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详细内容

【散文】那一抹绚丽的映秀红‖郑学超

作者:郑学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22 20:20:04 浏览次数:239 【字体:

那一抹绚丽的映秀红

郑学超

映秀镇地处四川省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公里,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水电之乡”的美称。在这气温一路飙升的盛夏,映秀到处都散发着清凉的气息,令人无限喜爱,心向往之。

映秀镇山川秀色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常有水患,民不聊生。大禹用“改堵为疏”之法治理九州,使得百川归海,天地间一派祥和。一条条清澈小溪流过山涧,汇聚到河谷里,形成幽深的龙潭。天空蓝,潭水清,群山绿,一切美如图画。大禹被这美景吸引,在青峰崖上书写了八个大字:“日映龙潭,秀开天地”。“映秀”,一如它秀美的山水,名字雅丽。岁月悠悠,纵使风云远去,映秀的韵味却愈发醇厚。宝贵的大禹精神与治水文化,在这里代代相传;藏、羌、汉等各族儿女在这里和谐相处,生生不息。眼前的红色小镇秀丽多姿,如映山红一样盛放在这片高原上,充满藏羌民族文化特色,漫步在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去聆听一场关于心灵的洗礼之旅,接受一次家国情怀的教育!

闪闪红星,辉耀中华。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我们祖辈们太多记忆。当地震灾难来临时,面对废墟下的受灾群众,从四面八方紧急聚集而来施援的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他们不正是群众心中一颗颗闪闪的红星吗?!

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上的时钟雕塑

眼前的“渔子溪大院”民宿点,位于映秀镇半山平台之上的渔子溪村,是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食、宿、赏花、观景都非常方便,在这里可与大自然来一场亲密接触。站在渔子溪村制高点,可俯瞰映秀的山水美景,让人赏心悦目。坐在摩天轮上,天旋地转,忽高忽低,让你体验到儿时的快乐。

穿过摩天轮,步行几十米,就来到了映秀震中纪念馆。它坐落于渔子溪村半山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设计,占地8800平方米,2009年12月动工建设,2012年5月12日对外开放,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借助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一句句话语,让人记忆深刻,书写着中华民族从灾难到进步,从悲壮到豪迈的恢弘篇章。

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学楼遗址

人间真情,山河同悲。走进漩口中学遗址,时钟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看着倾覆的教学楼房,破损的窗户,一片片瓦砾,满地的玻璃碎片……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仓惶逃命的情景历历在目,一个个生死离别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悲痛。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无助,生命是那么脆弱!讲解员动情讲述的一个又一个老师,一群又一群普通人英勇自救互救的故事;我的眼眶湿润了……内心不由自主地抽泣着。他们用行动书写了师魂,用伟岸的身躯为孩子们打开了宝贵的生命通道;在危难关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师德的伟大和崇高,用生命为心爱的学生上完最后一课。

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记事墙

走过图书馆废墟,下一个小坡,我们就来到了抗震救灾记事墙,墙左边是一群浮雕,画面上是在茂县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武警官兵、志愿者、医护人员、国际友人,正在抢救一名伤员上飞机的情形,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这个记事墙没有题名、日期、落款,中间一片空白——这种高规格墙在中国只有两面,一面是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代表着革命取得胜利;另一面就是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中的这面墙,表明我国逐渐强大起来,面对突发灾难,中国人民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映秀镇渔子溪村民宿点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当听着由成龙与刘媛媛演唱的歌曲《国家》时,心中感慨万千。这首歌引起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道出了国与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这一不平凡的年份,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依然风雨同舟。

一顶顶军帽,一身身绿军装;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个个白衣天使在抗震中逆流而上;一个个消防战士穿着橙色的消防服在抢险救灾中前行,那一幕幕感人挚深的场景,瞬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那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看山川美丽的映秀,地震无情,中国有爱!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映秀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郑学超(当兵四载,喜欢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用文字记录生活。供职于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人民政府)

诵读:刘斯缘(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实习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读本科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