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
新中国成立前,夹江县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并兼以手工业和商业。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2.4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8.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9.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4.6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6:47.0:36.4。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42.8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8.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3亿元。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包括茶叶、蔬菜和中药材。
夹江县现有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9个,夹江县茶叶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为省四星级园区,马村水果、黄土水稻+泽泻、甘江水稻+蔬菜、木城茶叶+生猪等4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市级园区,吴场茶叶、吴场粮药、青衣茶叶+水果、华头茶叶+中药材等4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县级园区。夹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流转耕地20.65万亩、流转率达55.28%,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3%、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63%;高于省、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优势产业包括茶叶、蔬菜和中药材。
茶叶:茶叶基地总面积稳定达到30万亩,2022年总产量4.82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其中,出口茶产量3.52万吨、出口额11.26亿元。自2021年4月至今,已开行4列夹江茶叶出口中亚专列,是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绿茶出口第一县。
蔬菜:蔬菜基地总面积稳定达到21万亩(含复种),产量47.21万吨、产值13.32亿元,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国家大宗蔬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县、省级蔬菜直供港澳试点县、川渝蔬菜重要供应基地。
中药材:中药材基地总面积5.95万亩,产量1.3万吨、产值2.77亿元,其中泽泻种植面积达4.28万亩,产量9000吨、产值1.8亿元,泽泻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夹江泽泻”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工业特色:民用核技术、陶瓷。
全县规模工业拥有24个工业门类,占全国41个工业门类的58.5%,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量的19.3%,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居全市第1位。2022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97.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1.95%;规模工业总产值225.9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22.7亿元;利润总额6.7亿元,利税总额10.1亿元;工业投资累计完成43.8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3位,其中技改投资累计完成20.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1位。
核技术应用:全国有5座研究堆可以生产同位素,其中2座布局在夹江,正在新建全球首座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同时,夹江还拥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高通、核设备厂、四川核总、四川海同、中核同源、乐山纽瑞特、中核方源物流、四川持恒源、青辐安物流等10余家企业(院所)。
陶瓷产业:夹江是“中国西部瓷都”。1987年,点燃了第一炉窑火,陶瓷产业集群创造了享誉经济学界的“夹江现象”。近年来,夹江县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陶瓷为主导,木材家居、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为补充的绿色建材产业体系,先后获得“中国西部瓷都”和“中国(西部)岩板生产基地”两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截至2022年底,有陶瓷企业54家,年产能约4.5亿平方米,占全省的75.8%、全国的4.7%,其中规模陶瓷企业46家、生产线77条。陶瓷产业集群配套关联企业1000余家,带动从业人员10万余人,米兰诺陶瓷成为西部唯一一家跻身全国陶企产能第11强企业。截至2022年底,共建成投产陶瓷大板/岩板生产线16条,在全国产区中排第2位,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75亿元,46家规模陶瓷企业完成产值122.2亿元、同比下降23.6%,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4%。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