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四川省情>详细内容

四川省情地情

【方言】

四川境内汉语方言,指通行于全省境内的所有汉语方言,以官话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话为主,同时含一些非官话方言。主要包括:官话方言,即是指狭义的四川方言,通行于今四川省境内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又称“四川话”或“四川官话”;今四川省境内的客家方言;今四川省境内的湘方言。此外,四川境内还有一些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

四川境内的官话方言。四川汉语方言居主导地位的是官话方言,尤其是西南官话方言,分布在除九寨沟县以外的四川省全境,包括民族杂居地区,使用人口超过1亿人,最重要特点是古入声归阳平。保留古入声和入声读阴平、去声的地区,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与西南官话的常见调值相近的方言,也是西南官话。四川境内官话主要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区,少数属灌赤片区,个别点属贵昆片区和黔北片区;按入声分类,则划分为入声归阳、入声归阴、入声归去和入声独立4个片区。从方言分区来看,重庆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

四川境内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客家方言和湘方言。四川客家方言与广东客家方言较一致,四川客家话也被称为“广东话”或“广东腔”;分布在全省49个区市县,分川西、川东南、川西南和川北4个小片,集中小片呈方言岛形态。湘方言主要是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早期“湖广填四川”入川的湖南籍移民带来的,分布在四川盆地中部、东北部,散布在沱江、涪江、嘉陵江和长江沿岸的40余个区市县,入川湖南话大致形成老派湘语、新派湘语和川派湘语3种类型。

四川境内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四川人所称的江西话、福建话、安徽话,就是带有其他方言底层的地点方言,多零星分布在四川中部一带,其形成与历史上大量来自江西、福建、安徽等地的移民有关。这些地点方言使用范围不大,使用人口不多,有的甚至只在某些乡镇、某个村使用,其声韵调系统多数与西南官话保持着相当大的一致性。

(摘自《四川省志·方言志19862005)》四川年鉴社整理)

【风俗】

巴蜀地区在今四川省和重庆市辖境内,汉族构成巴蜀地区人群的主体,主要聚居于四川盆地内。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区则主要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区。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族、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盆地东缘山地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其他人口较多的10多个少数民族则散居于四川和重庆各地。在长期的民族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巴蜀文化形成自身特色,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的一部分,形成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巴蜀地区的风俗习惯中,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又有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传统文化。川剧是四川的传统艺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发展。

地方习俗。民俗节日丰富多彩。除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火把节、泼水节等。这些节日和习俗不仅反映四川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是社会交往和家庭团聚的重要方式。例如凉山彝族火把节,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20065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工艺。包括剪纸、绣花、蜡染、陶瓷等形式。这些工艺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蜀绣是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之一,起源于四川。蜀绣以其精湛的技艺、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风格而著称,被誉为中国刺绣的“皇后”。蜀绣的图案多以自然景色、动物植物和人物故事为主题,形态各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2002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饮食文化。以川菜为代表的美食文化在全国享有盛誉,川菜以其口味鲜美、麻辣爽口、色香味俱佳的特点而著称。在四川的风俗习惯中,人们经常会选择川菜作为节日庆祝或聚会的重要食品。川菜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四川的一种文化习俗,代表了四川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美食文化。

茶文化。川茶有峨眉、乐山、雅安等多个产区,茶叶品种多样,口感独特,被誉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四川的茶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多元的品种和独特的制茶工艺而著名,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地区的风俗习惯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反映四川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传统得到保护和传承,并逐渐演变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巴蜀文化是多元的、丰富的、独特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巴蜀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彭东焕)

【巴蜀文化】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文明进步和的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早在5万至l万年前,就有“资阳人”活动。夏商时期,巴、蜀两个氏族分别建立较大的奴隶制国家。古史传说的蚕丛、鱼凫是古蜀国的先王。三星堆、金沙等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神话传说的迷雾,证明古蜀王国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巴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绵长。秦代并巴蜀,蜀守李冰父子率众兴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汉承秦制,文翁兴学,出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其学比于齐鲁”的学术盛况。同时,在天然气、石油的开采和利用上创世界之先,是中国重要的冶铁、丝织中心。隋唐设剑南道,四川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文学艺术开创空前繁荣的局面,丝织、造纸、雕版印刷、制瓷、制盐、矿冶均很发达,名闻海内。益州(成都)与扬州并称繁侈,号为“扬一益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唐玄宗、僖宗均避乱蜀中,成都因此被称为“南京”。宋代设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巴蜀地区山川秀美,风景绮丽。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自古迄今,代有人才秀出。

古代巴蜀地区曾是天文人才荟萃之地,如周朝的苌弘,西汉的落下闳、扬雄、胡安、任文孙,东汉的冯允、杨春卿、杨统、杨厚,三国时的谯周、范长生,唐代的梁令瓒、胡秀林、袁天纲,五代时的赵温圭、赵延义,宋代的张思训、黄裳、张大楫,元代的周公敢,明代的周洪谟、余正己,清代的江蕙、王瀚章、唐乐宇等。落下闳曾在家乡阆中城北蟠龙山建立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创制世界上第一台浑天仪,奠定世界最早的浑天(天球)说基础,发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

文学方面,四川的汉赋曾独步天下。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其创作的成熟期和丰收期都在四川。宋代四川有名列中国古文“唐宋八大家”的眉山三苏父子。明清以来,像杨慎、李调元、李劼人、巴金等等,均是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影响的文学大家。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

史学如常璩、陈寿、范祖禹、李焘、李心传,刘咸炘认为:“隋前成书仅存十数,蜀得其二”,“唐后史学莫隆于蜀,而匪特两宋掌故之所存。”(《蜀学论》)经学如扬雄、魏了翁、廖平,均可称名重当世,嘉惠后来之杰出人物。

巴蜀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区域。巴蜀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6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15个。在川西横断山脉地区,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迁徙、生息、繁衍和融合,故有“民族走廊”之称。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儒释道融合发展。道教创始于四川,佛教在四川得到广泛传播,并产生数不尽的高僧大德;著名的文化古迹,更是遍布全川,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交融互动,如四川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人,较好保留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历史上大凡中原战乱之际,就有大量的知名学者避乱入蜀,不断为蜀地输入新鲜血液,极大丰富巴蜀文化内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史原因造就巴蜀文化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形成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彭东焕)

(来源:《四川年鉴(2024)》,更新时间2025年1月)

来源:《四川年鉴(2024)》 更新时间:2025-01-23 09:15:10 浏览次数:
终审:何晓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