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千文万华——成都漆艺的发展演变‖尹利萍

作者:尹利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02 14:25:0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千文万华

成都漆艺的发展演变

尹利萍

成都漆艺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漆艺之一,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发轫于商周,发展于战国,兴盛于汉代,经三国、历唐宋、跨明清,绵延至今,在中国漆艺史上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厚重内敛、温润光洁、雕刻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国五大漆器之一。

一、蜀地自古出好漆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这里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多雾、日照时间短,空气潮湿,气候温和,非常利于漆液自然干燥。漆器的制作离不开漆树,自古以来巴蜀地区就是中国大漆作品主要产地,也是栽培漆树最早的地区之一。郭沫若先生说:“漆从西蜀来。”蜀中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重视漆树的栽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蜀地人民对漆树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对漆树良种选育、栽培管理以及生漆采收、品质检验、加工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后来蜀地漆器的制作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的漆树资源,使蜀地漆艺应运而生。追溯蜀地漆艺的起源,古语“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这句话,足以反映先祖们早已发现生漆优秀的防腐能力并加以运用。我们的先祖们用它作粘合剂、强固剂、保护胎体,才让今天的我们有机会欣赏到流传千年的精美漆器。金沙遗址斑斓精美的漆艺残片、成都羊子山古墓、成都商业街船棺内以及青川古墓群的战国漆器、成都老官山的经穴漆人像、成都王建墓出土的唐五代时期漆器……这些漆器以其轻便、耐用、华贵等特性,深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应用范围早已超越食具、祭器,涉及妇女妆盒、乐器、家具、舟车、建筑、兵器,上至帝王的龙尊,下至平民的马桶,无器不髹。这些铭刻着“成都”标签的漆器,反映出古代成都漆艺的制作水平之高,让成都赢得“中国古代漆艺之都”的美誉。

数千年来,成都漆艺以大量的出土实物、丰富的百技千工制作技艺、翔实的历史文献记载,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蜀地漆艺的发展轨迹、手工生产管理形式、艺术表现形式等,表现出古蜀先民对良美材质的合理运用与驾驭。它将人类最早的人工种植学、材料学、化工学、制造学基本囊括其中,是研究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书法、民俗、审美取向的重要物证和珍贵历史资料,是了解人类活动及社会进步的极好途径。即使在数千年的历史变革、朝代更迭中,不论是烽火连绵、诸侯割据的战乱时代,还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漆艺都未被历史的大漠淹没,并由深度到广度,每一个时代都有立足地。成都漆艺还通过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影响和惠及朝鲜、日本、蒙古、东南亚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华文明和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带徒授艺(尹利萍/供图)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二、成都漆艺的发展演绎

纵观成都漆艺发展历史,从近现代开始,其传承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成都漆艺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但在清末民初呈颓废之势。在当时的成都皇城后门虽设有劝工总局,开办各种工艺工场,制作以实用为主的漆器作品,为成都漆艺培养了一批漆艺匠师,但难现昔日辉煌。抗战期间,成都地区漆器作坊和商号50余家,从业人员300余人。科甲巷、小科甲巷、太平街等3条街是专门生产、经营成都漆器的场所,后来还出现了瑞昌、同发等名家字号。但由于国运飘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些作坊陆续倒闭,大量手工艺人改行。

第二阶段为1954年至2006年。1954年,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由个体手艺人、民间商号等合作成立“成都市手工业合作联社”,从事漆器、竹编等生产,有漆器工艺人员十来人。1956年,随着国家外贸业务的开展和扩大,成立“成都卤漆社”,有职工近40人。当时制作的漆器,以盘、盒、瓶为主,装饰技法以传统的雕花填彩为主。1960年,手工业合作联社开设成都市工艺美术技工学校,设置有漆工班、刺绣班、竹编班等,为成都漆艺培养本地专业技艺人员。

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成都漆器,成都漆器引起相关部门重视。1973年,轻工业部决定恢复成都漆器的生产,成都市二轻局批准合并原成都立新木箱厂,在成都市金河路81号该厂厂址上新建成都市漆器工艺厂,招收多批新学员,失传多年的成都漆器工艺再次得到全面继承和保护。在政府和轻工业局的领导下,余书云、陈春和、张福清等知名工匠大师与设计师配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创造出暗花漆下彩、银片雕填、透明隐花等工艺,丰富成都漆器技法,成都漆艺的技术力量得到更大加强,1981年为人民大会堂制作大型漆画《栱桐白鹇》。随后,许多优秀作品亮相于1986年、1987年、1990年等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漆花杯金奖、四川省优秀旅游纪念品金奖、全国漆器行业评比雕填类第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其代表作品包括:现陈列于成都市博物馆的《刘备出巡》大型脱胎漆器艺术作品;陈列于成都永陵博物馆的《王建墓出土文物》大型银平脱漆器册匣、镜奁盒等复制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的《针刻文君听琴挂屏》《脱胎龙腾堆漆大花瓶》《龙纹雕漆六方花瓶》《旋转式荷花蜻蜓长沙马王堆出土成都漆器(尹利萍/供图)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尹利萍/供图)大攒盒》《喜相逢鱼纹大攒盒》《脱胎百寿大桃盒》《虞美人花瓶》7件漆器珍品。成都漆艺的新生使这一古老技艺再次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为世人瞩目。

