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
程雪门(1909-1933),五通桥区牛华镇人。1929年,程雪门从成都储才中学毕业返乡,到五显庙戴祠小学任教。他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经戴禅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中共牛华后山支部建立,程雪门任支部委员。1933年5月,党支部决定在牛华后山至河咡坎一带举行秋收斗争,他抱病奔走于盐工、农友中,积极鼓励并筹划和组织。1933年8月,团省委李乙凡视察乐山返回成都后被捕叛变。9月5日,国民党乐山军警把五显庙戴祠小学团团包围。由于他事先得知情报,将共产党员疏散、转移,敌人扑了空。军警四处查寻,程雪门不幸被捕。在狱中,程雪门遭受敌人的酷刑拷打,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保护了组织和同志,不幸死于狱中,年仅24岁。程雪门革命烈士事迹已收入《中华英烈大典》。
丁佑君(1931-1950),女,别名丁一之,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人。出生于一个盐商的家庭。由于自幼受到出身贫苦的奶娘的影响,从小就同情劳动者,富有正义感。1950年4月29日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0年9月19日,在西昌县达裕隆乡征粮时因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1950年9月25日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共党员。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烈士证》并核定为“革命功绩:一大功”。朱德总司令指出:“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1952年5月4日在西昌建成了丁佑君烈士陵园,并将其遗骨移入园中。
李琼久(1908-1990),别名九躬,亦称九公,堂号永好堂。五通桥区蔡金人 。1932年毕业于成都四川美术专科学校,后专攻中国画及书法、金石 。自学7年,边临摹、边写生、边探讨、边改进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中国四川嘉州画院院长、中国老年书画协会顾问、文化部归国华侨联谊会顾问、"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顾问、乐山市文联顾问、乐山市政协常委。与李道熙简称"乐山二李"。擅中国画、书法,代表作有《达摩图》(藏于峨眉山报国寺国寺佛教会)《瑞雪图》(藏于日本山梨县美术馆)《古德林》《山鬼》等(藏于中国美术馆)。
遍能(1906-1997),男,俗名许指光,学名瑞安,五通桥区冠英镇人。民国9年出家,拜于乌尤寺传度法师门下,正式剃度后,被取法名宏善,法号遍能。曾任四川省佛教协会理事,乐山佛教支会会长,中国佛教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遍能方丈曾被选为乐山县第一至六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乐山市(地区辖市)第一至三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四川省第六届人大代表;乐山市政协常委,市中区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曾任四川省佛教协会筹委会筹备委员,四川省佛教协会理事;峨眉山佛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四川省佛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乌尤寺佛教协会会长;四川省宗教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四川省佛协会在新都宝光寺举行戒法会的羯摩师等。遍能法师在七十二年多的僧伽生活中,博览群书,深钻佛学经文,苦练书法,撰写诗词、楹联。他知识渊博,古典文学的基础厚,尤对佛学研究,造诣颇深。对《俱舍论》十分精通而有独到之处,在全国佛教界有较深的影响,是全国仅有的讲《俱舍论》的人选。遍能法师对乌尤寺的庙产、文物和山林的保护是功不可没的。在遍能法师的倡议下,自1986年起,乌尤寺举办了僧伽培训班的预备班,9月始正式开办,他负责讲授《俱舍论》。1997年仙逝。
李道熙(1920-2007),男,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人。1920年生于犍为县、毕业于成都成城高级中学。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从事书画50余年。幼时即对书画情有独钟,17岁师从绘画大师梁又铭,受岭南画派影响较深,书法以草书为主兼写隶篆。抗战中又受丰子恺(上海画院院长)点拨,书画并举,造诣益深。为中国书画院院士、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画院顾问、四川书协理事、四川省诗词学会理事。著名书画评论家李行百(“荣室斋”特约艺术顾问)曾赞日李道熙“妙造真影,神采焕然,献身艺海,美意延年”。在无涯的艺海中,道熙先生的书画艺术可谓“鱼法关通书法律,翰墨丹青见精神”,是光彩熠熠的艺术瑰宝。2007年病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