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自贡市>自流井区>详细内容

自流井区地情

建房  从前,农村建房讲究房屋的风水勘测,一般都要先请风水先生看屋基。在选择屋基的时候讲究大门不对着电杆、大树及高建筑,择吉日破土动工。有的在动工时,要在门槛下埋钱,寓意招财进宝。一般建房都要让房屋依山傍水,坐北向南。动土当日,有的房主要用白纸条写上“李广将军”“甲马将军”等,贴于所建房的四周或墙角,以镇妖驱邪。有的在下基础时,还要引请“土地神”,烧高香膜拜,边撒茶叶、大米边念祷词,以保房屋平安。在上梁的时候,要择吉日良辰,帖八卦,用红纸或红布写上“紫微高招(照)”“吉星高照”吊于屋脊正中,用红布包梁,举行隆重的上梁仪式。在抬梁上房的时候,木匠师傅还要在梁上说四言八句,如“黄道日建华居,紫阳高照吐瑞气;主人家要吉利,红封礼儿来快些;梁儿要高升,礼也升来梁也升”等吉利话语。主人则向施工的工人们施赏钱。在房屋完工入住时,房主的亲朋四邻还要送对联、放鞭炮祝贺,房主人则在新屋里设宴招待来宾。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迷信色彩淡漠,陈旧礼仪也逐步消失,但在动土之日燃放鞭炮、张贴对联以示喜庆的风俗仍然存在。

婚嫁  民国时期,婚姻自由仅在少数人中实行,一般仍沿旧习,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初婚,都要经过“说媒、换贴、送期、结婚”4个程序。抗日战争期间,有少数知识分子和从政人员在机关礼堂或旅馆举行简单结婚仪式,有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及一些至亲好友参加。婚礼完备后,用小车送回新房,谓之“文明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废除封建的婚嫁习俗和抱养童养媳陋习,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自由恋爱。媒婆变成了介绍人,男女双方可面对面地确定自己的婚事。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办证即成为合法夫妻。男女结婚的形式简单,多数是单位人员前往新人住宅恭喜、送礼品、吃喜糖,男女双方照一张黑白结婚照。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家做婚宴的减少,农村、城市均到餐馆去摆婚宴,一般在男女结婚前一个月就要向亲朋好友发请帖。在农村,结婚的头天下午,亲朋好友要到婚家放鞭炮,临门祝贺。结婚当日,新郎身披红花,门前贴对联,门、窗、墙上贴大红“喜”字,等待新娘到来。新娘一到,祝语欢声,鞭炮齐鸣,进屋入席,举行结婚典礼。在城市,要有专门的婚庆典礼主持人,一整套结婚的典礼、仪式,还有要对整个婚庆活动进行摄像。

丧葬习俗  在城区,人去世后,多数家庭在家设灵堂、挂遗像,供人凭吊。晚辈佩戴白纱,其余人员佩戴黑纱。单位送花圈或祭幛前往祭奠,个人送物品以寄托哀思。有的由单位发讣告。在出殡的时候,举行追悼会向遗体告别。然后,送墓地进行安葬。在农村,一些丧家要烧落气钱、放火炮,请道士“开灵”“指路”。要搭建灵堂、悬挂遗像、挽联,竖“望山钱”。参加祭奠的人要佩白花、戴青纱。参加者多以送钱、祭幛等物来表示哀悼。有的家庭为老人准备寿材,还要举行入殓仪式。随后,由家人向亲朋好友报丧,前来吊孝。有的家庭要请阴阳先生择墓地,择日出丧入葬,请道士做“道场”。道场十分讲究,分为大道场与小道场,表示对老人尽最后的孝心,三天后将遗体下葬。在一般民俗里,还有“五七”的讲究。每个“七”都要烧纸钱祭奠亡灵,“五七”后才办户籍注销。

生育习俗  辖区内的生育习俗已经延续多年,其中主要有生育临盆孕妇要洗澡,孕妇不能够随意串门。特别不能进入新婚人的家庭。孩子出生以后要“洗三”,生育孩子的产妇要“坐月子”。“坐月子”有许多讲究,如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能够出门,不能够吹风,不能够使用冷水洗浴,不能吃生冷和辛辣食品,不能够做活路,要在家里静养至满月方可解禁。产妇坐月子风俗兴吃红糖、醪糟煮鸡蛋,党参、黄七熬鸡汤,鲫鱼熬汤,猪蹄子加花生、红枣、枸杞熬汤,以及肉类、蔬菜等食品,称为“补养”。孩子满月要做“满月酒”,满100天时请“百日酒”。婴儿满6个月时,要请福寿双全的人以酒抹婴儿口,称为“开荤”。满周岁的时候,要做“周岁酒”,当日要举行“抓周”仪式,即在孩子面前摆上一些物件,看其抓住什么东西,男孩一般摆文具、算盘、钱币之类,女孩摆针线、剪刀、玩具等,任其抓拿,据此判断这个孩子以后会成为做什么工作的人。

来源:自流井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24 14:40:48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