至20世纪90年代,机构改革,直属行政管理部门撤销,行政管理下放,成都市漆器工艺厂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因陷入地产纠纷,工厂全面停产近5年,直至1999年部分恢复生产,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经营至2006年。期间十余年未招新人,漆艺的传承面临人老艺绝境地。

第三阶段为2006年至今。2006年成都漆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成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都市漆器工艺厂被文化部授予成都漆艺传承主体和保护单位、被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都漆艺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同时也有部分青年的加入,开始了新的启航。

2012年,在成都天鑫洋集团帮助下,成都漆艺启动改制工作。两年后完成改制、安置、漆雕塑《生命》兼并,更名为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成都天鑫洋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现为锐丰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的行业。2018年,成都漆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三、成都漆艺保护和传承的新路径

成都漆艺成功申遗后,为保护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政府及热爱成都漆艺的手艺人们进行了许多传承传播活动。

第一,技艺归类整理。成都漆艺雕镌釦器,百技千工,3000多年发展已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相关人员首先进行了成都漆艺史及髹饰史研究,将雕、刻、填、堆、嵌、描、绘、涂、洒、贴等各种工艺整理归类为成都漆艺八大髹饰体系,将最具地域特色的“三雕一刻”(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技术作为重点全力推出。接着制订技艺保护、整理、恢复和实施计划,主要有:发掘历史上代表性技艺、拯救恢复濒临失传的传统技代为主,入职的年轻技艺人员在教育背景和文化素养上,与过去有了很大改变。入职的人员主要包括: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艺术设计类在校生通过考察实习入职者,在其他手工艺行业转向前来求职者,对非遗传统手工艺感兴趣慕名前来求职者,或是通过老师、朋友、同学介绍来求职者。他们基本拥有大专、本科学历,漆器厂均一视同仁,对所有求职者均实行考核和面试。在对年轻技艺人员的培养方式上,不仅保留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师带徒”授艺模式、口传心授传帮带模式,也采用签约式带徒,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传授技能。同时,采取院校正规教育方式,与高校合作或自办、联办、协办大专班培养,通过推荐选送年轻人进入大专院校办的传承人研修班、国家艺术基金培训班等,培养专业艺和发扬光大当代代表性技艺。此外还修订了成都漆艺产品品类、工艺分类、技术要求与检测标准。

第二,技艺人员培养。成都漆艺成功申遗和完成改制后,彻底改变漆器老厂的状况。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很多人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技艺有了新的认识,文化认同逐步提升,社会关注日渐高涨,陆续有年轻人回归传统,选择学习手工技艺,组成新的传承人群。目前漆器厂从业者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以“80后”“90后”新生人员。此外,还采用企业培训方式,开展企业自办系列培训班和讲座,有针对性地培养后继人才,包括入职期(辅导期、指导期)、在岗期、转岗期、待岗期培训、技术人才储备等。如此,经过十余年的筛选、积淀,培养出一批成都漆艺的年轻传承人群,形成传承梯队。他们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分工明确、漆艺各工艺步骤传承基本完整,既保持原生态制作形态,又兼具传统漆艺的研究创新。目前有区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各10余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初级工艺美术师7人、中级工艺美术师5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拥有漆艺传习所、漆器制作工首席技师工作室、漆艺工坊和数个传统漆艺制作大师工作室等。

第三,对成都漆艺产品进行研发创新。在产品研发上,成都漆艺手艺人尊重传统,坚持古蜀漆艺原生态、手工古法制作;遵循中国古代“日用即道”的设计思想,让非遗回归生活,让“器用”与“艺用”齐头并进发展,加大实用漆艺研究与开发力度,在使用中传承发展非遗。此外,还在“漆”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艺术表达上做文章,注重体现时尚审美和文化输出,高、中、低档作品齐全,既有文创与实用品,也有陈设欣赏与高端收藏品。第四,进行多样的传播传承活动。对内,成都漆艺企业积极参与各类非遗博览会、非遗节、展示展览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与校企(小学、中学、大学)合作,办学、办班、联办非遗工坊;引进重大跨界非遗活动,如配合宝马文化之旅大型活动、泸州老窖非遗之夜,在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支持下圆满完成国际设计大师成都漆艺驻地设计项目;开发各类体验活动,举办非遗公益讲座,广泛开展DIY体验;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电商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及B站(哔哩哔哩)等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传播宣传。对外加强国际国内间的交流合作,成为国家开放大学华侨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四川美院、成都大学等高等院校教学基地。

成都漆器厂作为成都市历史建筑,三层楼环形结构厂房,依然保留着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建筑风格,谱写着新时代非遗进行曲,三大车间(漆工车间、装饰车间、雕漆车间)演奏着指尖上的工艺浪漫,大师工作室传递着传承的精神力量一系列展厅(展销厅、精品厅)向公众立体传递着漆器的东方美学。从精美绝伦的国宝珍藏,到汉风唐韵的文物复刻,从把玩之物到日用之器,3000年古蜀漆艺在这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成都漆艺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意气风发迈步新征程,展现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崭新风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尹利萍(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都漆器工艺厂有限责任公司艺术设计总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