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 鲁元珍 董城 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艺”起来艺术节吸引市民参观游览。资料图片   青砖楼、石板路、随风摆动的招幌、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在北京前门书香世...
  • 传承中华文脉 坚持守正创新 夏心言 新的使命具有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特征,一面在于传承,另一面则在于创新。传承中华文脉为新时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根基,赋予后者更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坚持守正创新则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 【一线讲述】   讲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胡迎建   1975年,江西省星子县(今庐山市)横塘乡一座宋墓出土了两部北宋哲学家邵尧夫的诗集,共收录邵诗547首。两部诗集系海内孤本,是文物一级藏品,被收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
  • 光明日报讯(记者张哲浩、李洁)10月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举行。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位于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是一座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16780平方米,展陈文物和实物一万多件,...
  • 坚持“两个结合”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高 翔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
  • 以精品意识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申福建 对于党史地方志部门,该怎样坚持正确政绩观、落实“四下基层”、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学习,笔者认为,要以精品意识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
  • 作者:王辉(浙江师范大学国家语委“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已成为影响广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
  • 作者:阿格申·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阿塞拜疆语教研室主任、“一带一路”青年汉学家联盟主席   搭建语言之桥是实现文明互鉴的应有之义。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文热”迈上全面发展...
  • 作者: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赢合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
  • 作者:叶小钢(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深刻把握这一科学论断的深刻内涵,对开展新时代文化与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以文化人,最早...
首页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尾页 共7178条信息/共718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