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路径、强人才,更好地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光明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正快速发展,并通过与“一带一路”的融合产生国际影响。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人才不足等问题,那么您是怎样看待这一现状?
蔡尚伟:人的生存,本质上是精神性生存、文化性生存。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下,文化产业的作用、地位不断彰显。近几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经济形势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并通过与“一带一路”相关共建国家和地区加强文化产业合作,提高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并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 10.7%。在面临严峻疫情挑战的202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资产总量、利润总额、投资规模保持增长。而在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20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2021年,九大文化行业营业收入与 2020年相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43个行业种类中,41个行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增长面达95.3%。
从两年平均增速看,虽然面对比较复杂的形势,但很多行业仍然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其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作生产4个行业增速高于文化企业平均水平,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6.7%、13.8%、10.5%和9.7%;文化投资运营、文化装备生产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8.4%、7.2%。这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值得在今后的国家经济发展布局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有关方面应该出台更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动能,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和社会总体发展的赋能、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融合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另外,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文化新业态的发展壮大有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数字文化产业在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可以进一步促进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数字经济部类的协同发展,壮大数字文化产业及整个文化产业体系的体量,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可以特别着意布局智能文创,加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产业各环节、各方面全面深度结合,瞄准世界前沿,择机弯道超车,实现中国文化生产力、创造力的全面跃升。
人才因素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有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爆发式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年轻人在同龄人中占比已经非常之高,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院校也为数不少。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中,仍然暴露出明显的人才紧缺问题。最紧缺的就是有文化、善创意、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地区和企业也缺少国际化的高端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很多用人单位也反映,不少年轻人才身上还存在着动力不足、目标不清、创意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作品、产品的质量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等结合的全面、全程教育体系。可以从娃娃开始,培养其好奇心、想象力、表达力等。高等教育阶段尤其要破除狭隘的“专业主义”,鼓励学生厚基础、宽口径、敢创新、勤实践,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勇敢地面对社会,面对未来,面对世界、面对挑战,为文化产业准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光明网:这几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的融合状况是怎样的呢?
蔡尚伟:“一带一路”已经走过十多年历程。通过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旅游、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健康、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等领域项目的融合,中国文化产业扩充了发展资源,获得了广阔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增长。
第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交流项目融合。中国启动实施了“文化丝路”计划。中国与文莱、柬埔寨、希腊、意大利、马来西亚、俄罗斯及东盟等共同举办文化年,与共建国家互办文物展、电影节、艺术节、图书展、音乐节等活动及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实施“一带一路”主题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推广项目、“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和文化睦邻工程,扎实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创建合作平台,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成员单位达620家,国外成员单位就有401家。
围绕“一带一路”的大型展会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敦煌文博会、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已经成为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推动丝路相关共建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丝路一家亲”“健康爱心包”“鲁班工坊”“幸福泉”“光明行”“爱心包裹”“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孔子课堂”等人文交流项目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公益性的文化交流项目产生了直接的文化消费,也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流通与对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旅游项目融合。有14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中国签署了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中国在18个国家设立20家旅游办事处,其中8家设在共建国家。中国很多地区举办了“一带一路”旅游方面的会展活动。如宁夏连续举办多届中阿旅行商大会和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中国宁夏(沙坡头)丝绸之路大漠黄河国际文化旅游节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各地积极打造世界级的旅游平台、产业项目,文旅企业多次赴“一带一路”沿线开展推广、投资,成效显著。例如,世界旅游联盟与浙江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文件,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萧山湘湖。西安打造了丝路文化主题乐园“丝路欢乐世界”。通过异域风情建筑、互动游乐设施、沉浸式文化元素等让游客在乐游中感受丝路文化。
中国也积极与“一带一路”相关共建国家合作文化旅游项目。越南的千年古镇会安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中越联袂打造了山水实景演出项目《会安记忆》。2019年,《会安记忆》成为文旅部公示的45个“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之一。四川自贡彩灯也点亮了一带一路,多家川企到吴哥窟开展旅游演艺项目。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化产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旅游项目,得到了自然的关联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教育项目融合。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4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层面也面向共建国家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中国院校在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汉语桥”夏令营项目累计邀请100余个共建国家近5万名青少年来华访学,支持143个共建国家10万名中文爱好者线上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7年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及相关活动;合作设立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很多地方也积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办学,比如成都就开设了东盟艺术学院。这些教育项目具有周期长、程度深、内容多的特征,文化产业在教材、教学视频、研学等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合作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建筑、通讯设施等基础性、大体量、资金密集的项目。文化产业与之进行融合,搭车发展,是较好的一条路径。一些项目也进行了有益的文化及文化产业融合的尝试。比如,由中国中车生产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生产的标准以及整体形象都是按照符合印尼当地的环境条件和文化进行设计的。车身配有由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纹理抽象的红色多边形图案,体现所在国文化元素,有利于促进深度、全面的合作。
中建一局承建了科威特大学城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建一局将“拓展幸福空间”作为项目文化融合的终极目标,为了建立多文化融合的大家庭,专门设立书香项目,建立了“书香角”,对中方和外籍员工开放,促进其能力提升,通过文化交流建设企业文化。书籍涵盖建筑英语词典、阿拉伯语、一级建造师教材、中外文化等多个领域。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直接拉动了文化消费,还对大型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做好了铺垫。
第五,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医疗健康项目融合。在“健康丝绸之路”的建设中,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进行了广泛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文化也推广到了全球众多地方。中国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地都建立了中医中心。新冠疫情也让中医药文化受到了一带一路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这些背景下,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鲜明文化特色的康养文化产业与医疗项目实现了有机、多样的融合,使得中国文化产业有了走入“一带一路”寻常百姓家的清晰路径。
此外,文化产业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装备制造项目、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融合都有了一些初步成果,为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光明网记者郑彦整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