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冯玉祥激励国人抗战 手书“还我河山”刻存江安长江边崖上

作者:杨鸿 来源: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8-16 14:46:00 浏览次数:1442 【字体:

在川南江安县城长江岸边一处宽阔平整的石壁上,镌刻着4个醒目大字——“还我河山”。这是1944年抗日名将冯玉祥乘船自乐山返回重庆途中,为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所书。近日,江安县组织党员、干部到位于县城轮渡码头的石刻处,观仰这4个大字,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进一步激发爱国和振兴中华的热情。

1943年冬季,侵华日军进入贵州独山,直逼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全国人民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时任“国民节约献金抗日救亡运动总会”会长的冯玉祥将军,亲赴四川自贡、乐山等地,进行献金抗日救国运动宣传。1944年初,他自乐山乘船返回重庆途中,为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抗日热情,用宣纸书写“还我河山”4个字,并沿江寻觅刻字之处。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船行到江安县城对岸时,他看到县城轮渡码头边的石壁宽阔平整,是刻字的理想之处,就下船与地方政府联系。时任江安县县长的尹效忠与曾任《四川国民日报》总编辑的傅襄谟,立即赶赴江边拜谒冯玉祥将军。冯玉祥说明情况后,尹、傅两人领回题字,随即按要求规划设计,挑选高级石刻技师精雕细刻,于19442月底竣工。

 镌刻在石壁上的“还我河山”4个大字,从右至左横式排列,采用阴刻技法,每个字约一米。右边竖刻年份“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左边竖刻题写者“冯玉祥”。其印章则用阳文刻成。整个石刻长约6米,宽约3米,隶书字体,笔力遒劲。

据考证,冯玉祥将军为抗日战争所书“还我河山”石刻在全国共有三处,而刻于长江岸边的唯有江安一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鸿(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江安县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