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玄奘受戒于成都?
玄奘受戒于成都?
《西游记》里的唐僧,据史载确有其人,法号叫玄奘,俗称唐僧,唐代著名旅行家,中国佛教大译经家。
《玄奘西行图》中的玄奘像
据《续高僧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载,玄奘本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法名玄奘。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 玄奘23岁时在成都受戒学律。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西去印度,途中经历了八百里渺无人烟的沙漠,攀登险恶的崇山峻岭,跋涉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虽不似《西游记》中所夸张的“盘丝洞”“通天河”“火焰山”等“九九八十一难”那样艰险魔劫,却也算得上备受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他行程5万里,往返17年,历尽千难万险,至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后游历了110个国家,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印度带回佛教经论657部,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增添了光辉。他将沿途见闻撰 《大唐西域记》12卷,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南亚、中亚地区古代文化的珍贵史料。
《大唐西域记》
玄奘法师,在中国译经史上是一位划时代人物,备受人们的称颂;而他在成都学律受戒一事,佛门四众也引以光彩。因此,对玄奘受戒的寺庙有很多争论。其中一个说法是,玄奘受戒于大慈寺。
不过,玄奘果真在成都大慈寺受的戒吗?
成都大慈寺
从文献上看,玄奘在成都受戒不容置疑,是有记载的,但史料却没有提玄奘在大慈寺受戒。田光烈编著的《玄奘哲学研究》载“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他十九岁,离开了在王世充黑暗统治下的洛阳,随二兄长捷到了长安,又由长安到成都,再由成都到荆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廿三岁在成都受戒学律”。
民国时期,史学界公认,玄奘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成都受具足戒。而大慈寺创建年代,一般认为是唐至德(公元756—758年)中建。《大清—统志》:“在华阳县(署)东。唐至德(公元756—758年)中建。明皇书:大圣慈寺额,即此寺也。”《旧志》(指嘉庆《华阳县志》)引《佛祖统记》称:“唐元(玄)宗幸成都,沙门英幹施粥救贫馁,勅建大圣慈寺”。《蜀中广记·名胜记》云:“大慈寺唐至德年建,旧有肃宗书大圣慈寺四字,盖勅赐也。”
大慈寺山门
据考证,玄奘在成都受戒是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而大慈寺创建年代乃唐至德年间(公元756—758年)。以此说来,玄奘受戒130年后大慈寺才开始修建。所以玄奘在大慈寺受戒之说是立不住脚的。
那么,玄奘又在成都何处寺庙受戒呢?
据考证,玄奘出家是在成都圣寿寺,其遗址在今西胜街一带。据天启《成都府志·祠庙》谓“该寺建于东汉”,嘉庆《四川通志·寺观》谓建于汉代。究竟是东汉、西汉?无从查考。从文献上看 ,圣寿寺是成都比较古老的一座寺院。《高僧传》谓晋惠持入蜀,止金渊精舍,即其地也,可见晋代即有了此寺。历史上曾用龙渊、空慧、圣寿,以及石犀、石牛等寺名。建筑宏伟,有屋四百楹,发展至36院。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常住僧达700余人。至元明渐衰,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建筑满城被占用。
玄奘灵骨塔
从创建年代和建筑规模看,晋代至唐初,圣寿寺在成都堪称众寺之冠,所以晋代高僧惠持入蜀即住于此,时玄奘入蜀也不会住在他处。据四川省文史馆《成都城坊古迹考·佛教石犀寺》载:“据《慈恩传》及唐人《高僧传》载:玄奘尝住此寺,且受戒于此”。因此,玄奘应受戒于圣寿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方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