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满目青山夕照明——读张先哲散文集《夕阳山外山》‖刘德元

作者:刘德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25 10:26:01 浏览次数: 【字体:

满目青山夕照明

——读张先哲散文集《夕阳山外山》

刘德元

开国元帅叶剑英的《八十抒怀》有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帅的意思是,我的年龄已接近黄昏,但还是高兴地把这个时代歌颂,放眼望去,青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光明。

前不久,喜得我市作家张先哲老师的“黄昏”大作《夕阳山外山》。拜读之余,感觉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夕阳山外山》 张先哲 著

当下,写散文的人很多,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多。但能像张先哲的《夕阳山外山》凭借简短文字便足以令人目光为其驻足的,委实不多。

张先哲的散文集收录文章32篇,著名作家傅恒作《序》,加作者《后记》计10印张近20万字。

读张先哲的文章,文如其人,知性且清澈,我把它归纳为:少煽情,多率性;少张扬,多沉静;少铺排,多省思。读他的文字是需要细咂慢品的,倘若视线仅仅粗略地从其字面上滑过,至多或是只能领略到些许他的文字之美,却不可能领略其内涵的深度、真切的生命体验以及属于他个人的某种深沉却又充满哲理逼人的感受力。这无疑也是我欣赏张先哲文字的原因之一。

张先哲阅历丰富,世代书香,其父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川大学子,母亲是省女中才女,本人是老三届,曾下乡简阳,是文艺骨干,当过工人,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毕业后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到了晚年,又与魏光武等人一起创办“内江文友部落”公众号,为他人作嫁衣,不亦乐乎。正是这些丰富的阅历,成就了《夕阳山外山》这部散文佳作。通读这部散文集,觉得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乃至对内容“吸睛”般的渲染,而吸引人的恰恰是在于其本人的切身经历,在于其朴素语言,在于其所提供给读者的丰厚知识与超大信息量。比如,他写父母双双都是“地下党”并在自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既不夸大父母从事地下工作的“功绩”,也不张扬自己“红二代”的身份,却实实在在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心情。特别是自贡盐业公司一群工人围着收音机“偷听”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消息的那段描写,再现了当时的人心所向;写父亲深夜在家收听到“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强渡长江”(《电波传喜讯 川南迎解放》)的消息时,那种兴奋不已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让读者心绪难平。这篇文章是该部散文集的开局之作,具有先声夺人之效。

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发现,张先哲的许多篇什都采用了“童年视角”(如《甜城记忆(一)(二)(三)》)。张先哲笔下儿时的种种情境,无不以“情”为主线,其中有“听妈妈说”的事情,有“自己经历”的事情。童年回忆实际上是属于每个人自由精神的母腹,是人的本真属性的安居之所,也是每个人“精神原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回忆中的亲情、友情以及作者对家乡、对故乡的情愫,令那已逝去的乐园般的童年情景更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快感。张先哲的《童年印象》纵横交织,语言充满童趣:“到了晚上,福音堂的围墙下摆着一排的小摊,都点着亮油壶,卖瓜子花生水果等。福音堂再往上走有几个凉水摊子,摊子上都放着一个白瓷的笑罗汉,并摆满了各式瓶子装的红色的、绿色的糖水。一百元(相当于后来的1分钱)一瓶买下后,老板用一小棍在小瓶里沾点薄荷,在糖水里搅动几下,这样喝起来倍感凉爽。”这样的文字,真实真切,真诚真挚,既见“剪刀坝”的岁月沧桑,又见作者笔下激情感性的文学意味。更令人欣赏的是,在《夕阳山外山》这部散文集中,张先哲在其“知青故事”的字里行间所氤氲且弥散着的浓浓的真情与温暖,乃至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读罢会感受到一种被温柔关怀的悲情,爱怜与呵护,更有一份心灵被抚慰疗愈的熨帖。

张先哲致力于对人性善与美的挖掘,朴素而优美的文字在潜移默化间温润着读者心田,让人对生活抱有希望的同时,亦感受到一种审美愉悦。当然,他的文字与“先哲”并不意味着他过于温情脉脉和缺少反思精神,而是因为他对于人情、友情和爱情乃至人的善恶有着明晰的判断。

张先哲更愿意用笔墨去点染人性中的善,以此来温暖人们的心灵,比如他对《邓三娃儿》的描摹,让读者与他共同体味和感知到人生的善恶、真伪和美好。即使如他在《邓三娃儿》中写到的像邓三娃儿那种带有某种悲剧色彩的人物,读者亦能从中读到某种温情与悲悯。张先哲在《简阳知青的舞台岁月》《采编〈向三千三进军〉》《“东灌”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三篇文章中,在让我们了解“东灌”工程的同时,也让我们读到了文艺之于工程建设之重要性,用他的话说,是文艺把“简阳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传到了全省各地,也传向了全中国、全世界。”

