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深入贯彻《条例》 提高志书编修质量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19 08: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贾兴福

    

    《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作为方志工作者,应牢牢抓住这―历史性机遇,紧紧把握确保志书质量这一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深入贯彻《条例》精神,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广征博采基础资料,精心规范志书编修,建设精干方志队伍,确保志书编修工作的健康发展,编写出―部具有权威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编地方志书。

    一、坚持正确指导思想

    用什么思想指导修志,这是搞好修志工作,确保志书质量的根本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应毫不动摇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因为:第一,从志书编修断限看。这一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发生重大变革的重要时期;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并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构建和谐社会新步伐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志书编修如何准确反映和评价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必须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第二,从志书编修内容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从总体上,而且对志书各个部类的编修,都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从地方志性质看。地方志是地情资料文献。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状的最根本的特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从9个方面作了精辟的概括。这些论断,为第二轮志书编修如何记述好本行政区域地情的准确性、特殊性指明了方向。更为重要的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志书编修工作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忠于史实。实事求是地对待体例,实事求是地划分门类,实事求是地突出特点。始终如一,首尾一贯。

    二、广征博采基础资料

    《条例》指出,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这就明确告诉人们,资料在地方志编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确保志书质量的第―要素。从方志性质看,资料性是方志的根本属性;从方志的史料价值看,方志是史书;从方志编纂的目的看,方志集保存、积累―方文献资料的功能。总之,资料是编修方志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遗产,是用之于当代、传之于后世的宝贵财富,回顾川西北石油矿区首轮志书编修,在基础资料收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广征博采,力求全面;多方考证,求真存实;认真筛选,准确使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少数公开出版的志书中,在资料使用方面存在着断线缺项、内容前后相互矛盾等问题,特别是数据错误较多。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应以此为戒,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使用应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搞好资料征集。要广泛征集文献资料、口碑资料和实物资料,尤其是文献资料。包括综合年鉴、档案、报刊书籍,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总结、统计资料等。其次,搞好资料考证。地方志属于地方一代信史,而信史来源于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资料都容易出现失误,发生疏漏、歪曲、隐讳、不实等问题。所以,对志书编修所选用的资料,必须通过综合类比,互相印证;推理判断,确切理证;实地考察,澄清真伪;询问当事人员,核实重要资料等考证方法,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解决同―资料文献记载本身前后不一,同一事物不同文献彼此记载不一,文献记载与实际情况不一,基层材料与领导部门材料不一等问题。最后,做好入志材料的整理。主要是做好资料的选用和整理。要选用真实可靠的资料;要选用能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的资料;要选用能反映事物发展历程的资料,以及能说明问题的资料。

    三、精心规范志书编修

    按照方志标准要求,精心规范志书编修,是确保方志质量的重要环节。从川西北石油矿区过去公开出版的志书和第二轮志书编修的志稿来看,大都符合志书标准要求。表现在思想观点正确,篇目框架合理,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鲜明,文字通顺流畅等方面。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是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篇目标题不确切;违反述而不论章法,史志相混,以及出现教科书,工作总结和通讯报导式的写法;行文表达不明,词语含糊不清,甚至使用第一人称等问题。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应严格按照志书标准要求,科学地进行编修。

    篇目设置要合乎科学分类和实际。要注意整体性,做到内容完整,横不缺项,纵不断线;注意结构严谨,体例一致,做到纵横相关,前后有序。性质相同的事物,篇目设置内容取舍、分类标准要一致;注意分类的逻辑性,做到属种概念清晰,事物归属得当。同时,在篇目设置上,又不拘泥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突出专业特色。志书竖写要坚持以叙为主。首先,要避免教科书式的写法。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志稿中,往往出现在叙事前先将该事物介绍一番的问题。地方志不能像教材、讲义那样传授科学知识,但编写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和专业性术语。遇到这种情况,要善于变知识性解释转换成叙述性语言,或者加注释。其次,要避免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式的写法。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是回顾以往工作过程,反映工作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它的编写方法是以综合为主,允许形容评论,用词较为宽泛,文字、数字有较大的伸缩性。而志书采用的是记事体方法,以叙为主,概括史实记述多,突出专业特色,不能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等。再次,竖写中不能夹叙夹议,或记述事物附加评论,更不能离开事实空发议论。另外,竖写要按时序记述;记事要单一,避免把两件以上事物交叉记述,齐头并进;记事要完整,按照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记述它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或发生、发展和现状;还要注意背景材料的运用和以事系人。

    方志的语言文风要规范。方志语言文风是否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志书质量的高低。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要努力保持方志语言文风所固有的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的特征。所谓严谨,就是要求志书的篇、章、节以及条目有周密的逻辑性和完整的系统性,层次分明,无懈可击。表达恰如其分,真实地反映所记事物,揭示其本来面貌,不含糊其辞,不模棱两可;在记述内容上,事皆有据,条理清楚。所谓朴实,就是在行文中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偏尚文辞,忌空话、套话、假话。所谓简洁、流畅,就是要求文字精炼、简明,通俗易懂。修志工作者文风修养是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

    四、建设精干方志队伍

    《条例》指出,编纂地方志应当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地方志编纂人员实行专兼职结合,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修志机构要积极吸收一些有志于修志的年轻人参加,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经过若干年锻炼后,成为新一代“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方志人才。同时,聘任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和专家学者,保证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他们在第二轮志书编修中的骨干作用。无论是专职修志人员,还是兼职修志人员,都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编辑和修志业务能力,并且熟悉本区域的地情。更为重要的是,要热爱修志工作,富有政治责任感。有了这样一支方志队伍,才会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编纂出高质量的精品佳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