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之窗
-
2024-01-23 【历史文化】唱哭韩红与黄绮珊,成都为什么叫“成都”?唱哭韩红与黄绮珊成都为什么叫“成都”? 2016年 成都蒲江出土一支 沾满淤泥与杂物的青铜矛 矛上有两个古雅的篆字 “成都” 这是迄今为止成都地区出土的 唯一一件 刻有这座城市名字的青铜矛 同年 民谣歌手赵雷发行第三张个人音乐专辑 其中收...
-
2024-01-22 【历史文化】新繁东湖:唐代园林孤本‖石维明新繁东湖 唐代园林孤本 我国建于唐代并有遗迹可考的人文园林只存两处。一处是山西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林建筑景观已不存,仅余夯土层及一个水塘;另一处即是被称为“西蜀名园”的新繁东湖,较好地保存了唐代园林遗址,所以被专家称为“中国唐代园林...
-
2024-01-22 【文史英华】三苏家庭教育的现代价值‖刘清泉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三苏家庭教育的现代价值 刘清泉 “一门父子三词客”,“词客”不是词人之意,而是擅长文词的人。“三词客”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合称“三苏”。“三苏”之名,始见于北宋王辟之著《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
-
2024-01-22 【文史英华】嘉湖书院:触摸文脉绵延的记忆‖郑学超嘉湖书院 触摸文脉绵延的记忆 郑学超 “任虚一望庆云乡,黄橘丹枫衬晓光。不知橘柚归何处,无数荆榛起暮烟。”南充,川北圣地,果郡名都。 “金泉矗危峰,嘉陵駴奔浪。烟舫中流急,沙静明如雪,一片果州城,影落琉璃帐。”城市斑斓,一城文脉,慢品人...
-
2024-01-22 【历史文化】“中国信史”漫谈‖韩小东“中国信史”漫谈 韩小东 大三要选修,在甲骨文和明史两门课之间踌躇,最后还是选了明史。 教明史的是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导顾城先生。起初不知先生大名,只是觉得明史比甲骨文更贴近日后的生活。没想到30年过去了,每每谈起历史,都要想到顾城...
-
2024-01-21 【文史英华】眉山与三苏的产生‖潘殊闲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 潘殊闲 三苏崛起于宋开国百年前后,并悉数从眉山走出,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乡土基因的角度言,可谓眉山孕育了三苏。这包括眉山的钟灵毓秀、眉山自唐以来的移民文化;眉...
-
2024-01-21 【历史文化】一座服役超240年的公路古桥——合龙溪大桥‖王飞一座服役超240年的公路古桥 合龙溪大桥 王 飞 合江县赤水河上流传着船工号子:“赤水河,万古流。上酿酒,下酿油。船工苦,船工愁,好在不缺酒和(酱)油”。坐落在赤水河旁的先市镇,如今以“先市酱油”和神童合江县令先汪闻名天下。先市一直以来就...
-
2024-01-21 【历史文化】郫县古城:成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郫县古城 成都历史上第一座都城 每一座古城都有自己的气质和味道,在郫都,历史底蕴厚重,千年古韵犹在,包括古城遗址在内的一系列震惊中外的考古成就,见证了古蜀文明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源远流长。追溯其上千年的历史中,郫县古城遗址的发现,让这...
-
2024-01-20 【文史英华】眉山苏氏家风家教解密(四)——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周云容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眉山苏氏家风家教解密(四) 周云容 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唐·灵祐《警策文》) 三苏一生交游甚广,“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悲田院乞儿,眼前...
-
2024-01-17 【历史文化】石塔里的文字信仰‖向先锋石塔里的文字信仰 向先锋 惜字塔,又称字库塔、圣迹亭、敬字亭、惜字宫、惜字炉等,是一种专门为焚化文字而建的塔,是人们将写有文字的纸被送到这里焚化,人们相信文字可以从这里回到天上。 所以,古时写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有秽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