张先哲的散文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和写作向度,在他笔下,所有人物事件全都成为作者审美过程中的一连串文化符号,又始终用一种逆向评判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它们,并且用勇气十足的文化担当去叙述这些文化符号。正如美国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任何一个写作者愿意跟在别人的写作后成为那个“渺小的后来者”。对于《夕阳山外山》而言,因为作者所知者深,决定了其书写内容的充实和厚重;因为作者所见者真,所以其行文并不以“技巧”取胜。所谓好的散文,会让读者从中获得生命的感悟,情感的滋润,灵魂的慰藉,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在《夕阳山外山》这部书中,说“情”是这部书的记述主线,怕是并不为过。张先哲写家乡情,写简阳情,写儿女情,尤其是对那个特殊年代那种纯真爱情的描写,那种细腻的笔触,那种点到即止的朦胧之美,读来让人心跳加速,让人荡气回肠、感人至深。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写《小姨的初恋》,让人泪花涟涟;他写《为了爱情的等待》,让人老泪纵横;他写《红颜劫》中的“丽芳”与“昌勇”之间的爱情悲剧,对“丽芳边哭边写”写给当兵的昌勇哥哥的信,让人泪湿眼睫。

散文是一个带有内省倾向和自由天性的文体。《夕阳山外山》中的不少篇什,作者兴之所至,思之所至,情之所至,打破章法限制,以心理时间取代线性的物理时间,展示了心灵的自由维度,将过去的时间与现时的想法一起交汇,在无意识的潜流中弥散开来,充分运用了意识流文学中的非逻辑性的“心理时间”叙说手法。作者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各个时刻互相渗透,互相置换,见古见今,这种创作手法在《夕阳山外山》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阅读文字,我们仿佛与作者一起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其间穿插的回忆与感悟意象也是有根有据,自由联想也不是漫无边际。作者在回忆,也在叙述,却并不令人觉得枯燥,你会跟着作者的思绪一点点起承转合,一点点“抽离”又“回归”,从内江到简阳,从简阳到内江,一点点接近真实,接近感觉,从而领略到了书中的文字美、场景美、人物美甚至悲剧美。作者艺术地将过去、现在、思考交叉和重叠,寄情于场景和人物的客体,一任思绪的悲欢离合一跃而过,尽兴地将过往的感知交叠,任万端情思奔涌而出,跃然纸上。

向张先哲老师学习,他的语言不多,但中气十足。张先哲能歌善舞,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年轻时更是一个标准的文艺范儿。张先哲从内江下乡到简阳当知青,当工人,后来高考回到内江,教书育人,人生角色几经转换,也正因了生活的历练,使他的文字蕴含了生动的地气和才气。他的文章即使写到过去的那些困难日子,也几乎看不到埋怨和哀怨,而是用写作抒发情怀、寄托相思和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比如他写《少年时代》的苦难经历,几乎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代言;他笔下的市井人物《邑人张洪雨》,人物鲜活灵动。他写《老王中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他写《武林女杰,内江名师》,读来颇有励志情怀;他写《邱凉粉儿》,让人看到了“好人有好报”。他的《风水人—梅家山随想》,一句“梅花香自苦寒来”贯穿主题,他说:“‘人杰’是说人物杰出;‘地灵’,古人是说风水好,而我认为是说环境好。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出产丰富,就是好地方,就是好风水。”穿过悠悠的岁月,张先哲之言,在后来的日子里,多半都得到了印证。特别是读他的《后花园记》这篇文章,透过其平实、细腻的语言背后,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一种精神愉悦和叙事哲理。他认为,“要经营好一个小花园,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至少要懂园丁的基本知识,要勤快,会观察,要和鸟儿争食,要与虫儿斗争。如果只想玩儿玩儿,那绝对是弄不好的,就比如有些附庸风雅的人,对书画艺术不是真爱,只是装模作样,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价而已。”张先哲老师退休后经营自己的小花园如此,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曾说:“散文家无以凭借,也无可遮掩,不像其他文类可以搬弄技巧,让作者可以隐身在其后。”散文须学、须识、须情,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作家有着怎样的胸襟,才有怎样的格局;有着怎样的格局,才有怎样的境界。张先哲的散文无疑具备学、识、情三合一的表达方式,他的叙事有“听来的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知青的故事”,有“工人的故事”,还有部分是“市井的故事”。这种“在场”所得的传统笔法,始终伴随着作者主体的悟性,运笔一唱三叹,笔下意象缤纷,使得诸般事物皆涂抹了澄明的色泽,部分篇章具有存史价值。

读完《夕阳山外山》这部散文集,完全不会想到张先哲竟是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读他的文章,不仅会使人回味生活、热爱生活、敬畏生命,还会使人滋生出无比美妙的艺术感受。张先哲引领着我们在真情实感的文字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流,并重获滋养与超拔,体验到自己与他人与地域(内江—简阳)互依共存的喜悦与牵挂。

总之,张先哲的这部散文集,形式的散,感情的深,刻画的细,诸多篇章介于纪实小说、报告文学和人物纪实之间,这为文本增添了厚重的意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可谓是传统散文的佳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来,我这一辈子是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了,不过,我很满足,觉得达到了自己应该达到的高度。夕阳之时,回顾自己涉足过的三座‘山’峰,真是‘满目青山夕照明’啊!”(张先哲《后记》)。

阅读张先哲的散文,真的有“满目青山夕照明”之感。不信,你可以认真拜读。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