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

  • □魏志奇 温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重要元素,“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其中之一。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
  • 李晶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1日 05版) 山东烟台剪纸艺人创作剪纸作品《百福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美术学院 【汉字与民俗】 汉字形体的构造蕴含中华民族的智巧,汉字形体的变化也常常具有字符音义之外的深意。比如,民间的求福习俗...
  • 方达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3日 11版) “道”“德”无论是合在一起作为“morality”的汉译,还是中国自古有之的重要观念,都承担着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而,“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规范众人行为?不同地域之间是否有...
  • 冯骥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3日 第 05 版) 非遗学不是高高在上、坐而论道的学问,不能把学问搬到书斋里做,而要“把书桌搬到田野”。 我国非遗的体量、规模、复杂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由于非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一项非遗都各具特...
  • 张素凤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7日 05版)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汉字是据义构形的表意文字,早期汉字侧重体现形义之间的关联。汉字用形象或意象表达词义时,必然受到造字者社会经验和思维意识的影响,而...
  • 郑梦娟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6日 07版) 从16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引发了欧美本土文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在这一背景下,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传统典籍逐步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促进...
  • 侯乃峰 《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6日 07版)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又以儒学文献为主要载体。《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经学史上地位特殊,历来备受学者重视。两千多年来,《论语》流传极为广泛,其...
  • 郭丽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9日 13版)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在努力恢复古乐府传统,如李白、元结等人。与此相反,还有一批诗人又在大力倡导新乐府,如中唐李绅、元稹、白居易等人。其实,早在初唐时卢照邻就表达过对新乐府的看法。他在《乐府杂...
  • 武道房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9日 13版) 用诗歌的形式讲学,原是理学家的传统。从邵雍的“击壤体”开始,理学家即有以诗讲学的风气,邵雍也因此成为“诗人中的道学家,道学家中的诗人”。(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
  • 张大为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9日 13版) 作为明清之际的大儒,王船山不仅学问博大宏深,视野开阔,而且与一般的经学家或理学家不同,无论其本人的诗文写作还是诗话文论,对于诗文艺术问题都能自成体系、洞彻幽微。“圣人达情以生文,君子修文...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120条信息/共12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