像。到了清代,绘画薛涛像之风开始盛行。清张怀溥《薛涛吟诗楼》云:“文章身价五云高,名流矜宠凤凰毛。一时画手知多少,不画崔徽画薛涛。”崔徽是唐代美女,后文人墨客多用其名来代指美丽多情或善画的少女,“不画崔徽画薛涛”,足见时人对画薛涛像的热衷。当时的刻本《历朝名媛诗词》及《百美新咏图传》中,均有薛涛像插图。道光年间的《鸿雪偶存》及光绪年间的《洪度集》,也皆有薛涛半身像插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望江楼公园修建清妴室(妴,音渊,同婉),遂邀请冯协中画薛涛全身立像,由罗湘刻成石碑置于清妴室内。此薛涛全身立画像曾多次被引用:1933年出版的《文艺辞典·续编》内,就有王安节临摹此立画像的插图;近数十年出版的国内外书刊中,也多次引用此作品;望江楼公园附近,曾有人制作此立画像的拓本出售。

薛涛画像(梅凯 绘,图片来源:《巴蜀史志》“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不过,对于上述这些画作与薛涛本人的贴近程度,国画大师张大千认为,唐人穿的衣服袖子均为小袖,履尖露而不藏,而这些画像袖型、鞋履,却不同于唐朝风格,展示的为宋人风格。因此,张大千专门绘制了一幅薛涛画像。1947年,张大千用明纸、明墨、工笔描金彩绘了《薛涛制笺图》,并赠予成都现代诗人张篷舟。图中薛涛全身立像,一派唐人风格,堪称精品。同年,《中国生活》画报采用此画为封面。1949年,张篷舟采用此画作为其《薛涛》一书的插图。1956年,张篷舟将此画捐赠给成都市文化局。不幸的是,20世纪60年代,此画遗失。

后来,也有不少画家绘制薛涛画像,其中赵蕴玉所绘的笔致甚佳,1981年,张篷舟《薛涛诗笺》一书出版时就将其印作封面。

薛涛画像 赵蕴玉 作

因薛涛当年曾有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之行,1984年,三台县邀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啸音塑薛涛像,最终,此像用玻璃钢材料制成。

这些风姿各异的薛涛像作品,都是美术家理想中的薛涛。至于她真正的面貌和风度如何,世人不得而知。但是,她的传奇色彩,伴随着人们对她的怀念,经久不衰。

(参考:《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张则正、季国平编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